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之初崇禎十七年三月,紫禁城內一片肅殺。朱由檢端坐在龍椅上,
面前擺著李自成進逼京師的軍報。文武百官跪了一地,個個面如死灰。"陛下,
闖軍已破居庸關,京師危在旦夕!"兵部尚書張縉彥顫聲稟報。"陛下,臣建議南遷!
""陛下,不如議和!"朱由檢聽著這些喪氣話,怒火中燒。正要發作,忽然眼前一黑,
天旋地轉。等再睜眼時,腦海中多了無數記憶片段——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的一生!
"有趣。"朱由檢——不,現在應該說是劉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朕縱橫大漢七十年,
豈會敗在區區流寇手中?"他猛地站起身,龍威凜然:"傳朕旨意,召集所有藩王進京勤王!
""陛下,藩王們都各自為政,恐怕不會...""閉嘴!"劉徹怒喝,"朕說召,
他們就得來!張愛卿,立即傳旨,凡進京勤王的藩王,朕準其在京設府,子孫世襲罔替。
凡拒不勤王者,削其封地,貶為庶人!"群臣面面相覷。這招太狠了——胡蘿卜加大棒,
進京的給好處,不來的直接廢掉。"陛下圣明!"張縉彥立即領旨。劉徹踱步龍座前,
眼中精光閃閃。推恩令在漢朝削藩成功,在明朝救國也不是不可能。
藩王們各自為政是明朝的毒瘤,但也可以是救命稻草。關鍵在于如何利用。"還有,
"劉徹繼續道,"傳朕口諭給各鎮守太監,凡能募兵三千以上者,賞銀萬兩,爵位三品。
凡臨陣脫逃者,誅九族!"又是恩威并施。群臣這才意識到,今日的皇帝似乎變了個人。
"陛下,李自成兵強馬壯,僅憑這些恐怕...""僅憑這些?"劉徹冷笑,"朕還有后手。
傳旨戶部,開放鹽鐵專營,準民間自由買賣。所得稅銀,悉數充作軍餉。"此言一出,
滿朝嘩然。鹽鐵專營是國家命脈,豈能輕易開放?"陛下三思!
鹽鐵乃國之根本...""國之根本是江山社稷,不是區區鹽鐵!"劉徹斷然道,
"亂世用重典,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法。李自成能給百姓什么?搶來的金銀?
朕給百姓的是自由貿易的機會,是真正的富民之策!"群臣震撼。這位皇帝的魄力,
遠超他們想象。"末將遵旨!"武將們紛紛領命。劉徹滿意地點頭。漢武帝的帝王心術,
在這個時代同樣適用。李自成雖強,但終究是流寇思維。而自己,
要用真正的帝王手段來對付他。"眾愛卿退下,朕要單獨召見袁崇煥的門生。""陛下,
袁崇煥已...""朕知道。但他的學生還在。朕要重用他們。"群臣退下后,
劉徹獨自站在龍座前,眺望遠方。大明的棋局才剛剛開始。第二章 重整旗鼓三日后,
紫禁城的氣氛發生了微妙變化。各地藩王的回信如雪花般飛來,大部分都表示愿意勤王。
畢竟進京設府、世襲罔替的誘惑太大,而拒絕的代價又太沉重。"陛下,
福王、潞王、惠王都已經啟程,預計十日內可到京師。"內閣首輔薛國觀興奮地稟報。
劉徹淡淡一笑。推恩令的威力果然不減。當年削弱諸侯王的手段,如今用來團結藩王,
異曲同工之妙。"很好。那些鹽商的反應如何?""回陛下,揚州鹽商已派代表進京,
愿獻銀百萬兩助國。其他各地鹽商也紛紛響應。"果然如此。開放鹽鐵專營看似損失,
實則是放水養魚。給商人自由,他們自然會拿銀子來表忠心。"袁門弟子到了嗎?
