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韃靼和瓦剌兩大部落集團的相繼平定,蒙古草原上還剩下兀良哈這一強大勢力。
兀良哈并非一盤散沙,其內部主要由朵顏衛、泰寧衛和福余衛組成 。
這三個衛所分布于蒙古草原的東部區域,相互呼應,
成為了林宇徹底征服蒙古的最后一道難關。朵顏衛大致位于大興安嶺以西,灤河上游一帶 ,
此地與山脈接壤,地形復雜,多山地、丘陵,森林茂密。憑借著這樣的地形,
朵顏衛的騎兵進可攻、退可守,他們熟悉周邊的每一條山谷、每一片樹林,
常常利用山川的險要進行突襲和防御,以機動性強和騎射精湛而聞名草原。
泰寧衛地處大興安嶺以東,今吉林洮兒河流域附近 。這里地勢相對平坦,
以草原和濕地為主,擁有大片優質牧場,非常適合騎兵的大規模馳騁和放牧,
使得泰寧衛能夠培育出大量膘肥體壯的戰馬,為其軍事力量提供了堅實支撐。
福余衛則在泰寧衛東北方向,位于今嫩江流域一帶 。這里既有廣袤的草原,
也有縱橫交錯的河流,形成了獨特的地理風貌。
福余衛的軍隊憑借著對當地復雜水網和草原地形的熟悉,
在軍事防御和作戰上有著自己的優勢。林宇在韃靼和瓦剌的領地稍作整頓,
補充了糧草和兵力后,便將目光投向了兀良哈。他深知,
兀良哈三衛憑借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較強的軍事實力,
一直以來在蒙古草原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次進攻,必然會遭遇頑強抵抗。在出征前,
林宇再次仔細研究了兀良哈三衛的地形、兵力分布以及作戰特點。他召集麾下將領,
在營帳中展開巨大的羊皮地圖,詳細地闡述自己的作戰計劃。“諸位,
兀良哈三衛雖看似一體,但各自為戰。我們可逐個擊破,先從朵顏衛下手。
”林宇用手指在地圖上圈出朵顏衛的位置,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他率領著大明軍隊主力,
攜帶充足的糧草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向著朵顏衛的領地進發。一路上,
軍隊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斥候在前方不斷偵察,確保行軍安全。當大軍接近朵顏衛邊境時,
林宇下令扎營,派出小股部隊在周邊巡邏,制造出大軍即將正面進攻的假象。與此同時,
林宇挑選了一支由兩千名精銳士兵組成的突擊隊。這些士兵都是從軍中挑選出的佼佼者,
擅長山地作戰和夜襲。他們身著輕便的鎧甲,攜帶短刀、弓箭和少量的火器,趁著夜色,
沿著一條隱蔽的山間小路,向著朵顏衛的后方迂回前進。這條小路崎嶇難行,
兩旁是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叢林。士兵們小心翼翼地前行,盡量不發出聲響。夜空中,
只有偶爾的蟲鳴聲相伴。經過一夜的艱難跋涉,
突擊隊終于在黎明前抵達了朵顏衛后方的一個山谷。這里是朵顏衛的一處重要補給點,
防守相對薄弱。林宇一聲令下,突擊隊迅速發動攻擊。他們如猛虎下山般沖進山谷,一時間,
喊殺聲震天。朵顏衛的守軍還在睡夢中,就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驚醒,頓時亂作一團。
突擊隊的士兵們手持利刃,在營地中左沖右突,朵顏衛的士兵們根本來不及組織有效的抵抗。
與此同時,林宇率領的主力部隊也對朵顏衛的正面防線發起了進攻。火炮轟鳴,
炮彈如雨點般落在朵顏衛的陣地上,炸得土石飛濺。朵顏衛的騎兵試圖沖出來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