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不過一開頭,就是萬界大亂。
造反有理啊!
雖然諸多朝代對于黃巾起義打心眼里看不起,又非常忌憚,但還是做出了評價(jià)。
唐朝,李世民。
“正所謂百姓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秦漢隋皆失民心,故而百姓起義不斷。”
“如今朕自登基以來,用仁義以治天下,行禮樂以變海內(nèi),公賞罰以定干戈。求賢之心未嘗少苔,愛民之心未嘗少洽。博施濟(jì)眾,欲與天地均同;體道行仁,咸使黎民蒙庇。遐邇赤子,感知朕心。”
“更何況,朕大敗頡利,一掃胡人百年霍亂。”
“是故,我大唐江山必穩(wěn)固萬年。”
李世民信心滿滿,他要開一個前所未有之盛世。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李世民:“......”
我看這首詩,心中怎么升起了一絲不好之感?
畢竟他之前不曾有這首詩,那必然是在他之后。
......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此句也是直皺眉頭。
這長安,難道是朕的長安?
只是如今朕之開元,遠(yuǎn)邁三皇五帝,天下盛世太平,何有起義之事?
如今改天寶,更是古今未有之盛世。
所以此句出自何人之口,是民間義憤之士一時激憤之語?還是有組織的反賊盱眙煽動人心?
此語若是廣泛流傳,必然引得人心浮動,那......
李隆基的酒水都不由的停下了,然而身旁一風(fēng)韻絕美的女子卻輕撫李隆基。
“圣人,何以皺眉?”
“天幕雖道長安,但定然不是圣人的長安。”
“再說了,如今圣人的大唐有諸多節(jié)度使,更有祿兒為圣人鎮(zhèn)守邊疆,這天下穩(wěn)如泰山,何憂心皺眉也。”
絕世美人輕聲細(xì)語,帶有魅意,同時還伸出潔白無瑕的玉手輕撫李隆基臉上的皺紋,頓時讓李隆基開心不已。
是啊,他有安祿山,何懼哉?
......
而另一個時空,黃巢落榜。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有才,為什么就無法高中?
難道就因?yàn)樗皇鞘兰掖笞澹?/p>
心中悲憤之下準(zhǔn)備題詩,以發(fā)泄心中怨氣,卻見天幕詩句額外的與他相合。
“哈哈哈哈,抄了!”
隨后,大筆題字。
然后策馬而出。
......
宋朝,趙匡胤。
“我朝需重文抑武,開科取士,不以出身而論,必然不復(fù)唐朝舊事。”
宋朝,趙匡義。
“我兄說的不對,我朝需要重文輕武,以文馭武。如此,方才不復(fù)我兄之事。”
......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元末,黃河決口,元朝命令十七萬勞工修河堤。
民工挖河時,發(fā)現(xiàn)有一獨(dú)眼石人。
同時,伴隨著民間早已經(jīng)流傳著得一句讖語,‘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和天幕文字相照應(yīng)。
韓山童和劉福通等人趁機(jī)在永年白鹿莊聚集三千人,殺白馬、黑牛立盟起義,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擁立韓山童為明王。
隨后高唱:“云從龍,風(fēng)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bǔ)。”
“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
一場浩浩蕩蕩的起義就此拉開,敲響了元亡的鐘聲。
......
洪武十年,朱元璋看著天上的天幕,整個人陷入沉思。
他原來也是紅巾軍中的一員啊。
只是可惜了小明王韓林兒。
不過,他開大明,當(dāng)定祖制,以保朱家世世代代有飯吃,不挨餓,朱家江山萬年。
他十分確信,只要后世子孫堅(jiān)持祖制,還能將江山給丟了?
【吃闖王,穿闖王,吃之不盡有闖王,不當(dāng)兵,不納糧,早早開門迎闖王。】
朱元璋:“......”
你這天幕,怎么還不結(jié)束?
只是前面說的都是前朝,如今此言,是否是在說他的大明?
若是如此,自己又該如何避免此事?
說不得,就有人憑借天幕之語,自號闖王造反也不是不可能。
似乎是感應(yīng)到朱元璋復(fù)雜的心緒,馬皇后拉著朱元璋的手。
“如今天下初定,沒有人愿意回到那個亂世。”
“至于以后......”
“重八啊,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能夠管他們十年百年,還能管他們千年萬年嗎?”
朱元璋回過神來,也是輕輕安撫馬皇后。
“咱知道,咱知道,只是咱就不信了,這未來改變不了。”
他心中更加的堅(jiān)定了制定祖制的心思。
......
明末,崇禎朱由檢。
“百姓苦于苛捐雜稅久矣,是朕之過。”
“然國不可無財(cái),朕亦知民間疾苦,卻無力改變,所以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只是如今李闖以此口號煽動,朕該如何應(yīng)對?”
......
【天下一家,同享太平。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
清朝,1853年,咸豐,此時他正為太平天國建國而惱怒。
“此等狂言亂語,簡直就是荒謬至極。”
“朕之大清江山乃承天受命,歷經(jīng)數(shù)代先皇兢兢業(yè)業(yè)治理,方有今日之盛世。”
“這太平天國不過是一群亂臣賊子,妄圖以這等不切實(shí)際的口號蠱惑人心,打敗我大清江山,簡直可笑至極。”
......
1884年,慈禧已經(jīng)完全獨(dú)掌大權(quán),所以在御花園正看著歷朝歷代笑話呢,結(jié)果笑話就到自己身上了。
不過她也不在意,十二年前,最后一支太平軍部隊(duì),翼王石達(dá)開余部李文彩在黔州敗亡。
“太平天國在怎么猖狂,在怎么厲害,還不是被哀家所滅?”
......
而1900年的慈禧在看到天幕以后,想到天幕都認(rèn)可的太平天國都她大清給打敗了。
這證明什么?
我大清天下無敵啊!
既然我大清已經(jīng)是天下無敵。
那么,就向萬國宣戰(zhàn)吧!
一打十一。
優(yōu)勢在我。
本站所有內(nèi)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權(quán)。版權(quán)聲明 - 投稿聲明 - 自審制度 - 免責(zé)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