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朱棣深深嘆了一口氣。
他堅信叔父若是繼續執掌相權的話,大明一定能夠走上那個故事中的世界。
那無色玻璃,塑料盆,就是證據!
可惜,父皇不允!
“對了,叔父,我此去就藩,北平該如何治理,經濟如何搞?還有邊疆之民該當如何處理?”
“還請叔父賜教!”
朱棣,躬身行禮道。
“發展商業,推動經濟的發展。”
“這是無色琉璃制造之法,你可命人在邊疆外鑄造,然后售賣于各地。”
“還有這是塑料制造之法,你命人和墨家巨子接觸,拿到橡膠后,悄悄制造!”
“然后悄悄的售賣。這些東西目前無法用于實戰,不會幫助番邦提升國力,反而是奢侈品,可收斂大量錢財。”
“還有,肥皂,化妝品……”
朱十一,一邊說著,一邊從書房翻出來一大疊紙張,一股腦的塞到朱棣的手中。
“啊?”
“多謝叔父!”
朱棣感激道。
媽的,叔父給的全是奢侈品啊。
這些東西制造出來,賣出去,可想而知,未來的他財力非比尋常。
“這些東西制造之地,必須要隱秘,制造之法,絕對不能流入番邦。”
“謹記!物以稀為貴,賣給番邦,玩命的要價,一件要整套制造成本的價,不怕沒人買!”
朱十一,叮囑道。
兵械,民械,他并未交出去。
交給朱棣都是一些日常用品,能夠搜刮大量錢財的東西。
之前,晉王和秦王外出就藩的時候,他同樣給了這些東西。
兩人已經就藩有一段時間了,想來第一批應該制造出來了。
可以搜刮一筆錢財了。
市場一旦打開,那大明前期的投入,就能夠補回來了。
即便他不是左相,但他依舊想大明經濟騰飛,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反正他比老朱年輕,熬到老朱死。
現在播下去的種子,就能夠開花結果了。
老朱活的時候,指望幾個藩王造反,那沒指望頭。
“是,侄兒謹記!”
朱棣,鄭重的點點頭。
“北平靠著女真族,你可收攏流民,統一規劃,辦聯合養殖場,養牛,養羊!”
“如此一來,方可集體應對天災!”
“記著,糧食,武器裝備,絕對不能出售給番邦。”
“只賣給他們奢侈品,讓他們用糧食,馬匹,牛羊,黃金,白銀,礦產來換,不要珠寶,玉石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東西!”
“奧對,那邊有北珠,還有一珍珠制造之法,你和墨家巨子交接一下,他那邊留了不少。”
“將珍珠市場搶占了!”
“……”
朱十一一個勁兒的安排著!
(產于北方沿海的珍珠,叫北珠!南海的珍珠叫南珠,東海產的珍珠叫東珠!)
“是!”
朱棣,連連點頭,用心將這些東西都記下來。
朱十一,整整交代了一個時辰。
朱棣整整點了一個時辰的腦袋。
“你都記下了嗎?”
朱十一,忍不住問道。
擔心餅給的多了,朱棣吃不下。
“記下了!叔父放心即可!”
朱棣斬釘截鐵道。
雖然這些東西他是第一次接觸,但是打小朱十一就有意無意的給他講故事,這些東西他都聽說過。
此刻倒也不算太震撼,也不算太陌生。
反而是朱棣期待已久的東西。
“嗯!”
“奧對,北平還有幾個能人,一個叫馬三保,一個叫姚廣孝,朱能,張玉……”
“這些人能力都不錯,你注意下!”
朱十一,接著說道。
“是!”
朱棣乖巧的點點頭。
暗暗將這些名字記在心中,畢竟叔父執掌朝政多年,對于天下的才子、能人爛熟于心,也不奇怪。
“棣兒啊,重八猜忌之心日益加重,而太子身體又孱弱,汝當勉之!”
朱十一,語重心長的說道。
“嘩!”
聞言,朱棣身軀一怔。
叔父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父皇百年之后,太子很有可能堅持不了太久嗎?
這是叔父倚重他,若是大哥朱標真的身體不行之后,就會支持他嗎?
還是說,叔父看重他?假以時日,會擁護他成為太子?
一瞬間朱棣腦海中閃過無數種想法。
父皇一走,那他豈不是飛黃騰達了!
心中不免有點躍躍欲試。
“是,侄兒謹記!”
朱棣躬身深深的行了一禮。
“對了,叔父,還有一事,今日大哥和父皇爭吵,大哥投河自盡!”
朱棣,猶豫了一瞬,開口道。
本來今日來探望朱十一,一是為了辭行,二是為了請教國策,請教盤活經濟,三是為了告訴朱十一,朱標的事情。
眼看著叔父對自己如此器重,他心中閃過一絲不愿,不愿意再將此事告訴朱十一。
不過還是決定告訴朱十一這件事。
畢竟大哥也是他敬重的,大哥身體安好,他也不敢出幺蛾子。
“標兒沒事吧?”
朱十一問道。
心中早有準備,倒是沒有太多的意外。
這父子兩,比平頭百姓的父子的關系都要好,屬實難得。
“所幸侍衛救援及時,大哥并無大礙!”
朱棣觀察著朱十一的神情,回道。
看不出來太多,他看到的僅僅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懷。
“那就好!”
朱十一道。
“時辰不早了,叔父早些歇息!”
“待侄兒回朝之際,再來探望叔父!”
朱棣看了一眼窗外的明月,說道。
“好!”
朱十一道!
“哎哎,走大門!”
“護衛不會說你來過的!”
朱十一,眼看著朱棣又要翻墻頭,急忙喊道。
“咳咳!”
“是!”
朱棣,撓了撓頭,沒有任何猶豫,果斷走大門。
來到大門,護衛隊長,過來瞅了一眼,認出是朱棣,旋即當沒事發生一樣!
其他的護衛,亦是目不斜視,仿佛什么都沒有看到一樣!
……
奉天殿!
“啟稟陛下,今有揚州知府上奏,揚州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耕田大多荒廢。”
“請求陛下,減免揚州稅收,派發錢糧以賑饑民。”
“另有揚州百姓上萬言書,請求朝廷救救揚州百姓。”
胡惟庸出列啟奏道。
“啟稟陛下,揚州向來富庶,揚州又未遭災,此定是新到任的揚州知府無中生有,中飽私囊。”
“還請陛下明察。”
楊憲聞言,暗暗咬牙,急忙開口道。
急忙思索應對之策。
看來胡惟庸這是聯合揚州知府,一起來搞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