""回陛下,袁崇煥門下十三將已有八人到京。""讓他們進殿。"不多時,
八名將領魚貫而入。為首的是祖大壽的副將趙率教,皆是袁崇煥生前倚重的將才。
"臣等參見陛下!""免禮。"劉徹打量著這些人,"朕知道你們心中有怨。袁督師之死,
朕亦深感痛惜。但國難當頭,朕需要能征善戰之將。你們可愿為朕分憂?"趙率教抬頭,
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陛下既然召臣等前來,必有用意。臣等愿聽陛下差遣。""好!
"劉徹大喜,"朕要你們去做一件事——收編李自成的降兵。""陛下?"眾將不解。
"李自成軍中,有不少是被逼無奈的百姓。朕要你們帶著朕的招撫詔書,
去那些搖擺不定的隊伍中策反。記住,不是強攻,是策反。"劉徹的策略很明確。
李自成最大的優勢是人多,但這也是他的弱點。這些烏合之眾中,真正的死忠有多少?
用恩威并施的手段去分化,效果會比硬拼強得多。"具體如何策反?""很簡單。
"劉徹胸有成竹,"告訴他們,歸順朝廷者,既往不咎,還有賞銀。帶兵歸順的,官升三級。
立功的,世襲爵位。而頑抗到底的,滅九族。
"又是推恩令的思路——分化、拉攏、各個擊破。"臣明白了!"趙率教等人眼中放光。
這招確實狠辣,比單純的武力征討高明太多。"去吧。記住,你們代表的是朝廷的誠意,
也是朝廷的威嚴。""臣等遵旨!"眾將退下后,劉徹回到后宮。田貴妃正在整理衣物,
見皇帝來了,急忙行禮:"臣妾參見陛下。""免禮。"劉徹看著這位美麗的妃子,
心中涌起一絲溫情。不管怎么說,這副身體的主人是真心愛著她的。"陛下,
外面都說京師要不保了,臣妾...""無妨。"劉徹輕撫她的秀發,
"朕既然說了要守住江山,就一定能做到。你只管安心待著。"田貴妃點頭,
但眼中依然有擔憂。劉徹心中暗嘆。這個時代的女人,只能依附男人而活。
但如果自己真的能挽救大明,或許可以改變一些什么。窗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陛下,
李自成大軍已到昌平,距京師只有一日路程!"第三章 初試鋒芒京師城頭,劉徹身披龍袍,
親自督戰。城下黑壓壓的大軍正是李自成的主力,旌旗招展,殺氣騰騰。但劉徹面不改色,
甚至有些期待。"陛下,要不要先談談?"兵部尚書張縉彥建議。"談什么?"劉徹冷笑,
"朕要讓他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帝王威儀。"說著,他命人在城頭豎起一面大旗,
上書:漢武再世,明帝中興。城下的李自成看到這面旗,不禁皺眉。
這崇禎皇帝今日怎么如此猖狂?"大王,要不要立即攻城?"劉宗敏請示。"不急。
"李自成也是久經戰陣的人,感覺到今天的氣氛有些不對。"先看看這昏君要玩什么花樣。
"正說著,城頭響起鐘聲。劉徹的聲音傳遍全場:"李自成!朕知道你想要江山,
但朕也知道你想要什么。不外乎是給百姓一個太平世界罷了。"李自成一愣。
這皇帝居然主動說話了?"但是,"劉徹繼續道,"你以為殺了朕,就能得到天下嗎?
朕告訴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你看看你手下這些人,有多少是真心跟你的?
"話音未落,城下果然有一些士兵交頭接耳,顯然被說中了心思。李自成臉色一變。
這皇帝的話確實戳中了要害。他的隊伍成分復雜,真正的死忠并不多。"廢話少說!
