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長安城之后,李世杰馬不停蹄地開始尋找合適的住所。經過一番尋覓和比較,他終于買下了一座寬敞而幽靜的房屋。
這座屋子位于城中較為繁華的地段,但又鬧中取靜,環境宜人,正合李世杰之意。
買下房子后的那幾天,李世杰可忙,一邊搗鼓著布置新家,一邊在心里偷偷謀劃著,怎么在這大唐的地盤上大干一場,實現自己的抱負。
這天,陽光暖烘烘的,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絨毯。一大早,一位身著素衣的少年,哼著不成調的小曲兒,晃悠進了自家書房。這少年身姿筆挺,模樣俊俏,那眉宇間,透著一股和旁人不一樣的精氣神兒,就好像自帶光環似的。
他身旁,站著一位須發全白的老者,臉上笑瞇瞇的,跟個彌勒佛似的,正慢悠悠地給少年研墨呢。
“徐老,您說我今兒個寫點啥好呢?要不還是整點瀟灑的詞兒,顯顯我這獨特的氣質。” 李世杰一邊說著,一邊在書桌前站定,眼睛盯著桌上的筆墨紙硯,就像盯著什么稀世珍寶。
徐老笑著抬眼看他,打趣道:“少爺,您這滿肚子的墨水,隨便一倒,那都是讓人拍案叫絕的好東西,還犯愁寫啥?”
李世杰嘿嘿一笑,伸手輕輕提起一支精致的狼毫筆,在墨汁里蘸得飽飽的,然后大手一揮,那叫一個果斷,就跟要干一番大事業似的。他的動作行云流水,每一筆落下,都帶著一種迷之自信,仿佛在說 “我就是這條街最靚的仔”。那筆鋒或輕或重,或緩或急,跟跳舞似的,別提多自在了。
沒多會兒,一幅書法作品就新鮮出爐啦。李世杰往后退了兩步,歪著頭,像個鑒賞大師似的,仔細端詳起眼前的這幅字。只見潔白的紙張上,端端正正寫著一句話:“自由我自為之,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就這短短幾個字,那韻味和灑脫勁兒,一下子就出來了,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
再瞅瞅那字跡,行楷字體,筆畫飄逸得像天上的云彩,靈動得又似飛舞的蛟龍,剛柔搭配得恰到好處,簡直就是渾然天成。就這書法水平,就算是在人才扎堆的大唐,估計也沒幾個人能比得上,妥妥的 “書法界扛把子”。
李世杰盯著這幅字,心里頭那叫一個感慨萬千。他原本雄心勃勃,想著在這大唐世界里大顯身手,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可現實老是跟他對著干。雖說這兒機會和資源到處都是,可自己這身體不爭氣啊,病懨懨的,根本沒法長時間在外頭折騰,空有一身才華,卻沒啥用武之地,這感覺,就像拿著一把絕世寶劍,卻被捆住了手腳,有勁使不出。
“徐老,您說我這身體,啥時候能好起來啊?我還想著出去大展拳腳呢。” 李世杰有些無奈地看向徐老,眼神里滿是期待。
徐老輕輕嘆了口氣,安慰道:“少爺,您別著急,總會好起來的。”
其實,李世杰也不是沒想過辦法。他心心念念著去拜訪那位在大唐超級有名的神醫孫思邈,想著讓他給好好診治診治,說不定身體就能好起來了。
可這孫神醫,就跟個神秘的江湖俠客似的,行蹤飄忽不定,整天在外面云游,忙著給那些生病的人治病。想要找到他,簡直比登天還難。一想到這兒,李世杰忍不住搖了搖頭,重重地嘆了口氣。
“這孫神醫,到底藏哪兒去了呢?我這病可等不起啊。” 李世杰嘟囔著。
既然找不到孫思邈,李世杰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按照長安城普通郎中開的方子,吃點藥,勉強壓制身上的疾病。
每天呢,就在飯館里寫寫書法,在后院種種花草,偶爾心血來潮,還會跑去后廚給自己做些好吃的,算是犒勞一下辛苦的自己。雖說日子過得有點平淡,但也不算太無聊。
因為情緒波動容易誘發哮喘,李世杰慢慢地就養成了一種寵辱不驚的心態,不管遇到啥事兒,都能保持一臉淡定,頗有幾分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 的大俠風范。
雖說心態佛系了些,但李世杰心里還是有一團火,特別想在大唐干出一番大事業。可看看自己這弱不禁風的身體,上陣殺敵那是想都別想,去參軍估計還沒上戰場,就先被自己的病給撂倒了。
科舉這條路,也是難如登天。唐初的科舉,基本被世家大族壟斷著,想要拿到科舉的入場券,得有朝堂上五品官以上的人推薦才行。這對于李世杰來說,簡直就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這科舉,門檻也太高了吧,我這沒關系沒背景的,可咋整?” 李世杰無奈地吐槽道。
思來想去,李世杰一咬牙,用剩下不多的錢開了家小飯館。他本想著憑借自己 21 世紀的美食秘籍,征服整個長安城的吃貨,走上人生巔峰。可現實又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開業都三天了,愣是一個客人都沒來。李世杰撓破了頭也想不明白,只能暗自感嘆自己運氣太差,難道是出門沒看黃歷?
