一、咸陽秋色深秋的咸陽,天高云淡,金色的麥浪在風中起伏,遠處的驪山籠罩著一層薄霧。
我背著雙肩包,戴著遮陽帽,獨自穿行在黃土高原的溝壑之間。作為一名歷史系研究生,
我此行的目的是實地考察"大秦帝國的崛起與滅亡"這一課題。"根據《史記》記載,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在咸陽周邊修建了十二座金人,
用來震懾六國余孽..."我一邊翻看手中的筆記本,一邊對照著GPS定位儀。
這次獨自考察是為了完成我的碩士論文,導師王教授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
想要真正理解歷史,就必須親臨其境。"腳下的黃土干燥松軟,
每走一步都會揚起細小的塵埃。遠處,幾只烏鴉在枯樹上盤旋,發出刺耳的叫聲。
我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繼續向前走去。這片區域據說是秦朝閱兵場的遺址,
但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早已看不出當年的恢弘氣象。站在一處高坡上,我舉起望遠鏡,
眺望遠方的古閱兵臺遺址。據說,這里曾是秦始皇檢閱百萬雄師的地方。秋風卷著沙塵吹過,
我仿佛能聽到兩千年前戰馬嘶鳴、金戈鐵馬的聲響。
"要是能親眼看看當時的場景該多好啊..."我自言自語道,從包里取出水壺喝了一口。
就在這時,一陣怪異的旋風突然在我周圍形成,卷起的沙塵讓我睜不開眼。
我急忙用胳膊擋住臉,卻感覺腳下的土地開始劇烈震動。"地震?"我驚慌地想蹲下,
卻發現周圍的景象開始扭曲變形。天空中的云層急速流動,太陽的位置在眨眼間變換了數次。
耳邊傳來一種奇特的嗡鳴聲,像是千萬只蜜蜂在同時振翅。
"怎么回事..."我驚恐地想要后退,卻發現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眼前的世界如同被打碎的鏡子,分裂成無數碎片,又在瞬間重組。
我看到了長城在眼前拔地而起,看到了無數勞工在烈日下搬運石塊...突然,
一切歸于平靜。二、穿越時空當我再次睜開眼睛時,
眼前的景象讓我震驚不已——原本荒涼的遺址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巍峨的城樓,
旌旗獵獵,黑甲士兵列隊而立。遠處傳來整齊的腳步聲,伴隨著低沉的號角聲。
我下意識地摸了摸臉上的口罩,卻發現自己戴著的是...一副青銅面具?低頭一看,
身上的衣服不知何時變成了一件粗麻布衣,腳上的運動鞋也變成了草鞋。
只有那個雙肩包還掛在肩上,顯得格格不入。"這是...穿越了?"我狠狠掐了一下大腿,
疼痛感真實得不容置疑。"站住!何人膽敢擅闖咸陽城?"一聲厲喝傳來,我轉頭看去,
幾名手持長戟的秦兵正警惕地盯著我。
他們的裝束和我在博物館里看到的秦俑一模一樣——黑色鎧甲,束發戴冠,
腰間配著青銅短劍。我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如何回答。這些士兵面容嚴肅,
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閃著寒光。其中一人上前一步,長戟直指我的咽喉:"看此人裝束怪異,
必是六國細作!""等等!"我急忙舉起雙手,"我不是細作,
我是...我是..."就在我支支吾吾時,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
一名身著華貴深衣的男子策馬而來,身后跟著一隊精銳騎兵。他約莫三十多歲,面容剛毅,
眉宇間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何事喧嘩?"男子勒住馬韁,聲音低沉有力。
士兵們立刻單膝跪地:"稟報蒙將軍,發現一名形跡可疑之人!"蒙將軍?我心頭一震,
難道眼前這位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國大將——蒙恬?男子翻身下馬,
走到我面前仔細打量。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似乎能看透人心。
我注意到他腰間佩著一把精美的青銅劍,劍鞘上鑲嵌著綠松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汝從何處而來?"他開口問道,聲音里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我強作鎮定,
學著古人的樣子拱手行禮:"在下...乃游學士子,途經此地,不慎迷路。
"蒙恬微微瞇眼,似乎對我的口音和服飾感到疑惑。這時,一名副將上前低聲道:"將軍,
此人來歷不明,不如先押回大營審問。""不必。"蒙恬擺了擺手,"帶他回營,
本將親自詢問。"三、秦營見聞我被帶到了一座規模宏大的軍營。
沿途所見讓我驚嘆不已——整齊排列的帳篷,訓練有素的士兵,精良的武器裝備。
士兵們穿著統一的黑色鎧甲,手持各式兵器,紀律嚴明得令人咋舌。
"這就是傳說中的秦軍..."我暗自感嘆。作為歷史系學生,
我曾無數次想象過秦軍的雄姿,但親眼所見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蒙恬的大帳位于軍營中央,
比其他帳篷大了許多。帳前豎著一面黑色大旗,上面用金線繡著一個巨大的"秦"字。
兩名全副武裝的衛兵守在入口處,見到蒙恬立即行禮。進入帳內,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帳內陳設簡樸卻處處彰顯威嚴——正中央是一張巨大的案幾,
著繪制精細的軍事地圖;四周擺放著各種青銅器皿和武器架;角落里還立著一套完整的鎧甲,
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芒。蒙恬在主位坐下,示意我也坐。一名侍從端來兩杯酒,酒香濃郁,
應該是上好的秦酒。"汝既稱士子,可知《商君書》?"蒙恬開門見山地問道。
我暗自慶幸自己讀過一些秦代典籍,便答道:"《商君書》乃法家經典,主張'以法治國,
重農抑商'。"蒙恬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問:"那汝對'焚書坑儒'一事有何見解?