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李自成怒喝。"哈哈哈!"劉徹大笑,"李自成,
你知道朕為什么敢在這里和你說話嗎?因為朕已經給了你的人另一個選擇!"說著,
他拿出一份詔書,大聲宣讀:"凡李自成部眾,愿歸順朝廷者,既往不咎,賞銀千兩。
帶兵歸順者,官升三級,爵位世襲。立下大功者,封侯拜相!"這話一出,
城下軍心立即動搖了。要知道,跟李自成造反,成功了也不過是個功臣,
失敗了就是死路一條。但歸順朝廷,不僅免死,還有大量賞賜,這誘惑太大了。"大王,
下面的兄弟們..."劉宗敏臉色難看。李自成也感到了危機。他環顧四周,
發現士兵們的眼神確實有了變化。"不要被他騙了!這些皇帝的話能信嗎?"李自成大聲道。
"朕的話能不能信,你們很快就知道了。"劉徹得意一笑,然后拿出另一份文書,
"這是朕剛剛收到的奏報。福王、潞王、惠王三路勤王之師,共計十萬人馬,已在路上。
揚州鹽商獻銀百萬,山西晉商獻銀八十萬,各地豪強響應者不計其數。""李自成,
你以為朕只有京師這點兵馬嗎?朕有的是錢,有的是糧,有的是人。你拿什么和朕斗?
"城下一片嘩然。如果這話是真的,那李自成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李自成咬牙切齒。
他沒想到這個一向懦弱的崇禎皇帝,今天會如此難纏。"撤!"他果斷下令撤軍。
在軍心動搖的情況下強攻,只會讓損失更大。劉徹看著遠去的敵軍,滿意地點頭。第一回合,
自己占了上風。"陛下神威!"城頭的守軍們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但劉徹知道,
這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第四章 分化瓦解次日黃昏,京師郊外的一座破廟里,
一場秘密會談正在進行。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李過正與朝廷使者趙率教密談。"趙將軍,
我們也是被逼無奈,才跟了大王。"劉宗敏誠懇地說,"如今聽聞朝廷有赦免之意,
我等自然愿意改過自新。"趙率教點頭:"皇上說了,你們都是難得的將才,朝廷正缺人用。
只要真心歸順,前程不可限量。""那我們需要做什么?"李過問。"很簡單。
"趙率教拿出一份名單,"這上面是李自成的核心骨干。你們設法除掉他們,然后帶兵歸順。
朝廷給你們的封賞,絕不會少。"劉宗敏和李過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意動。
跟李自成造反,前路未卜。但歸順朝廷,卻有現成的好處。而且皇帝剛才展現的手段,
確實讓人刮目相看。"好,我們答應。""記住,行動要隱蔽,不能打草驚蛇。""明白。
"同樣的場景,在李自成大營的各個角落同時上演。
劉徹派出的使者們正在全力策反各路將領。推恩令的精髓就是分化。
既然李自成的隊伍成分復雜,那就想辦法讓他們自相殘殺。深夜,李自成在大帳中踱步,
眉頭緊鎖。"大王,今天那崇禎皇帝的話,確實讓兄弟們有些動搖。"宋獻策憂慮地說。
"朕知道。"李自成煩躁地揮手,"可惡的昏君,居然玩起了分化的把戲。
""要不要加強戒備?""已經晚了。"李自成嘆氣,"你沒看到嗎?
今天晚上營中特別安靜,這說明什么?說明很多人都在想心思。"正說著,外面傳來喧嘩聲。
"大王不好了!劉宗敏將軍突然帶兵離營,說是要去投靠朝廷!""什么?"李自成大怒,
"這個叛徒!""還有李過將軍,也帶走了三千人馬!""混賬!"李自成氣得差點吐血。
一夜之間,他的精銳部隊走了近半。而且走的都是有實力的將領,剩下的大多是烏合之眾。
"大王,現在怎么辦?"李自成沉默良久,最終苦笑:"還能怎么辦?撤吧。
"他不得不承認,這一回合,自己敗了。而且敗得很徹底。天亮時分,
京師城頭再次傳來勝利的號角聲。"陛下,李自成大軍已退!我軍大獲全勝!
"劉徹站在城頭,看著遠方的朝陽,心情愉悅。漢武帝的帝王手段,在這個時代依然管用。
"傳旨下去,凡歸順的將領,按承諾封賞。劉宗敏封為昭勇將軍,李過封為破虜將軍。
""陛下英明!"但劉徹知道,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李自成雖退,
但大明的危機還遠未解除。東北的滿清,江南的其他義軍,
還有朝廷內部的腐敗和黨爭...每一個都是致命的威脅。不過,既然穿越了,
既然有了漢武帝的記憶和經驗,那就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大明中興,就從現在開始!
