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腦洞:貿易化干戈
在聊完嬴政的原劇本后,咱們就來瞧瞧觀眾老爺們最期待的腦洞劇本。
先給大家解釋下啥是腦洞歷史,就是用夸張的描述,寫出那種看似離譜卻又合乎邏輯的劇情。
不懂也沒關系,看完下面這段,你就明白了。
話說某天,秦始皇刷到百姓苦役的熱搜,突然頓悟:“朕要當明君!”大手一揮,阿房宮工地立馬停工,搖身一變成了大秦皇家農業示范園。
丞相李斯連夜設計方案,給嬴政呈上的方案是用夯土臺基搭建起立體種植層,上面種滿從西域引進的葡萄和苜蓿,還養了駱駝供百姓參觀。
更絕的是,還開發出了阿房宮牌葡萄干,遠銷匈奴。
長城修到一半,也搖身一變,成了邊境觀光長廊。
每隔十里就設一個驛站,還推出打卡集章換免稅券的活動。
只要集齊臨洮,遼東等印章,就能免三年田賦。
驛站里不僅有美食供應,還設置了秦始皇語錄墻,游客拍照分享到大秦朋友圈,還能兌換兵馬俑文創周邊。
北邊的匈奴樂壞了:“沒了長城?這波直接南下自駕游!”
可秦始皇早有準備,派蒙恬帶著絲綢,鐵鍋,瓷器去搞邊境展銷會。
展銷會上,秦國商人各顯神通,用絲綢現場表演飛天舞吸引客流,鐵鍋展位架起灶臺現場烹飪,那香氣飄滿了整個草原。
匈奴單于用牛羊換走了精美漆器,轉頭卻發現自家牧民沉迷漢服,連帳篷都換成了大秦風格,甚至開始模仿秦人喝茶吃餅。
更離譜的是,西域商人偷偷給秦始皇送密信:“求合作,幫我們忽悠匈奴高價買假貨。”
秦始皇一拍大腿,成立了大秦質檢局,表面上打假,實則暗中操控物價,把匈奴的牛馬羊毛價格壓到谷底,再高價賣出奢侈品,把草原經濟玩弄于股掌之間。
就這樣,大秦慢慢用文化影響了匈奴和周邊國家,不用動一兵一卒,就收服了這些小老弟。
要是匈奴和周邊國家想加入秦朝,嬴政又是大手一揮:“你們想加入大秦?沒問題,你們的國家變成我大秦的一個郡縣,你們的國王,大王都成為我大秦的子民。
到時不用你們之前的官員管理,朕派官員下去管理就行。”
如此一來,大秦避免了立國15年就亡國的命運,嬴政也從原來的形象變成了一個明君。
大家覺得這秦朝的腦洞劇情怎么樣?
不用武力,而是通過貿易合作,讓兩國百姓相互交流。】
【哈哈哈,不用戰爭,用貿易跟對方合作,這樣能讓對方高看咱們。】
【說實在的,在古代,戰爭對國家和百姓都沒好處。戰爭可不會憐憫誰,要是古代真能這樣,真不知道歷史會走向何方。】
【樓上的,別說古代了,現代戰爭對誰都沒好處。當你以為戰爭像游戲一樣時,現實中的戰爭殘酷上萬倍。】
【哈哈哈,這腦洞有點意思啊,阿房宮變成種植試驗區了。】
【其實我覺得這個腦洞有個點還是有可能實現的,就是跟各個國家做生意,貿易往來多了,各種奇怪的食物可能會提前進入華夏。畢竟土豆、玉米這些都是在貿易中無意間引進的。】
“寡人這是頭一回聽說,不用戰爭也能讓別的國家不敢輕舉妄動。
拿著大秦的商品跟匈奴做生意,真是有趣。
李斯,你覺得這個辦法如何?”嬴政看著光幕上這陌生的策略,心中忍不住怦怦直跳,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但還是打算問問群臣的意見。
畢竟,想做一個雄才偉略的明君,得多聽聽別人的看法。
此刻,嬴政算是明白了,后人對他的觀感為何如此復雜,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暴君”。
李斯和群臣面面相覷,李斯思索片刻后說道:“后世所言似乎有些道理。
用貿易與匈奴達成合作,而匈奴為何常侵擾我大秦邊境,在場諸位都清楚。”
嬴政點點頭,他自然知道,匈奴侵擾大秦邊境并非想入侵和占領大秦,只是因為物資緊缺。
要是真按后世的說法去做,說不定還真行。
李斯接著說:“若與匈奴人做生意,我們可在邊境少量駐軍,如此能為大秦節省更多糧食,加速大秦實力的提升。
即便以后匈奴人反悔,破壞貿易關系,我們也不用太過擔憂。”
嬴政聽得不住點頭,覺得這辦法不錯。
他趕忙對李斯說:“朕覺得此計甚好,你們下去好好商議。
不過,不能一下子和所有匈奴人合作,先選幾個部落試點。要是辦法可行,自然會有其他匈奴人主動來找大秦。”
李斯和群臣趕忙向嬴政躬身行禮:“臣等明白。”
劉徹看了也忍不住點頭,他對衛青等人感嘆道:“沒想到后世能想出這樣的辦法,真不知是誰的主意。”
衛青也點頭稱贊:“想出此策的真是高人,不用戰爭就能讓對方和和氣氣地相處。
不過,以我們現在和匈奴的關系,很難用此計了。”
劉徹點頭道:“雖然不能和匈奴人合作,但可以和別的國家合作,就像張騫從西域帶回葡萄一樣。
或許還有很多我們沒見過的東西,跟更多國家合作,說不定能得到不少新奇玩意兒。”
劉徹下令:“你們邊看邊想想這計策是否可行,朕覺得此策好處頗多。”
各朝各代的皇帝雖有些沒完全聽懂,但也明白了跟別的國家做生意,別人就不敢輕易進犯。
于是,皇帝們又都開始琢磨蘇辰和彈幕的離譜說法,準備去試試,如何執行這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