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銘成功促成與匈奴周邊部落的結盟后,帶著滿心的期許踏上歸程。一路上,他的腦海中不斷勾勒著秦國北方防線的完善藍圖,思索著如何將楚國舊地的治理與北方防御緊密結合,為秦國的長治久安奠定基礎。然而,命運的齒輪卻在此刻悄然轉向,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正等待著他。
當顧銘的隊伍行至中途,一名信使快馬加鞭趕來,神色慌張地遞上一封密信。顧銘心中猛地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他急忙展開信件,只見信上赫然寫道:“楚國舊地局勢驟變,大規模叛亂爆發,叛軍勢不可擋,多地相繼淪陷,形勢岌岌可危。”
顧銘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手中的信件也微微顫抖。“怎么會這樣?之前的努力難道都付諸東流了?” 他的內心充滿了自責與焦慮,仿佛有無數只螞蟻在啃噬著他的心。“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那些隱匿的舊貴族勢力必定是經過了長期的密謀和策劃,才敢發動如此大規模的叛亂。”
“立刻加快速度,回咸陽!” 顧銘大聲下令,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急切。隊伍即刻策馬狂奔,向著咸陽城疾馳而去,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后彌漫開來。
與此同時,咸陽宮中早已亂成一團。嬴政在接到楚國舊地叛亂的消息后,怒發沖冠,在大殿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震得地面微微顫抖。“這群逆賊,竟敢如此膽大妄為!顧銘不是說楚國舊地已漸趨穩定了嗎?” 嬴政的聲音中滿是憤怒與疑惑,他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殿中的大臣們。
大臣們紛紛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出。此時,一位平日里就對顧銘有些不滿的大臣站了出來,小心翼翼地說道:“大王息怒,或許是顧銘在治理楚國舊地時有所疏忽,未能將叛亂隱患徹底根除。如今當務之急,是盡快選派得力將領,帶兵前往平叛。”
嬴政停下腳步,目光冷冷地看向這位大臣,隨后又掃視著眾人,問道:“你們說,該派誰去平叛?”
大臣們面面相覷,一時間無人應答。楚國舊地叛軍來勢洶洶,這平叛任務猶如一顆燙手的山芋,稍有不慎便會損兵折將,身敗名裂,因此眾人都不愿輕易接手。
就在這尷尬的沉默之際,顧銘匆匆趕到了宮中。他一路小跑著進入殿中,撲通一聲重重地跪地,聲音帶著深深的自責:“大王,臣罪該萬死!楚國舊地發生叛亂,實是臣的失職。請大王給臣一個機會,讓臣帶兵前往平叛,臣定當竭盡全力,將叛軍一網打盡,否則,臣提頭來見!”
嬴政看著顧銘,眼中既有憤怒又夾雜著一絲期待:“顧卿,你可知此次叛亂形勢嚴峻,叛軍氣勢正盛,已占據多處要地。你有何把握能平定這場叛亂?”
顧銘抬起頭,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決絕:“大王,楚國舊地的百姓大多是受少數頑固舊貴族的蠱惑才參與叛亂。臣在楚國舊地治理多日,對當地的情況較為熟悉。只要能深入叛軍內部,分化瓦解他們,再輔以強大的軍事力量打擊其核心,定能平定叛亂,還楚國舊地一片安寧。”
嬴政沉思片刻,權衡利弊后說道:“好,朕就再信你一次。朕命你為平叛大將軍,即刻率領十萬秦軍,前往楚國舊地平叛。若此次再失利,你提頭來見!”
“臣遵旨!” 顧銘領命后,心中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程度遠超想象,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暗暗發誓:“哪怕前方荊棘滿途,我也要為秦國披荊斬棘,平定叛亂,絕不能辜負大王的信任。”
顧銘迅速來到軍營,點齊十萬秦軍,馬不停蹄地趕往楚國舊地。一路上,他眉頭緊鎖,內心不斷思索著應對之策。“叛軍突然發難,必然是準備充分,他們占據了先機,我們不能貿然進攻。必須先摸清叛軍的兵力部署、作戰策略以及他們的補給線,才能找到突破口,一擊制勝。”
當顧銘率領秦軍抵達楚國舊地時,叛軍已經氣勢洶洶地占領了好幾座城池,他們的氣焰極為囂張,四處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顧銘沒有急于進攻,而是先安營扎寨,派出大量斥候,深入叛軍控制區域,收集情報。
“將軍,據斥候回報,叛軍主力目前集中在前方的江陵城,他們似乎在等待其他叛軍的支援,準備對我們發動總攻。而且,他們在江陵城周圍布置了重重防線,戒備森嚴。” 一位副將神色凝重地向顧銘匯報。
顧銘看著地圖,手指在上面輕輕滑動,沉思片刻后說道:“看來叛軍是想集中力量,與我們進行一場決戰,畢其功于一役。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傳我命令,全軍原地待命,加強戒備,防止叛軍偷襲。同時,密切關注叛軍的動向,一有消息,立刻匯報。”
“將軍,我們為何不主動出擊?等叛軍集結完畢,對我們可就不利了啊。” 副將有些疑惑地問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急。
顧銘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釋道:“敵軍此刻士氣正盛,且以逸待勞。我們若貿然進攻,正中他們下懷,只會徒增傷亡。我們要先挫其銳氣,讓他們放松警惕,再尋找機會,出其不意地一舉擊破。”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前來報告:“將軍,營外有一自稱楚國舊地百姓的人求見,說有重要情報相告。”
顧銘心中一動:“快請他進來。”
不一會兒,一個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被帶了進來。男子見到顧銘,立刻撲通一聲跪地,眼中滿是悲憤:“大人,小人是江陵城的百姓。叛軍在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小人的妻兒都慘遭毒手。小人對他們恨之入骨,特來向大人報告一條重要線索。小人知道一條秘密通道,可直通江陵城的后方,或許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顧銘心中大喜,但他表面上仍保持著冷靜,仔細觀察著男子的表情,心中暗自思忖:“他說的是真的嗎?這會不會是叛軍設下的陷阱?” 顧銘盯著男子,嚴肅地問道:“你為何要幫我們?這不會是叛軍的陰謀吧?”