第五章 整頓內政紫禁城內,劉徹正在召見戶部尚書倪元璐。"愛卿,
國庫現在還有多少銀兩?"倪元璐苦著臉:"回陛下,因為連年戰亂,國庫早已空虛。
現在能動用的銀兩不足十萬。""十萬?"劉徹皺眉,"這點錢連軍餉都發不出。""是啊,
臣也為此發愁。雖然各地鹽商獻銀不少,但軍費開支實在太大..."劉徹踱步思考。
錢糧問題確實是當務之急。當年漢武帝也面臨過類似的困境,
最終是通過一系列經濟改革才扭轉局面的。"這樣,"劉徹做出決定,
"立即頒布新的稅收政策。第一,開征商稅,按商鋪規模和營業額收取。第二,開征礦稅,
民間開礦需向朝廷繳納礦產稅。第三,改革鹽鐵政策,民間可以經營,
但需要購買朝廷的經營許可證。"倪元璐聽得目瞪口呆。這些政策聽起來很有道理,
但也很大膽。"陛下,這些政策恐怕會引起商人和地主的反對...""反對?"劉徹冷笑,
"他們敢反對試試。朕剛剛擊退李自成,威望正盛。誰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那就是找死。
""再說,"劉徹繼續道,"朕給他們的好處也不少。開放經營權,讓他們有賺錢的機會。
收點稅算什么?西方那些國家的稅率比這高多了。"倪元璐雖然不明白什么是"西方國家",
但皇帝的決心很明顯。"臣遵旨!""還有,"劉徹拿出一份名單,
"這些是朕要重用的人才。讓吏部立即安排職務。"倪元璐接過一看,
發現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物。"陛下,這些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朕不管他們出身如何,只要有能力,就要用。"劉徹斷然道,"什么門第之見,
什么科舉出身,朕都不看。朕只看能力。"這又是一個大膽的決定。
明朝的官場向來看重出身和門第,突然啟用這些"草根"人才,必然會引起震動。
但劉徹有自己的考慮。這些人沒有既得利益的包袱,更容易為新政策賣力。
而且他們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忠誠度也更高。"臣明白了。""對了,關于科舉制度,
朕也要改革。"劉徹繼續道,"除了傳統的四書五經,
還要加試數學、地理、算術等實用科目。朕要的是能辦事的官員,不是只會背書的書呆子。
"倪元璐徹底震驚了。這位皇帝今天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石破天驚的改革。"陛下,
這樣大的變動,恐怕...""恐怕什么?恐怕文官集團反對?"劉徹冷哼,"朕告訴你,
如果他們敢反對,朕就讓他們知道什么叫雷霆手段。李自成都被朕打跑了,
還怕幾個腐儒不成?"話音剛落,太監來報:"陛下,內閣首輔薛國觀求見。""讓他進來。
"薛國觀進殿后,神色憂慮:"陛下,臣聽說您要推行新政?""不錯。怎么,
愛卿有什么意見?""陛下,新政固然好,但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
臣擔心會引起不必要的動蕩..."劉徹打斷他:"愛卿,朕問你,大明現在是什么狀況?
""這..."薛國觀語塞。"外有強敵,內有叛亂,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
還按照老路走,只有死路一條。"劉徹厲聲道,"朕的新政就是要打破舊的利益格局,
讓整個國家重新煥發活力。""可是...""沒有可是!"劉徹霸氣地揮手,"朕意已決,
你們只管執行就是。誰敢陽奉陰違,朕絕不輕饒!"薛國觀見皇帝態度如此堅決,
只能點頭:"臣遵旨。"等薛國觀退下后,劉徹獨自沉思。改革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
特別是在這樣一個積弊深重的朝代。但是不改革,大明必亡。既然穿越到這里,
就要做出一番事業來。漢武帝能讓漢朝成為世界強國,他也要讓明朝重現輝煌!
