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圖書館殺人事件暴雨如注,雨滴砸在圣心圖書館的彩繪玻璃上,發出密集的敲擊聲。
時針指向晚上九點,本該閉館的古籍修復室卻亮起刺目的白熾燈,
古籍修復師陸明的身體以詭異的姿勢扭曲在波斯地毯上,脖頸處纏繞著一卷泛黃的羊皮紙,
雙眼圓睜,死不瞑目。值班保安老張發現尸體時,修復室的門從內側反鎖,
唯一的窗戶被拇指粗的鐵欄桿封得嚴嚴實實,雨水順著窗縫滲進來,在地面匯成細小的溪流。
案發現場散落著修復工具和幾頁破損的古籍,其中一張16世紀的但丁詩集殘頁上,
用暗紅的血跡寫著一行意大利文:“地獄第一層,為不信神明者而設。
”負責此案的刑警隊長周正抵達現場后,立即展開調查。經過初步勘察,
陸明是被勒頸窒息而亡,死亡時間大約在晚上七點到八點之間。現場沒有打斗痕跡,
陸明的桌上放著一杯喝了一半的咖啡,咖啡杯上只有他自己的指紋。
圣心圖書館的館長方文遠向警方介紹情況:“陸明是我們這里最優秀的古籍修復師,
他正在修復的是一批剛從意大利運回的珍貴古籍,其中包括但丁《神曲》的早期手抄本。
這些古籍價值連城,平時都存放在保險庫里,只有修復時才會取出。
”周正注意到修復室墻上的監控攝像頭,
卻被告知監控系統在案發當天下午就因故障停止工作了。“真巧啊。”周正摩挲著下巴,
眼神犀利。隨著調查深入,三個嫌疑人浮出水面:1.?古籍收藏家林深:案發前一周,
他曾出價百萬想要購買陸明正在修復的但丁詩集手抄本,被陸明拒絕。
林深當晚八點半來過圖書館,聲稱是來取預約的書籍,但沒有進入修復室。
2.?修復室助手蘇晴:陸明的得力助手,與陸明關系微妙。最近因修復方案產生分歧,
兩人大吵一架。她表示自己六點下班就回家了,有鄰居可以作證,但鄰居只看到她回家,
無法證明她之后是否離開。3.?圖書館保安老張:發現尸體的人,平時嗜酒如命,
經濟拮據。有人曾看到他在案發前鬼鬼祟祟地在修復室附近徘徊。周正再次仔細勘查現場,
在陸明的指甲縫里提取到了一些纖維物質,經鑒定是羊皮紙的碎屑。
他又反復研究修復室的門窗結構,突然注意到窗戶鐵欄桿上有細微的劃痕,
像是被某種工具撬動過。在審訊過程中,林深表現得十分鎮定:“我確實想買那本詩集,
但我不至于為了它殺人。我八點半到圖書館,拿了書就走了,前臺的小李可以作證。
”前臺小李證實了林深的說法。蘇晴則情緒激動:“我和陸老師雖然有分歧,
但我一直很尊敬他!我六點就回家了,我發誓我沒有殺人!”然而,
她鄰居的證詞并不足以完全洗脫她的嫌疑。輪到老張時,他雙手顫抖,
眼神躲閃:“我……我就是路過看看,我什么都沒干!