男子連忙磕頭,急切地說道:“大人,小人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小人實在是忍無可忍,才冒險前來。只希望大人能早日剿滅叛軍,為江陵城的百姓們報仇雪恨。”
顧銘思索片刻,覺得男子的神情不像是在說謊。“好,若你所言屬實,等平定叛亂后,本將軍定不會虧待你。你先起來,詳細說說那條通道的情況。”
男子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一處說道:“大人,從這里有條小路,極為隱蔽,平時鮮有人知。順著小路走,可繞過叛軍的防線,直接到達江陵城的后方。而且,這條小路附近有一片樹林,可以作為大軍的隱藏之處。”
顧銘看著地圖,心中迅速構思出一個作戰計劃。“好,你先下去休息,本將軍自有安排。來人,帶這位壯士去休息,好好款待。”
男子離開后,顧銘立刻召集眾將。“諸位將軍,剛剛得到重要情報,我們有機會從后方突襲江陵城。但這是一場險棋,一旦被叛軍發現,我們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大家可有信心與本將軍一同冒險,立下這赫赫戰功?”
眾將齊聲高呼:“愿聽將軍指揮,萬死不辭!” 聲音響徹云霄,士氣高昂。
顧銘點了點頭,神色嚴肅地說道:“好,今晚子時,我們兵分兩路。一路由我親自率領,挑選軍中精銳,順著秘密通道繞到江陵城后方;另一路由副將率領,帶領其余大軍,在正面佯攻,吸引叛軍的注意力。記住,佯攻部隊一定要做出全力進攻的架勢,喊殺聲要響亮,讓叛軍以為我們要正面攻城,務必將他們的主力吸引到前方。”
“得令!” 眾將領命而去,各自緊張地準備著。
夜幕降臨,子時一到,顧銘率領著一支精銳部隊,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地順著秘密通道向江陵城后方摸去。四周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蟲鳴聲和士兵們輕微的腳步聲。顧銘的心中既緊張又興奮,他深知此次行動的成敗關乎著秦國的安危和楚國舊地百姓的命運。
“將軍,前方就是江陵城的后方了,沒有發現敵軍的巡邏隊。” 一名士兵低聲向顧銘匯報。
顧銘點了點頭,輕聲說道:“繼續前進,保持警惕,千萬不要發出聲響,不要打草驚蛇。”
當他們接近江陵城時,城墻上的叛軍哨兵還在打著瞌睡,渾然不知危險已經悄然降臨。顧銘一聲令下:“殺!” 秦軍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沖向城門,手中的利刃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他們迅速解決了城門口的叛軍,打開了城門。
與此同時,正面佯攻的秦軍也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戰鼓擂動,喊殺聲震天,秦軍如潮水般涌向江陵城。叛軍以為秦軍要正面攻城,紛紛集中兵力防守前方。卻沒想到后方城門已被攻破,顧銘率領的秦軍如神兵天降,在城中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不好,我們中計了!” 叛軍將領發現后方被襲后,大驚失色,臉上露出驚恐的神情。但此時已經來不及回援,叛軍頓時陷入了混亂。
顧銘在城中大聲喊道:“楚國的百姓們,我們是秦國的軍隊,來解救你們了!叛軍已陷入絕境,放下武器,可免一死!”
城中的百姓們聽到顧銘的呼喊,紛紛響應。一些百姓拿起武器,加入了秦軍的行列,與叛軍展開戰斗。在秦軍和百姓的內外夾擊下,叛軍漸漸抵擋不住,紛紛投降。
江陵城一戰,秦軍大獲全勝,叛軍主力被殲滅。此消息傳出后,其他地方的叛軍頓時軍心大亂。顧銘乘勝追擊,率領秦軍迅速收復了被叛軍占領的其他城池。
楚國舊地的叛亂,在顧銘的精心策劃和秦軍的英勇奮戰下,終于被成功平定。顧銘深知,這場叛亂雖然平息,但楚國舊地的治理依然任重道遠。他沒有絲毫懈怠,立刻著手安撫百姓,恢復生產,加強對楚國舊地的管理。
“百姓們,叛亂已平,大家可以安心生活了。秦國定會保障大家的安全,幫助大家重建家園。從今往后,我們都是秦國的子民,秦國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 顧銘站在城樓上,對著楚國舊地的百姓們大聲說道。
百姓們歡呼雀躍,對顧銘和秦國的軍隊充滿了感激。“多謝將軍!多謝秦國!” 百姓們的聲音響徹云霄。
而在咸陽宮中,嬴政得知顧銘成功平定叛亂的消息后,大喜過望。“顧卿果然不負朕望,此次平叛之功,朕定當重賞!” 嬴政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顧銘并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他深知,秦國面臨的挑戰依然眾多,北方的匈奴威脅尚未解除,朝堂上的質疑聲或許還會再次響起。但他心中堅信,只要自己和嬴政齊心協力,秦國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實現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