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我不說話,李阿姨愈發不耐煩。
「你是不是欺負我一個老太婆,五毛錢都不肯給!」
「沒天理啊,我們小本生意你連便宜都要占!」
她的嗓門極大,引來不少司機開窗探頭看熱鬧。
就連載我的司機大哥,也用懷疑的目光打量起我。
明明到昨天為止,醬包都是免費的。
怎么今天就變成要收費的?
我忍著隱隱約約的眩暈感,反問她。
「阿姨,蘸料不是免費配的嗎?」
退一萬步講,真要收費她大可私下說,而不是當眾給我難堪。
李阿姨啐了一口,雙手叉腰對著我冷嘲熱諷。
「不收費等著你們這些散客吃垮啊?」
「那園里的大公司每天訂兩百籠包子,他們照樣得給蘸料錢!」
「就別說你就只買一籠了!小陳啊,別以為是鄰居就想占便宜!」
2.
她這些話我可不愛聽了。
究竟誰占誰便宜了?
做人能不能有點自知之明!
前兩年她兒子失業又離婚,帶著個五歲男娃回來「啃老」。
一家三口擠在不足四十平方的小房子。
一半住人,另一半塞廢品。
年近六十的李惠珠是社區環衛工人,靠著撿些紙皮箱補貼生活。
恰好有一次,我媽跳廣場舞扭到腳,是她幫忙用車推著送到了醫院。
為此,我媽沒少把這份恩情念在嘴邊。
去年年初,她聽說我爸媽要回鄉下養老,現在住的房子會空置出來。
于是李惠珠隔三差五約我媽逛公園。
她不停哭訴生活不易,祖孫三代擠在一房一廳有多不容易。
就連孫子在同歲的小朋友面前都沒了臉面。
「唉,怪我這當奶奶的沒用,沒本事給兒子孫子租個大點的房子。」
我媽心腸軟,哪能受得住她的屢次賣慘。
想著不急著賣房,又欠著人情,我媽便答應把房子租給了她。
當時,同戶型的三房一廳租金都在三千以上。
而我媽只收每月一千五,還提前一次性付了全年管理費。
我媽大方得很,可李惠珠倒好,為了區區五毛錢追了我三公里路。
我強壓著怒氣,掏出錢包遞給她一塊錢。
「行,李阿姨,今天這事是我疏忽沒留意到,我給您道個歉。」
「少的五毛錢我補給你,這事就這么翻篇了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