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皇宮,朱元璋心情大好,晚上在和皇后馬氏一起用餐時,特意告知了此事。
馬皇后仔細打聽了一下楚軒,也頗為贊成這門婚事。
雖說縣尉官小,可好歹也是官身,再加上又還是個好官。
朱元璋當年剛起義時,還不如楚軒呢。
只是讓馬皇后不明白的是,公主下嫁就下嫁,為何還要隱瞞身份呢?
朱元璋咂咂嘴,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說辭道:“這還不是為了孩子著想嘛。”
“你想想,那楚軒就是一個縣尉,我貿然讓他娶公主,那他還不得嚇死咯?”
“咱們吶,就裝成富商,把安慶公主嫁給他,以后他倆好好過日子就行了。”
說到此處,朱元璋還反倒叮囑起馬皇后來了:“對了,安慶那邊,你也多叮囑一下,讓她瞞住自己的身份,嫁妝我會給她多準備的。”
馬皇后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可朱元璋說的好像也沒錯,便答應了下來。
婚約敲定,楚軒這邊也行動了起來。
第二天,按照和王媒婆約定好的,他一大早就提著禮物上了門。
本來按照明朝的規矩,這事應該長輩出面。
可楚軒祖籍不在應天府,又沒了爹媽,所以只能自己跑這一趟。
王媒婆見了他,臉上倒是笑的歡快。
主要是毛驤那邊給她許諾,只要這門婚事辦成,一定給她封個大紅包。
拿著楚軒遞過來的生辰八字,王媒婆笑著說道:
“楚官人吶,你今天來這一趟,后面的事情就不用你管了,你放心,我一定都給你操辦好!”
楚軒也樂得省事,笑著就答應了下來。
本來按規矩,說親這事步驟繁多。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每一步都少不得。
不過朱元璋現在正急著拿系統獎勵呢,怎么可能花最少兩個月來走這么一長串流程。
王媒婆只是剛一上門,毛驤就按照朱元璋交代的說道:“前面的步驟都省了,良辰吉日我們老爺也挑好了。”
“就后天,二月十四,大好的日子,你到時候安排楚軒上門來接親吧!”
這日子倒還真不是亂說的,是朱元璋讓欽天監算出來的。
可王媒婆卻是整個人都聽的震住了,這嫁女兒的多了,這么急著嫁的,她還是第一次見。
不過隨著毛驤一包賞銀給出來,王媒婆也不想去多管,領了銀子就往上元縣的縣衙走,這后天就要迎親的話,現在可就得去通知楚軒了。
在縣衙門口找人請出來楚軒,王媒婆笑著說道:“恭喜楚大人,賀喜楚大人,親事我已經幫您給定下了。”
說著,不等楚軒開口道謝,王媒婆又笑著道:“楚大人,這后天就是大好的吉日,到時候我幫著安排您去接親如何?”
楚軒愣了愣:“后天?這是不是有點急了啊?我這邊還都沒準備呢。”
王媒婆趕緊笑著說道:“用不著楚官人您準備,朱老爺不是送您一處宅子嗎?都幫您安排好了,您到時候騎著高頭大馬去接親就行了!”
楚軒一個后世人,那里知道明朝結婚的規矩啊,撓著頭想了半天,又問道:“那我結婚是要穿的衣服這些,都準備好了?”
王媒婆笑著道:“這還需要準備什么啊?若是一般人家可能還需要,但楚官人您,不本來就是官人么?”
在王媒婆的解釋下,楚軒這才明白,原來在明朝,一般百姓結婚,男方都會穿一套九品官服,也就是當一次所謂的新郎官,這也是新郎官一詞的來歷。
至于女方嘛,那也用不著楚軒去管,全由她娘家人準備。
聽說這么省事,楚軒倒是挺高興,又問道:“那別的呢?我還需要準備些什么?”
王媒婆想了想,說道:“現在呀,您就只要招呼您的親朋好友,到時候來給您賀喜就行了!”
把王媒婆送走,楚軒想了一陣,他能請來賀喜的人,也就只有衙門里這點同事了。
兩天時間一晃而過,到了成親這天,楚軒坐著高頭大馬,身穿九品官服,頭頂簪著一朵大花,帶著敲鑼打鼓的迎親隊伍,浩浩蕩蕩的往北城去。
一路上,喜好熱鬧的孩童,也跟在迎親隊伍旁跑鬧,嘴里唱著應天府的民謠:
“梳頭梳一起,紅涼傘,金交椅。”
“梳頭梳一挽,生子孫,中狀元。”
“梳頭梳一雙,生子孫,做相公。”
“梳頭梳一對,好姻緣,長富貴。”
“……”
楚軒坐在馬上,人也有幾分飄然,想他距離穿越來大明不到十天工夫,這就真的要結婚了?
來到城北的朱宅,映入眼簾的便是擺在街上的嫁妝。
一眼看過去,掛著大紅花的嫁妝多達上百抬,各式實木家具應有盡有,放在后世都稱得上奢華。
等到楚軒翻身下馬,身邊充當伴郎的衙役捕卒,簇擁著他就往宅子里進。
朱宅內則有提前安排好的仆人家丁,假裝試圖阻攔,等到楚軒這邊撒出幾把銅錢才讓開。
進到宅內,毛驤充作知客在前面引路,一路來到后宅里,楚軒終于是看見了自己的新娘。
新娘此時穿著一身大紅色的通袖袍,外面披著霞帔?,頭頂則帶著鳳冠,還蓋著一張金絲繡的紅蓋頭。
楚軒見過一面的朱元璋,此時也穿著吉服,帶著皇后馬氏站在一旁。
在王媒婆的教導下,楚軒上前,把新娘抱了出來。
等新娘上了花轎,一行人開始返程。
新娘的嫁妝,則是浩浩蕩蕩的跟在隊伍后面拖出去老遠,真可以說得上是十里紅妝。
一時之間,應天府幾乎是人人圍觀,都想來看看是誰家女兒出嫁,準備了如此豐厚的嫁妝。
回到朱元璋送給楚軒的宅子前,楚軒牽著新娘跨過火盆,婚禮也正式開始。
婚,古通昏。
等到太陽西斜,楚軒與新娘開始拜堂。
由于他父母都不在了,所以高堂之上,就坐著朱元璋和馬皇后。
兩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后,一起被送入了洞房。
在洞房中休息片刻,楚軒又起身去外面宴請賓客。
楚軒這邊來的賓客,都是上元縣的官吏,女方那邊則更為簡單,就只有朱元璋夫婦。
好在上元縣的縣令也沒資格上朝,沒能認出朱元璋,不然這宴席怕是根本就沒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