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思慮良久。
如果現在按岳飛說的辦,眼前的危機立即迎刃而解。
如果不按岳飛說的辦,說不定真的就會讓苗劉兵變的事兒,再次上演一遍,那就不是自己退位的事兒了。
他看看一臉懵逼的秦檜,沖著門外喊道:
“來人!將秦檜押入天牢,交有司審理。”
“楊沂中,你親自帶領本部兵馬,去張俊軍中,接管他麾下兵馬,并將他押回京城。”
“傳旨岳飛、劉光世,補充軍械糧草之后,擇日再次北伐,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秦檜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官家這個主和派的頭子,竟然這么快就來了個舍車保帥。
“官家,三思啊!微臣對官家忠心耿耿啊。”
“那岳飛曾經當著部下的面說過,當年太祖三十歲當上節度使,自己也是三十歲當上節度使。”
“官家,您聽聽,岳飛這是要學太祖啊。”
“他打得勝仗越多,立的功勞越多,對大宋江山就越危險,比那金兀術更危險。”
經秦檜這一提醒,趙構馬上想到“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再加上前兩年的“苗劉兵變”還歷歷在目,頓時不寒而栗。
但他現在焦頭爛額,只想先把現實的問題解決了再說。
他擺擺手,命令禁軍將秦檜押了出去。
韓世忠和楊沂中激動地高聲喊道:
“官家英明!官家萬歲!”
……
大明。
朱元璋看著天幕上歷朝歷代的軍歌,那激昂的旋律讓他也熱血沸騰。
他看看身邊的李善長,說道:
“善長,立即安排人,給咱大明也整一首軍歌,激勵士氣,太他娘的激動了。”
他又對旁邊的徐達說:
“這個趙構,真是個窩囊皇帝。”
“本來有岳飛、韓世忠這些抗金名將,不說直搗黃龍,收復黃河以南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若能收復宋朝故土,那他就是再造大宋的中興之主。”
“他卻自廢武功,自毀長城,成為千古笑柄。”
這時,天幕上畫面一轉,一行大字由遠及近,由小變大,定格在畫面中央。
【大明軍歌——凱歌】
而且,下面還有一行小字:
【作詞:抗倭名將 戚繼光】
朱元璋一愣。
“啥?我大明也有軍歌?”
“這個戚繼光又是誰?”
眾人全都搖頭,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
很快,出現戰場的畫面,不過不是黃沙漫天的西北,也不是茫茫草原,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在陸地上,穿著明軍軍服的將士手拿火槍向倭寇射擊,舉著大刀向倭寇砍殺。
在海上,幾百艘大大小小的戰船乘風破浪,一發發炮彈向敵船開炮,濃煙滾滾。
在每艘大船上,還有陸地上,印著“明”和“戚”字的大旗獵獵飄揚。
接著,激昂的音樂響起,鏗鏘有力的歌聲傳來。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所有人都跟著旋律,看著字幕一起唱,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整齊。
朱元璋的眼眶濕潤了。
此時的大明,剛剛立國,北元還有強大的實力,在草原虎視眈眈。
西南還不安穩,倭寇還在沿海肆虐,大明朝還處于內憂外患。
朱元璋擦了擦眼淚,對旁邊的徐達說:
“把這首歌,作為我大明的軍歌,要讓每一個將士立即學會,唱著這首歌,平定四方。”
“立即查一下,這個戚繼光是誰?”
說著,他猛地抽出大刀,大喊一聲: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周圍所有武將全都抽出大刀,高聲喊道: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
大明,萬歷十一年二月。
薊州,陰云密布,北風呼號。
薊州全城罷市,萬人空巷。
十幾萬薊州軍民百姓,圍著一小隊緩緩而行的騎兵哭泣挽留。
左都督、少保、總理薊州、昌平、保定、遼東四鎮軍務的戚繼光,今日離開薊州,被貶廣東。
戚繼光騎在馬上,眼含熱淚,向前來送行的十幾萬軍民揮手告別。
沒有任何原因,僅僅因為首輔張居正死了,萬歷皇帝要清除張居正相關的所有人和政策。
他再次轉頭北望,蒙古人還在長城以外虎視眈眈,而大明北方的擎天巨柱,此刻卻要去歌舞升平的廣東。
本來他心中悲憤不已。
不過,他剛剛看到天幕上的內容,想到岳武穆忠心耿耿,戰功赫赫,最后卻落得個被害身死的下場。
想到自己只是被貶廣東,還有什么委屈的呢?
突然,身邊的親兵大聲說:
“左都督,快看天幕,有您的名字。”
戚繼光抬頭,定睛一看。
【大明軍歌——凱歌】
【作詞:抗倭名將 戚繼光】
他萬萬沒有想到,后世之人竟然把他在戰后臨時填詞的這首歌,作為大明的軍歌。
頓時熱血上涌,仿佛又回到那剿滅倭寇的戰場,跟著旋律大聲唱了起來。
前來送行的將士和薊州百姓看到了,頓時一片歡騰,也跟著節奏一起唱。
聲音震耳欲聾,響徹在薊州大地。
接著,彈幕一行行閃過。
【戚少保,文武全才的軍事家,民族英雄,致敬!】
【鴛鴦陣對倭寇造成毀滅性打擊,厲害!】
【戚少保威武!戚家軍威武!】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亡于崇禎,實亡于萬歷,始亡于嘉靖。】
【萬歷就是個二百五,你怎么不學學秦惠文王?人亡而政不息。】
所有人看到彈幕的內容,全都激動不已,高聲呼喊:
“戚少保威武!戚家軍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