"這個問題讓我心頭一緊。作為現代人,我自然知道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暴行,
但此刻若直言不諱,恐怕會惹來殺身之禍。我斟酌片刻,答道:"天下初定,
陛下欲統一思想,雖有激進之舉,但亦為穩固江山之計。"蒙恬沉默片刻,
忽然大笑:"有趣!汝雖衣著古怪,但見識不凡。"他舉起酒杯,"來,與本將共飲一杯!
"酒過三巡,蒙恬似乎對我放松了警惕。他指著案幾上的地圖問道:"汝可識得此圖?
"我湊近一看,是一幅精細的秦國疆域圖,上面標注著各郡縣和軍事要塞。
我指著地圖說:"此為關中之地,乃大秦根基;東至函谷關,
南抵巴蜀..."蒙恬越聽越驚訝:"汝竟能識得如此詳盡?莫非曾在我軍中任職?
"我連忙搖頭:"在下只是游學四方,略知一二。"就在這時,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傳令兵匆匆進來,單膝跪地:"稟將軍,陛下急召!"蒙恬立即起身,
對我說道:"汝且在此等候,本將去去就回。"說完便大步流星地離開了大帳。
四、 咸陽宮覲見蒙恬離去后,我好奇地打量著大帳內的陳設。墻上掛著一把精美的弓,
弓身上雕刻著復雜的紋路;案幾旁的架子上整齊擺放著竹簡,我悄悄翻開一卷,
發現是《孫子兵法》的抄本。"這就是兩千年前的原本啊..."我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竹簡,
感受著歷史的厚重。大約過了兩個時辰,蒙恬才返回。
他的表情比離開時更加嚴肅:"陛下要見汝。""什么?秦始皇要見我?"我差點驚叫出聲。
蒙恬點頭:"汝方才所言,本將已稟報陛下。陛下對汝很感興趣,命本將即刻帶汝入宮覲見。
"我的心臟狂跳不止。秦始皇,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統一六國的霸主,
竟然要見我這樣一個穿越而來的現代人?在前往咸陽宮的路上,
蒙恬簡單交代了覲見的禮儀:"見陛下需行三跪九叩之禮,
未經允許不得抬頭直視..."咸陽宮的宏偉超出了我的想象。高大的宮墻綿延數里,
金碧輝煌的宮殿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宮門前站著兩排全副武裝的禁衛軍,他們手持長戟,
面無表情,如同雕塑一般。穿過重重宮門,我們來到了咸陽宮正殿。
殿前的廣場上立著十二尊巨大的銅人,每尊都有三層樓高,威武雄壯。
這就是傳說中的"金人十二",我在史書中讀到過。"在此等候。"蒙恬低聲說道,
然后走向殿門處的侍衛。我緊張得手心冒汗,不斷回憶著學過的秦朝禮儀。這時,
一陣威嚴的鼓聲響起,殿門緩緩打開。"宣蒙恬將軍及異士入殿!
"一個尖細的聲音高聲宣布。蒙恬向我使了個眼色,我深吸一口氣,跟著他走進了大殿。
五、 面見始皇帝大殿內部比我想象的還要宏偉。數十根朱紅色的巨柱支撐著高高的穹頂,
地面鋪著光可鑒人的黑色石板。兩側站著文武百官,他們身著朝服,神情肅穆。
大殿盡頭的高臺上,秦始皇端坐于龍椅之上。他頭戴冕旒,身著黑色龍袍,
面容威嚴中透著一絲疲憊。雖然已經年近五十,但那雙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仿佛能看透一切。
我按照蒙恬教的那樣,行三跪九叩大禮,額頭緊貼地面。"平身。
"秦始皇的聲音低沉而威嚴。我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但仍低著頭,不敢直視天子。
"聽聞汝通曉古今,朕有一問。"秦始皇緩緩說道,"大秦江山,可傳萬世否?
"這個問題如同一道閃電劈在我頭頂。我該如何回答?說真話——秦朝二世而亡?
那恐怕立刻就會被拖出去斬首。說假話阿諛奉承?又顯得太過虛偽。我深吸一口氣,
決定采取折中的說法:"陛下統一六國,開創千秋偉業。然江山永固,需以仁德治國,
使民安居樂業。"大殿內一片寂靜,我能感覺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秦始皇沉默良久,突然問道:"汝可知徐福?"我心頭一震。
徐福是秦始皇派往東海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方士,后來一去不返。"略知一二。
"我謹慎地回答。"朕派徐福尋仙藥,已三載未歸。
"秦始皇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我從未在史書中讀到過的疲憊,"汝既通曉古今,可知仙藥所在?
"我暗自叫苦。這個問題比上一個更難回答。思索片刻后,我決定冒險一試:"陛下,
生老病死乃天道循環。與其尋長生之術,不如在有限之年創不朽之功。
陛下統一文字、度量衡,修筑長城、馳道,此等功業已足可流芳百世。
"秦始皇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汝言下之意,是謂長生不可得?
"我硬著頭皮繼續道:"陛下,臣聞'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若陛下能輕徭薄賦,
與民休息,則大秦基業必能長久。"大殿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一些大臣開始竊竊私語,
顯然我的大膽諫言讓他們震驚。秦始皇面無表情地注視著我,那雙眼睛深不可測。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