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媽媽回去以后,她就什么都看不順眼了。
一會說買的奶粉太貴了,一會說我怎么不帶孩子就知道睡覺。
丈夫偶爾幫孩子沖個奶粉,她都要指責我怎么能讓男人干這些事。
吃他兒子花他兒子的,就應該把家里的分內事都處理好才是。
可兒子難道是我一個人的嗎?
作為孩子的爸爸只要給錢就行了嗎?
在結婚之前我也是有工作的人啊,當時我的收入是老公的兩三倍啊!
在結婚前,是他說的要養我。
在結婚后,就變成是他養的我。
最開始我還會反駁爭執,甚至帶著孩子回過娘家。
后來,吵得多了也就厭煩了,丈夫也不會每次都去娘家接我。
母親也勸我適可而止,囑咐我家庭就是會磕磕絆絆的,不要再像年輕的時候耍小性子。
我聽從了母親的勸解。
我不耍小性子了,換來的是什么呢?
婆婆愈發放肆的挑剔,帶上出嫁的小姑子一起,把我當做整個家的免費保姆,我從來都不是他們的家人。
兒子好不容易長大了些,以為可以少操點心了,可是卻被婆婆帶壞了,認為自己的媽媽是一個脾氣暴躁的老巫婆。
丈夫也變了,嫌棄我不打扮了,穿的土了,帶出去丟人了!不像他的妻子,而是老媽子。
對我來說,家庭不再是避風的港灣。
而是桎梏的沼澤。
我,越陷越深。
我受夠了。
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既然他們覺得我是靠著丈夫過活,就應該感恩戴德。
那我就走出家庭,重新工作,自己掙錢,看誰還敢多說什么。
4.
大學我是學的英語專業,畢業以后在一家英語機構教口語。
我嘗試著聯系以前的同事,發現大部分都高升成了知名講師。
畢竟已經過去了十年,大家的人生軌跡都發生了變化。
交談中,我的老領導替我感到十分惋惜,告訴我如果我當初在愛情和事業之間選擇事業。
繼續工作,現在應該也一定能小有所成。
是啊,曾經的我,在事業和家庭之間選擇了家庭。
結果,現實狠狠地甩了我一耳光。
我以為的家庭其實只是丈夫一家的家庭而已。
我把自己這十年不被人理解的委屈全都一股腦的傾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