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雙魂契昭明十六年,杏花吹雪的時節,暮色染透九重宮闕時,
沈清歡正伏在端王府的朱漆欄桿上。春寒料峭,她袖口洇著太醫院新配的艾草香,
指尖捻著的魚食被晚風掠去些許,紛紛揚揚灑在浮著杏花瓣的池面。錦鯉攪碎霞光躍出水面,
她忽聽得身后珠玉相擊的清音。轉身時月白錦袍的衣角掃過青石磚,檐角鎏金銅鈴叮咚作響,
那人腰間玉玨竟與鈴聲同頻震顫。她慌忙要行禮,卻見端王蕭景琰抬手虛扶,
袖間松香混著墨香撲面而來。"這池里的赤鱗龍睛最是刁鉆。
"他俯身時發梢垂落一縷在沈清歡腕間,驚得她手中瓷盞險些脫手,
"需得將魚食浸過桂花蜜,方肯賞臉。"清歡屏息望著他執起青玉勺舀蜜,
修長指節映著琉璃盞,竟比太醫院珍藏的羊脂玉杵還要瑩潤三分。
暮色在他眼尾染開淡淡金粉,像是話本里描畫的謫仙落了凡塵。"你是新來的小醫女?
"他輕笑時眼尾微揚,驚得沈清歡手中魚食灑落半把。錦鯉翻起金紅鱗片,攪碎一池晚霞。
子時銅漏滴響,菱花鏡中泛起霜紋。沈清歡看著自己眉間凝出冰晶,
姐姐的魂魄蘇醒時總攜著凜冬氣息。鏡面突然蒙上白霧,
再清晰時已換了神情——沈明燭執筆的手懸在《千金方》上,墨汁將"當歸"二字洇成黑蝶。
"今日可曾心悸?"沈明燭的聲音似檐下冰棱相碰,筆鋒卻滯在"情志郁結"處。
共感殘留的溫度還在血脈里流淌,她分明看見黃昏時分,
妹妹望著端王時胸腔里炸開的萬千星火。清歡正欲開口,心口驟然絞痛。
兩道魂魄在軀殼中劇烈震顫,案上燭火忽明忽暗,將她們的影子撕扯成兩段。
銅鏡映出詭譎景象——少女左眼結霜右眼含春,朱砂痣在眉心若隱若現。"阿姐,
我好像..."沈清歡望著鏡中重疊的虛影,指尖觸到眼角溫熱,
"對端王殿下..."狼毫應聲而斷,墨跡在宣紙上蜿蜒成血淚狀。沈明燭望著窗外弦月,
想起十三歲那年宮變,在雪地里撿到的少年。那時他滿身是血,
卻將最后半塊炊餅塞進她手里,玄鐵令牌上刻著個"蕭"字。第二章·情雙劫深宮重檐下,
帝王蕭景珩正在批閱奏折。燭火忽然搖曳,他抬頭便見沈明燭提著藥箱立在殿外,
肩頭落著細雪。"陛下又忘了傳晚膳。"她聲音清冷如檐下冰棱,
卻在觸及帝王腕脈時泄露一絲顫意。蕭景珩反手扣住她指尖:"太醫署二十三位醫女,
唯有你敢直視朕的眼睛。"沈明燭掙開時碰翻了青玉鎮紙。她倉皇退后,
發間銀針卻勾住帝王冕旒。珠簾晃動的脆響里,
她望見蕭景珩眼底映著兩個自己——一個是霜雪覆面的醫女,另一個是魂火搖曳的游魂。
驚蟄細雨沾濕太醫院的茜紗窗時,沈清歡正在揀選艾絨。雨絲裹著桃李芬芳滲入青磚縫,
忽有琉璃脆響自廊下傳來。她抬頭便見竹骨傘面繪著千里江山圖,
傘緣垂落的月白流蘇拂過她發間銀針。"江南送來春茶,想著太醫院慣用茶湯制藥。
"蕭景琰將纏枝蓮紋瓷罐擱在藥碾旁,傘面微傾,為她遮去飄搖雨絲。
他袖口暗繡的銀蟒在光影中游動,恰似那日水榭驚鴻照影。清歡嗅到他襟前沾染的沉水香,
忽覺掌心滾燙。雙魚佩被他塞進來時,溫潤玉質貼著肌膚,竟比三伏天的日頭還要灼人。
她看著自己指尖泛起透明漣漪,魂魄撕裂的痛楚自丹田漫上咽喉。"陛下讓我去江南治水,
等我回來。"他指尖無意擦過她腕間金鈴,檐下雨簾突然凝成冰珠。
沈明燭的魂火在識海深處暴烈燃燒,清歡踉蹌扶住藥柜,眼睜睜看著姐姐的虛影在雨中顯現。
午夜時分,紫宸殿內龍涎香霧繚繞。沈明燭跪在蟠龍金磚上為帝王請脈,
卻被他掌心灼熱溫度驚得銀針落地。蕭景珩冕旒垂珠輕晃,
突然握住她欲收的手腕:"朕這病癥,怕是只有沈醫女的心頭血可醫。""陛下慎言。
"她抽手時發間銀簪勾住冕旒珠串,十二旒白玉珠傾瀉如瀑。在珠玉碰撞的間隙,
她望見帝王眼底映著兩個自己——白衣醫女鬢角凝霜,紅衣游魂眉間泣血。更漏聲催,
明燭逃也似的奔向雨幕。腕間金鈴無風自動,她在宮墻拐角嘔出帶冰碴的血,
抬頭卻見龍紋傘蓋罩住漫天風雨。蕭景珩玄色龍袍上金線游龍雙目猩紅,
伸手時露出腕間陳舊刀疤——與當年雪地少年傷痕重合。雙生情動,必有一殤!