第六章 暗流涌動五日后,新政開始在京師推行。劉徹的改革措施一出臺,
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商人們對新的商稅政策怨聲載道,地主們對礦稅政策更是強烈反對。
而朝中那些老臣子們,對皇帝啟用"草根"人才的做法也頗有微詞。
"陛下這是要打敗祖制啊!"禮部尚書姜逢元私下抱怨。"是啊,什么阿貓阿狗都能當官,
那我們這些科舉出身的算什么?""還有那個商稅,
簡直是竭澤而漁..."這些抱怨很快傳到了劉徹的耳朵里。"陛下,
外面確實有些議論..."內閣學士黃景昉謹慎地匯報。劉徹冷笑:"議論?讓他們議論去。
朕要看看,誰敢真的跳出來反對。"正說著,太監來報:"陛下,
京師幾家大商號的掌柜求見,說是有要事稟報。""讓他們進來。
"幾個掌柜戰戰兢兢地進殿,為首的是同仁堂的掌柜王明德。"草民參見陛下!""免禮。
你們來有何事?"王明德硬著頭皮道:"陛下,關于新的商稅政策,草民等有些不解之處,
想請陛下明示。""哦?什么不解?""陛下,這商稅按營業額收取,可是如今兵荒馬亂,
生意本就不好做,再收稅的話...""你的意思是嫌稅重?"劉徹打斷他。"不敢,不敢!
只是希望陛下能體恤商戶的困難..."劉徹站起身,緩緩走到王明德面前:"朕問你,
李自成打過來的時候,你們這些商戶怕不怕?""自然是怕的。""那朕保護你們的安全,
收點稅算過分嗎?""不敢!""而且,"劉徹繼續道,"朕給你們開放了鹽鐵經營權,
這是多大的恩典?以前你們想經營這些,可能嗎?現在不僅可以經營,還能賺大錢。
收點稅作為回報,很合理吧?"王明德無話可說,只能叩頭:"陛下圣明,草民等愿意繳納。
""這就對了。"劉徹滿意地點頭,"記住,在朕的治下,
守法經營的商人會得到保護和優待。但如果有人想要逃稅抗稅,朕的刀可不認人。
"幾個掌柜嚇得渾身發抖,連忙告退。等他們走后,劉徹對黃景昉說:"傳朕口諭,
設立稅務司,專門負責征收各項稅款。任命那個叫魏忠賢的太監為稅務司總管。""陛下,
魏忠賢不是已經...""朕知道他以前干過什么,但朕也知道他有能力。
現在朕需要的就是有能力的人。"劉徹冷靜地說,"當然,如果他敢再搞以前那些花樣,
朕會讓他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黃景昉心中暗驚。皇帝這是要重用魏忠賢?
這個決定實在太冒險了。但他不敢多說,只能領旨。當晚,魏忠賢被秘密召入宮中。
這個曾經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如今已是風燭殘年,但眼中依然精光閃爍。"奴才參見陛下!
""免禮。"劉徹打量著這個歷史上的爭議人物,"魏忠賢,朕知道你以前做過什么,
也知道你的能力。現在朕給你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請陛下明示!
""朕要你掌管新設的稅務司,負責征收朕剛頒布的各項稅款。能做到嗎?
"魏忠賢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奴才必定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很好。
但朕丑話說在前頭,如果你敢借機營私舞弊,或者搞以前那套把戲,朕會讓你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奴才不敢!奴才愿以性命擔保,絕不辜負陛下信任!""那就去辦事吧。
記住,征稅要公平,不得偏私。有困難及時上報,不得自作主張。"魏忠賢退下后,
劉徹繼續處理政務。深夜,田貴妃來到御書房,見皇帝還在批閱奏折。"陛下,夜深了,
該歇息了。"劉徹抬頭看著她,溫和一笑:"再等一會兒,馬上就好。""陛下,
臣妾聽宮里的人說,您這幾日推行的新政引起了很大爭議...""無妨。"劉徹放下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