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覺寺,還在嗎?”
朱元璋緩了口氣,輕聲問道。
“在!”
黃崗冷聲道。
“廟門口的朱五爺還好嗎?”
“死了!一個月前剛死,估計你現在下去,還能看到他的尸骨,餓死的!”
“鄉親們過的還這么差嗎?”
朱元璋聞言,心中仿佛被什么刺痛了一樣,難以置信,他治理下的天下,竟然還有人會餓死。
這還是自己老家,那其他地方,究竟是一個什么情況?
無法想象。
“不敢高攀,我離你東鄉還有四十里呢!”
黃崗不屑道。
“難道比故元還差嗎?”
朱元璋,痛心疾首的問道。
“哈哈,陛下,你下去看看,最好脫了你這層皮!”
黃崗冷笑道。
“咱受教了!”
“克扣你們糧餉的監工叫什么名字,咱會為你們討一個公道!”
朱元璋,問道。
“馬南山,外號馬三刀!”
黃崗,回道。
朱元璋旋即揮揮手,示意護衛將黃崗拉下去斬了!
接著回到龍椅上坐定。
“楊憲,將馬三刀抓來!”
朱元璋大聲喝道。
“是!”
楊憲應道。
“諸位愛卿,元朝覆滅,正是因為官員腐敗,致使百姓民不聊生,難道諸位還不警醒嗎?”
“今后,是貪污超過60兩銀子的官員,無論職位高低,一律處死,對待貪污之人嚴懲不貸,咱要將這天下貪官污吏趕盡殺絕,絕不姑息!”
“諸位要引以為鑒!”
“退朝!”
朱元璋,怒道!
“恭送陛下!”
群臣汗顏!
……
坤寧宮!
朱元璋退朝后,便面含怒氣,一路直奔坤寧宮!
“參見陛下!”
坤寧宮宮女,太監行禮道。
朱元璋理都沒理,直接進入宮內!
“重八,這是怎么了?”
馬皇后,看到老朱臉色不對,關切的問道。
“妹子啊妹子,你說說,今日上朝那鳳陽造反的刁民,竟然直呼咱是昏庸之君,還說什么大明賢相被咱罷黜,才造成這個樣子了。”
“皇覺寺的朱五爺,竟然能夠餓死!”
“咱就想不通了,朱十一設立那什么交易司,明明將煤礦,酒,茶,醋,都收歸朝廷所有,這完全就是和與民爭利!”
“咱裁撤了交易司,將這些都送到了百姓的手中。”
“百姓怎么就能夠餓死?為何還過的這么苦?”
“咱對百姓還不夠好嗎?竟然說咱不如朱十一,豈有此理!”
朱元璋,一股腦的倒著心中的苦水。
委屈啊。
奉天殿上,當著群臣的面,他沒法和黃崗理論,身為皇帝,沒法和一個升斗小民對罵。
此刻見到妹子,再也繃不住了。
“你還好意思說!”
“當初左相設立交易司的時候,就說過,唯有朝廷富了,百姓才能富。”
“官都吃不飽,百姓如何能夠吃飽?”
“交易司表面是侵占了礦場,酒醋鹽等等,可是它卻是能夠帶動百姓們的利益,做到了平價!”
“反而,你將這些交給百姓,都被富戶侵占了,商人們囤貨抬價!百姓哪里買的起?”
“以前交易司,會給官員高福利,現在取締了交易司,官員沒了福利,口袋沒了錢,又如何養活一大家子人,不貪能行嗎?”
“依我看,趁著現在情況還沒有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應該罷黜胡惟庸左相職位,然后請朱十一出山重整朝政!”
馬皇后,立馬罵道。
說起來,她亦是一肚子氣!
當初朱十一被老朱以把持朝政,與民爭利等多種理由罷黜的時候,百官跪諫,應天府百姓上萬言書。
整個大明堪稱哀嚎一片。
也正是朱十一的影響太大,老朱沒法殺了朱十一。
只好將朱十一軟禁在應天府定國公府中。
由于朱十一自打七歲就跟在朱元璋身邊,如今已經二十多年了,馬皇后也經常和朱十一談論國策,對朱十一的治國理政理念,深信不疑。
當初,馬皇后也勸諫過老朱,奈何老朱鐵了心要罷黜朱十一!
“婦人之見!”
“不可理喻!”
“酒,醋,茶,乃是百姓之本,豈能由朝廷掌控!”
“官員要那么高的福利,干什么?”
“錢夠花就好了,身為官員,不為百姓謀福利,還當的哪門子官?”
“難道非要像朱十一在位的時候,每個官員都富的流油,這就是傳說中的賢相?這是哪門子道理,咱不懂!”
朱元璋,怒道。
“朱十一,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兩袖清風治理天下的官員,沒幾個,大多數,都是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要不然不會當官。”
“你可以鼓勵兩袖清風的官員,但是要保障絕大多數官員的生活。”
“你削減俸祿,削減官員福利,你讓他們如何養活一大家子下人!”
“你好好想想,身為官員,他自己都吃不飽,他難不成要勒緊褲腰帶干活嗎?這和百姓勒緊褲腰帶勞役,有什么區別?”
馬皇后,據理力爭道。
兩年前,朱十一被罷黜的時候,就在奉天殿說過,一旦老朱修改國策,大明經濟定然會倒退,而且大明官員貪污,百姓造反,將會層出不群,而且,還是歷朝之最!
現在好了,一一應驗了。
有百姓餓死了,有百姓被逼迫的造反了,有官員貪污腐敗了。
她有點擔憂,未來的大明究竟是一個什么樣子,若是趁著這個機會,能夠讓老朱悔改的話,請朱十一出山,說不定大明還有挽回的余地!
“妹子,你如此說,讓咱寒心!”
“咱也是出身微末之際,都是為天下百姓著想,在你的眼里,你認為,咱做的也不夠朱十一好嗎?”
朱元璋,痛心道!
“對!”
“沒錯!”
“最起碼,朱十一在位的時候,我大明無一造反事件,沒有官員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貪污,更沒有官逼民反的事情的發生!”
馬皇后,直言不諱道。
“哼,身為官員本就不應該與民爭利,他身為官員依舊有了權力,自然不能看重利!”
“當官就是為了錢,那還當的哪門子官,干脆去經商算了。”
“身為官員,就該兩袖清風!”
“你看看大宋,他們官員的工資有多么的高,可最后宋朝治理的成什么樣子?”
朱元璋,怒道。
朱十一的理念,要給官員高俸祿,高福利,他實在不敢茍同。
宋朝,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宋朝的官員的俸祿堪稱歷代王朝之最,結果下場是個什么光景。
他絕不能讓大明,走上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