”但當周正拿出在他儲物柜里找到的生銹撬棍,
并指出撬棍頭部的痕跡與窗戶鐵欄桿上的劃痕吻合時,老張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原來,
老張無意中得知陸明修復的古籍價值連城,便起了貪念。他先是破壞了監控系統,
然后趁著雨夜用撬棍撬開窗戶進入修復室。陸明發現后,與他搏斗,
老張慌亂中用羊皮紙勒死了陸明,隨后又從窗戶爬出,偽造了密室現場。
至于但丁詩集殘頁上的血字,不過是他為了混淆視聽隨意涂抹的。
當周正解開這個看似完美的密室謀殺案時,窗外的雨漸漸停歇,天邊露出一絲曙光。
圣心圖書館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只是那本珍貴的但丁詩集手抄本,
永遠留下了這起悲劇的印記。雨夜圖書館殺人事件(續)老張被捕后的第三天,
周正卻遲遲未將案件歸檔。他摩挲著證物袋里那頁帶血的但丁詩集殘頁,
總覺得哪里不對勁——老張文化程度不高,
絕不可能想到用意大利文詩句故布疑陣;更蹊蹺的是,
羊皮紙勒痕與死者脖頸的受力角度存在細微偏差,倒像是有人故意二次纏繞偽裝成他殺。
深夜,周正再次潛入圖書館。空蕩的長廊里,他的腳步聲與滴水聲交織成詭異的節奏。
當手電筒光束掃過古籍保險庫時,門縫處一抹銀灰色反光引起注意——是枚袖扣,
內側刻著“LS”,正是林深名字的縮寫。“周隊長對陳年舊案這么執著?
”清冷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林深倚著書架,金絲眼鏡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聽說老張已經認罪了?”周正轉身,將袖扣拍在桌上:“你那天根本沒離開圖書館。
監控顯示,九點零七分有人從通風管道爬出,那身定制西裝的銀線,
和你的袖扣材質一模一樣。”林深輕笑,指尖劃過書架上的《神曲》復刻本:“但丁寫過,
‘地獄的大門上刻著:放棄一切希望吧,你們這些由此進入的人。’陸明不該拒絕我的收購,
更不該發現我用贗品替換真跡的秘密。”原來,林深早已買通老張破壞監控,
又利用蘇晴與陸明的矛盾制造假象。案發當晚,他先潛入修復室用麻醉劑迷暈陸明,
偽造勒殺現場后,從通風管道逃脫。而老張發現尸體時,尸體尚有體溫,
他為了掩蓋自己撬窗盜竊的罪行,才用羊皮紙二次纏繞,意外成了替罪羊。
“可惜你漏了兩個細節。”周正調出手機照片,“第一,真跡但丁詩集扉頁的水印,
和你辦公室那本復刻本完全不同;第二——”他掀開桌布,露出下面的老式錄音機,
“你的自白,我已經錄下來了。”林深的臉色瞬間慘白,而此刻,
蘇晴舉著物證袋沖進房間:“周隊!在林深辦公室找到了真正的但丁詩集,
夾著陸老師留下的便簽——他早就發現了贗品替換的事!”窗外驚雷炸響,
照亮林深扭曲的面容。周正合上記錄本,望向書架上一排排古籍:“每本書都藏著秘密,
而真相,永遠不會被掩埋。”八音盒詛咒暴雨再次席卷這座海濱小城,
咸腥的海風裹挾著濕氣滲入每一處角落。深夜十二點,海浪拍打礁石的轟鳴聲中,
一陣清脆的八音盒旋律突然響起,打破了漁村的死寂。第二天清晨,
漁民在淺灘發現了年輕畫家沈薇的尸體,她的手腕纏繞著濕漉漉的海藻,
身旁散落著一個精致的雕花八音盒,盒蓋上刻著“1897”的字樣。
刑警隊長周正接到報案后迅速趕到現場。法醫鑒定顯示,沈薇是溺水身亡,但奇怪的是,
她的肺部并沒有吸入太多海水,更像是在其他地方被溺死后,再被拋尸到海邊。
八音盒的發條已經停止轉動,盒內的銅制音梳上還沾著細小的白色粉末。經過調查,
警方發現這并非第一起類似案件。近三個月來,已經有三名年輕女性以同樣的方式遇害,
她們都曾在二手市場購買過一個神秘的八音盒。更詭異的是,
每個受害者家中都留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同樣的話:“當八音盒停止歌唱,下一個輪到你。
”周正走訪了二手市場,
一位年邁的店主回憶道:“這些八音盒是從老船長陳懷瑾的遺物中流出來的。
他五年前出海后再也沒回來,留下了一屋子的古董玩意兒。說來也怪,
這些八音盒只要一上發條,就會奏出同一首哀傷的曲子,聽著讓人心里發毛。”調查過程中,
周正鎖定了三個嫌疑人:1.?古董修復師林宇:陳懷瑾的關門弟子,精通八音盒構造,
經常出入二手市場回收舊物。有人看到他在沈薇遇害前一天,鬼鬼祟祟地在她家附近徘徊。
2.?民俗研究者蘇月:癡迷于漁村傳說,一直在收集關于“海妖詛咒”的資料。
她對八音盒案件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甚至主動聯系警方提供線索。
3.?沈薇的前男友陸川:因感情糾紛與沈薇分手,案發當晚行蹤不明,
且在他的車里發現了一張寫滿詛咒話語的手稿。在對沈薇的住所進行搜查時,
周正發現了一本日記。沈薇在遇害前曾寫道:“我好像找到了八音盒的秘密,
那個演奏的旋律,
和陳懷瑾船長失蹤前最后一首創作的曲子一模一樣……”日記到此戛然而止。
正當調查陷入僵局時,蘇月突然找到周正,神色慌張:“我知道兇手是誰了!