“這是咋回事呢?我的美食這么厲害,咋就沒人來嘗嘗呢?” 李世杰滿臉疑惑。
就在他愁眉苦臉的時候,身邊的徐老已經手腳麻利地把墨跡干透的字詞裱好了,還掛在了墻上,臉上笑開了花。
“少爺,您這書法這么厲害,以后肯定能出人頭地,這家飯館肯定也能火起來!” 徐老一臉自豪地說。
“快中午了,公子您想吃點啥呀?” 徐老笑著問道。
“紅燒肉吧,記得先用酒在鍋里燙半刻鐘,去去肉腥味……” 李世杰舔了舔嘴唇,一臉期待。
“少爺,郎中說您得吃清淡些,這肉……” 徐老看著李世杰,眼里滿是擔憂。他可是看著李世杰長大的,對李世杰忠心耿耿,自然是把他的身體狀況放在心上。
“徐老,就這一次嘛……” 李世杰笑嘻嘻地求情,像個撒嬌的小孩。
“唉 ——” 徐老嘆了口氣,轉身往后廚走去,嘴里還念叨著:“真拿你沒辦法。”
午后的長安,暖陽肆意鋪灑在街巷之中,微風輕輕拂過,帶著市井的煙火氣息。在一條略顯幽靜卻不失生活氣息的小巷轉角,一家小飯館悄然佇立。飯館的招牌古樸簡約,上書 “渡客飯館” 四個墨字,筆鋒凌厲,氣勢不凡,在日光的映照下,透著一股獨特的韻味。
就在這時,小巷的入口處,兩道身影緩緩浮現。走在前面的中年男子,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衣綢緞,面料上乘,紋理間閃爍著細膩的光澤,舉手投足間,氣質卓然,雖未言語,
周身卻散發著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他身旁的長孫無忌,神色恭謹,目光卻透著敏銳與睿智。二人的目光,幾乎是瞬間被飯館的招牌所吸引,像是被磁石牢牢吸附,再也移不開分毫。
中年男子,正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他微微仰頭,眼中滿是欣賞與驚嘆,開口問道:“輔機,你且瞧瞧,這字寫得如何?”
長孫無忌凝視著招牌,緩緩搖頭,臉上寫滿了驚詫與欽佩,由衷贊嘆道:“陛下,此字筆走龍蛇,剛勁中透著靈動,精妙絕倫,臣自愧弗如啊。”
長孫無忌身為大唐尚書仆射,多年來協助李世民處理政務,看過的奏折堆積如山,見識過無數文人墨客的字跡,無論是滿腹經綸的大儒,還是位高權重的朝廷要員,其書法筆力,竟無一人能與這招牌上的字相媲美。
李世民看著那招牌,心中涌起一股難以抑制的沖動,這字的精妙程度,是他從未見過的。他暗自思忖,若是能將這招牌摘下,帶回宮中,細細臨摹研習,定能讓自己的書法技藝更上一層樓。
近日,因無法說服魏征歸唐,李世民心煩意亂,便微服出宮,想要在這市井之間尋得一絲寧靜與慰藉。沒想到,竟在這不起眼的小巷中,邂逅了如此絕妙的書法。這意外的發現,讓他對書法背后的創作者,產生了強烈的好奇與探究之心。
“走,隨我進去,見見這位深藏不露的高人。” 李世民神色堅定,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在他的認知里,能寫出這般筆力雄渾書法的,必定是一位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儒。
長孫無忌上前一步,輕輕推開飯館的門,側身示意李世民先行。二人踏入飯館,屋內一片靜謐,不見一個人影。店內空間不大,僅有三四張質樸的木桌,搭配著幾條長凳,擺放得整整齊齊。墻壁上,掛著幾幅裱裝精美的字畫,墨香與木香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淡雅而別致的氛圍。
柜臺上方,懸掛著幾塊寫有菜品的木牌,仔細看去,上面的字跡竟與外面招牌上的如出一轍,同樣的筆鋒,同樣的神韻,這讓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心中的好奇愈發濃烈。
“看來,這飯館里定有乾坤,再往里走走看看。” 李世民低聲說道,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二人沿著狹窄的過道,穿過飯館,來到了后院。后院不大,卻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幾株花草錯落有致地擺放著,生機勃勃。一位身著素色衣衫的少年,正蹲在地上,專注地擺弄著一盆蘭花,修長的手指輕輕撥弄著花枝,神情專注,仿佛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花草,絲毫沒有察覺到有人進來。
李世民一眼望去,心中莫名一動,眼前的少年,給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一種想要親近的沖動油然而生。他微微皺眉,眼中滿是疑惑與好奇:“這少年,究竟是誰?”
長孫無忌向前走了兩步,當快要靠近少年時,他突然停下腳步,面色瞬間變得煞白,眼中滿是震驚與不敢置信,下意識地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這…… 這少年,怎么與陛下年輕時如此相像?” 長孫無忌心中暗自驚呼,心跳陡然加快。他仔細端詳著少年,發現二者之間的差別,僅僅在于少年神色平靜如水,眼神中透著淡然與超脫,而當年的李世民,卻是鋒芒畢露,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