"陛下可知何為剜心之痛?"沈明燭望著太醫院方向輕笑,朱砂痣在雨水中泅成血淚,
"就像把并蒂蓮從中劈開,還要笑著看另一半綻放。"第三章·雙魂燼月蝕之夜,
欽天監觀星臺燃起九十九盞蓮花燈。沈明燭素衣散發躺在祭壇中央,
看著妹妹的魂魄在月光下舒展如蝶。蕭景珩死死攥著她的手,帝王冠冕歪斜,
露出鬢角早生的華發。"那年雪地里..."她指尖撫過他腕間刀疤,魂火自七竅溢出,
"你喂我吃的炊餅,其實摻著觀音土。"幽藍流光涌入清歡眉心,
十六年記憶如走馬燈流轉——雪夜相擁取暖的少年,太醫院徹夜不熄的燭火,
還有端王府杏花雨中驚顫的心跳。子時梆子敲響時,沈清歡在滿殿驚呼中睜開眼。
她發間銀針墜地濺起星火,腕間金鈴碎成齏粉。銅鏡里只余一道影子,卻承著兩段人生悲歡。
掌心雙魚佩突然發燙,轉身見蕭景琰風塵仆仆立在殿外,官靴沾滿黃河泥漿,
手中還攥著半截治水圖紙。"你說要等我..."他未盡的話語湮滅在她帶霜的淚里。
檐角銅鈴驟響,沈清歡望著漫天星斗,忽然讀懂姐姐最后的記憶——十三歲雪夜,
少年天子割腕取血喂她續命時,眼底也曾落過這樣的星辰。殘月破云而出時,
她握住蕭景琰顫抖的手。太醫院檐下新燕啁啾,春桃綻開第一朵花苞,落在兩人交疊的袖間,
恰似當年鏡中并蒂的霜雪與朝陽。檐角銅鈴叮咚作響,似嘆息,似告別。
第四章·殘照錄太醫院檐角的銅鈴第七次響起時,沈清歡終于將朱砂填入最后一筆符咒。
宣紙上的往生咒突然無風自燃,青煙在空中凝成半朵并蒂蓮——這是姐姐教過她的引魂術。
"清歡姑娘,陛下傳召。"掌事宮女的聲音驚散青煙。她慌亂中打翻藥杵,
碾碎的龍腦香混著艾草灰,在地上勾出殘缺的月相圖。紫宸殿的龍涎香比往日更濃。
蕭景珩正在擦拭一柄青銅匕首,刃面映出他眼下青影:"聽說你最近在找《玄冥志異》?
"他突然將匕首插入案幾,刀柄鑲嵌的鮫珠泛著幽藍光暈,"不如問問它?"清歡后退半步,
發間銀針突然發出蜂鳴。她看見鮫珠里浮動著細碎光塵,分明是明燭消散時的魂火碎末。
殿外驚雷炸響,雨水中傳來金鈴晃動的聲音,與那夜月蝕時的祭祀鈴音如出一轍。
"子時三刻,御藥房第三層暗格。"蕭景珩的聲音混著雨聲傳來,匕首上的鮫珠已黯淡無光,
"你要的答案在那里。"更漏聲咽,清歡摸到暗格中的鎏金匣時,指尖傳來灼痛。
匣中《玄冥志異》自動翻至第一百零八頁,泛黃紙頁上浮現出血字咒文——正是姐姐筆跡。
"雙魚佩合,月魄重生。"清歡喃喃念出咒文末句,懷中蕭景琰所贈玉佩突然發燙。
兩道糾纏的魚形紋路在月光下化作符咒,與她腕間金鈴產生共鳴。
第五章·照夜白江南煙雨浸濕蕭景琰的蟒袍時,他正在臨安城最大的當鋪查驗一枚古鏡。
鏡面裂紋中滲出暗紅血絲,映出女子執筆寫咒的側影——那支點翠狼毫,分明是沈明燭舊物。
"王爺請看這里。"當鋪老板掀開鏡袱,背面蝕刻著與雙魚佩相同的咒文,
"傳聞這是南詔巫女的照魂鏡,能顯影三日內接觸過器物之人。"蕭景琰撫過鏡面裂痕,
忽然被尖銳碎片劃破手指。血珠墜落的瞬間,
鏡中浮現出沈清歡在紫宸殿的畫面——她腕間金鈴纏著沈明燭的冰綃發帶,
正在鮫珠前結印施咒。暴雨傾盆而至,鏡面突然映出兩道重疊身影。
蕭景琰看見沈清歡轉頭時眼尾閃過朱砂殘影,脫口而出的竟是:"阿姐?"千里之外的宮闈,
沈清歡正將鮫珠浸入藥湯。沈明燭的記憶如潮水涌來:十三歲那年的宮變,
姐姐在宮墻上笑著與黑衣少年慶祝脫險,少年登基夜里他們共飲的桂花釀里,
藏著延緩詛咒的離魂散。藥湯突然沸騰,蒸騰的水霧凝成冰晶。
沈清歡在霧氣中望見蕭景珩的背影,他手中握著半截斷裂的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