這一切和‘海妖索命’的傳說有關!當年陳懷瑾船長在海上遇到風暴,為了保命,
用八音盒與海妖做了交易,從此每個擁有八音盒的人都會被海妖詛咒……”周正卻搖了搖頭,
從證物袋里拿出八音盒內提取的白色粉末檢測報告:“這是抗抑郁藥物的殘留。
沈薇患有嚴重的抑郁癥,而你,蘇月,作為她曾經的心理醫生,應該比誰都清楚。
”面對周正犀利的眼神,蘇月的心理防線瞬間崩塌。原來,她就是陳懷瑾的女兒。五年前,
父親出海遇難,她認為是那些購買父親遺物的人褻瀆了他的靈魂,
于是精心策劃了這一系列謀殺案。她利用八音盒和海妖傳說制造恐怖氛圍,
在藥物作用下誘導受害者產生幻覺,讓她們在神志不清的情況下“自愿”走向大海。
而林宇和陸川,不過是她故意引導警方調查的煙霧彈。案件告破那天,
周正將八音盒放進證物箱。窗外,雨停了,陽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但誰也不知道,
在深海的某處,是否真的藏著一個等待被解開的古老秘密。
八音盒詛咒(續)蘇月被捕后的第七天,周正收到一封匿名包裹。
褪色的牛皮紙里裹著半張泛黃的樂譜,
音符旁用紅墨水潦草地寫著:“海妖的旋律永不停歇”。
樂譜紙張的紋理與沈薇日記中夾著的陳懷瑾手稿如出一轍,
而末尾赫然印著一枚海藻形狀的暗紋——與案發現場死者手腕的勒痕完全吻合。深夜,
周正獨自來到證物室。當他將八音盒放在燈光下轉動時,突然發現盒底夾層微微凸起。
撬開木質底板,一張老照片滑落:年輕的陳懷瑾站在船頭,
身旁摟著一位戴著珍珠項鏈的女子,而她手中捧著的,正是那個刻著“1897”的八音盒。
“周隊長對陳年舊事還真是上心?”陰冷的女聲從背后傳來。周正猛然轉身,
只見蘇月的心理診療室同事許清,正把玩著一串珍珠手鏈,月光下,
每顆珠子都泛著詭異的幽藍。“你早知道蘇月是替罪羊。”周正握緊口袋里的錄音筆,
“陳懷瑾根本不是死于海難,對嗎?”許清輕笑,
指尖劃過證物柜:“當年陳懷瑾發現八音盒里藏著二戰時期走私的海洛因,
想揭發卻被人滅口。蘇月以為我是幫她復仇,殊不知她才是最完美的替罪羊。
那些死者都是當年走私團伙后人,而八音盒里的粉末……”她舉起手鏈,珍珠突然裂開,
露出里面的白色晶體,“不過是讓故事更精彩的道具。”話音未落,窗外警笛聲驟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