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要開口說些什么,手機忽然震動起來。
是系統(tǒng)提示音:
【新夢境信息已生成,請注意查收】
他下意識松開手,正準備去拿手機,夏晴卻忽然拉住他:
“江辰,你到底……還想對我說什么?”
她的眼睛在陽光下泛著微微的光,像是等待一個答案,又像在等他繼續(xù)握住她的手。可江辰只是輕輕抽回自己的手指,低頭看了眼屏幕,指尖滑動解鎖。
畫面依舊停留在那個霓虹閃爍的城市,但這次更清晰了。他看見一款社交軟件界面從桌面彈出,功能模塊一一浮現(xiàn):實時語音互動、興趣匹配、匿名交流……每一項都精準切中年輕用戶的需求盲區(qū)。
他閉上眼,腦海中快速分析數(shù)據(jù)趨勢和市場空白點。
“我可能又要開始做點事。”他輕聲說,語氣里帶著一種久違的篤定。
“什么事?”夏晴問。
“做一個社交平臺。”他說,“不是現(xiàn)在市面上那些老套的東西,而是真正屬于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的表達方式。”
她怔了一下,隨即笑了:“聽起來有點大。”
“但我已經(jīng)看到它成功的樣子。”他說。
夜深人靜,江辰坐在宿舍桌前,筆記本電腦亮著微光。屏幕上堆滿了各種競品分析、用戶畫像、以及從夢中記下的關鍵詞。他開始草擬商業(yè)計劃書,每一個細節(jié)都來自夢境中的閃回,卻又被現(xiàn)實邏輯重新梳理。
他知道這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風險極大的挑戰(zhàn)。
第二天清晨,他找到了夏晴。
“我想請你幫個忙。”他開門見山。
“你說。”她看著他,眼神里還殘留著昨晚湖邊的溫度。
“我需要找一個技術合伙人。”他說,“我的編程水平撐不起這個項目的核心算法。”
夏晴沉吟片刻,道:“我知道一個人,叫陸爔髴。大學時參加過國際編程大賽,拿過前三名。后來沒進大廠,自己單干,接些高難度的技術外包。”
“他在哪?”
“我可以幫你聯(lián)系。”她頓了頓,“不過他脾氣不太好,不太愿意輕易加入別人的想法。”
“沒關系。”江辰笑了笑,“我有辦法讓他感興趣。”
接下來的幾天,江辰一邊完善產品原型圖,一邊整理出一份詳盡的市場調研報告。他清楚,如果只靠一張嘴去講夢想,沒人會信。而他必須拿出足夠扎實的數(shù)據(jù)和可行性分析,才能打動真正懂技術的人。
他第一次見到陸爔髴是在一間老舊的咖啡館。
對方穿著黑色衛(wèi)衣,頭發(fā)有些凌亂,眼睛很亮,像是能一眼看穿謊言。
“你就是江辰?”陸爔髴打量著他,聲音不冷不熱。
“是。”江辰點頭,“我想做一個社交軟件,核心功能涉及實時語音識別與情緒分析,還有基于興趣標簽的動態(tài)匹配機制。”
陸爔髴挑眉:“聽起來不錯。問題是,你打算怎么實現(xiàn)?”
“我不會寫代碼。”江辰坦然承認,“但我可以告訴你,未來三年內,這類社交產品將占據(jù)年輕群體市場的35%以上份額。而我們現(xiàn)在做的,將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陸爔髴嗤笑一聲:“就憑你的夢話?”
“你可以不信。”江辰平靜地說,“但如果你看過這些數(shù)據(jù),聽過這個模型背后的邏輯,也許你會覺得,它值得一試。”
他打開筆記本電腦,調出早已準備好的演示文檔,開始講解。
一個小時后,陸爔髴靠在椅背上,盯著他看了很久,才緩緩開口:“你瘋了。”
“我只是不想錯過。”江辰看著他,目光堅定。
窗外的風穿過玻璃縫隙,吹得窗簾輕輕晃動。
陸爔髴忽然站起身,抓起外套:“下周這個時候,我還在這兒。如果你能找到兩個愿意為你寫基礎代碼的人,我們可以再談一次。”
他轉身離開,腳步聲漸漸遠去。
江辰坐在原地,沒有動。
他知道,這只是開始。
回到學校后,他立刻開始四處尋找懂技術的同學。然而現(xiàn)實比想象中殘酷得多。有人質疑他的想法太理想化,有人擔心投入時間卻得不到回報,甚至還有人直接告訴他:“你現(xiàn)在連服務器都搭不起來,憑什么讓我相信你能做成?”
一個個拒絕如同冷水潑在臉上,但他沒有停下。
晚上十一點,他還在圖書館查閱最新的AI交互技術論文;凌晨兩點,他翻著過往的創(chuàng)業(yè)案例試圖找出破局點;天快亮時,他終于倒在桌上睡著了。
夏晴來的時候,看見他趴在桌上,手里還攥著一支筆,紙面上密密麻麻全是畫出來的流程圖和功能模塊。
她輕輕嘆了口氣,把外套披在他身上。
“別把自己逼得太緊。”她低聲說。
江辰睜開眼,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我只是……不想讓你失望。”
她愣了一下,然后輕輕點頭:“我相信你。”
那一刻,他仿佛又找回了那種力量。
第二天一早,他再次撥通了陸爔髴的電話。
“喂。”那邊傳來略帶沙啞的聲音。
“是我。”江辰說,“我已經(jīng)找到兩個人,愿意一起做這件事。”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后傳來一句:
“你倒是比我想象中快。”
他掛掉電話,深吸一口氣,看向窗外。
陽光刺破晨霧,照進房間。
他知道,真正的戰(zhàn)斗,才剛剛開始。
“所以你是認真的?”夏晴站在他身邊,輕聲問。
“我一直都是。”他說完,轉頭看向她,“而且,這一次,我不會再一個人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