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月,李滿樂與孫睿淵一直埋首于客棧之中。除了偶爾結伴外出拜訪友人,借以舒緩一下緊繃的神經,余下的時間他們都未曾踏出客棧半步。客棧的服務頗為周到,每日都會定時提供干凈可口的飯食和茶水,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瑣事叨擾他們。
這一個月里,每日皆是讀書練字相伴。他們依照歷年府試策論的題目,彼此各寫一篇策論,而后相互評閱。從文章的立意構思,到論述的條理邏輯,再到遣詞造句的精準度,他們都會細致入微地討論、精心地修改,如此這般,只為不斷提升彼此的策論水平。
不覺間,府試之期已然來臨。今日,天才蒙蒙亮,李滿樂便早早起身收拾自己的考籃。考籃里擺放著他所需的各類考試用品,如毛筆、硯臺、墨錠等一應俱全;還有一些生活必備用品,鍋碗、水壺也在其中。除此之外,像被褥、清水、木炭、干糧等物品,貢院會統一定量提供。而吃食這一塊,則允許考生自備。因此,他也以防萬一地備了一些吃食,像是大米、炊餅、肉干之類的。
一切準備就緒,李滿樂便與孫睿淵一同前往貢院。行至貢院門口,只見那朱紅色的大門已然敞開,莊重而又肅穆。大門兩側,站立著數名手扶刀鞘的兵丁,他們身姿挺拔,面容冷峻,那冷峻的面容仿佛能將這天地間的喧囂都隔絕在外,為這貢院增添了一份威嚴不可侵犯的氣勢。門楣上方的牌匾古樸厚重,上面“貢院”二字筆力蒼勁,仿佛在靜靜訴說著科舉考試的嚴謹與神圣,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此時此刻,貢院門口早已排起了長長的人龍。眾多考生懷揣著夢想與忐忑,有序地排列在隊伍之中。在隊伍前方,首先是一名表情嚴肅的小吏,他正專注而認真地檢查著每一位考生的文書,逐字逐句仔細核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之處;緊挨著他的,是另一位面容嚴謹的小吏,此刻正一絲不茍地翻看著考生的考籃。但凡有可疑的物品,都會被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來,認真仔細地翻看檢查,就連那看似普通的炊餅,他也會毫不留情地撕成幾塊,仔細查看其內部是否存在違禁之物;最后,還有一名小吏會對考生本人進行全面的搜身。只有當這三道關卡的全部審查都順利通過,考生才能被準許進入貢院。
李滿樂和孫睿環顧四周,各自深吸一口氣,排著隊,心懷忐忑地等待著檢查。終于輪到他們了。李滿樂小心翼翼地遞上自己的文書,眼睛緊緊盯著小吏翻閱文書的神情,每一頁的檢查都讓他心跳不由得加快幾分。待文書檢查完畢,又有小吏依次檢查他的考籃和本人,李滿樂自覺地展開雙臂配合著最后的搜身。待所有檢查順利通過后,李滿樂松了一口氣,緩步走進貢院。
進入貢院,里面又是另一番景象。一條長長的甬道在眼前徐徐延伸開來,仿若一條時空隧道,引領著考生們走向這場決定命運的考試。甬道兩側的墻壁高聳入云,白色的墻面上隱隱可見斑斑點點的墨跡,仿佛是歷年考生們留下的拼搏痕跡,無聲地訴說著這場考試的緊張與激烈。
沿著甬道緩緩前行,不時能看到空中懸掛著的紅燈籠,在尚未完全亮明的天色里,散發著微弱的紅色光芒。那柔和的光芒,在這肅穆的氛圍中增添了幾分神秘與莊嚴,隱隱然透著一種不可言說的緊張感。路過兩側的考官休息之所,那緊閉的屋門窗扇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籠罩著,似乎隱藏著無數審視的目光。李滿樂心中不禁泛起一陣緊張,他知道,在接下來的考試中,這些考官將成為決定他命運的裁決者,手中掌握著他的前程,他怎能不慎之又慎。
繼續沿著甬道前行,便來到了號舍的區列。只見這里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考舍,一排排,一行行,整齊而又緊湊,遠遠望去,就好像整齊排列的小籠子一般。李滿樂在引導小吏的指引下,順利地來到了屬于自己的那一間號舍前。
只見這號舍看上去十分簡陋,狹小的空間里陳設也十分簡單,除了一套用于書寫的桌案板凳和一個用于取暖做飯的火爐外,再無其他多余之物。李滿樂緩緩走進號舍,輕輕撫摸著那略顯粗糙的案面,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感慨,他知道,未來三天,他將會在此度過一段極為關鍵的時光。好在,他今日的運氣頗為不錯,號舍的位次在中間位置,既不用擔心號頭那刺骨的春寒,也無須憂慮號尾那令人掩鼻的廁所臭氣。
待李滿樂進入號舍后,引導小吏神色淡然地說道:“被褥、木炭等物件都是定量供應,每日卯時,會由兵丁統一分發提供,請考生注意,莫要錯過。待到考試結束,也請按要求收拾妥當物品,聽從指揮有序離開。”說完,小吏便轉身離去。
李滿樂靜靜地站在號舍之中,聽著外面漸漸安靜下來的人群聲,仿佛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響。他緩緩抬起頭,目光依次掃過四周那簡陋的陳設,每看一眼,心中都多一分堅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緩緩在案前坐下,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等待著考試的正式開始。
不一會兒,兵丁就將一應事物發放到位。而后隨著一聲鐘鳴,考官們走出休息之所,高呼一聲:“府試開始。”一群小吏魚貫而上,開始分發考卷,另附空白草稿數張。
今日的考題,分別是四書文二篇、五經文一篇,此外還有一首以“春”為題的五言六韻試帖詩。
李滿樂先拿起四書文的題目,略一思索,腦海中便浮現出平日里誦讀的經典語句。
他沉下心來,運筆如飛,將心中所想一一付諸在空白的草稿紙上。而后逐字逐句檢查是否有錯漏或者有誤寫添改。確認無誤后,他才輕輕將這寫好四書文的草稿紙放到一旁。
完成四書文后,李滿樂又迅速投入到五經文的作答中。對于四書五經,每一位考生都必須爛熟于心、胸有成竹的內容,這是科舉之路上的基石。不知不覺間,一上午的時光就在他的筆尖悄然流逝,他也順利地完成了五經文的作答。當他終于停筆的時候,外面的日頭已經高懸,午時已至。
忙了一上午,大腦像是經歷了一場高強度的戰役,疲憊不堪。為了緩解這種用腦過度的疲憊感,李滿樂決定先煮點肉粥來慰藉自己。那裊裊升起的熱氣,帶著肉粥的香氣彌漫在房間里,他輕輕吹去熱氣,慢慢喝著肉粥,仿佛全身的疲憊都隨著這溫熱的粥汁漸漸消散。
待喝完肉粥以后,李滿樂才看起了五言六韻試帖詩的要求。他微微皺起眉頭,沉思良久。剎那間,一幅幅春日山河的壯麗畫面在他腦海中徐徐展開:春日里,大地復蘇,山川披綠,繁花似錦,江河解凍,波光粼粼……他順著這個思路,手中的筆動了起來,一首描繪春日山河盛景的詩作漸漸在他筆下成形。然而,他看著筆下的詩作卻不甚滿意。于是,他又接連創作了兩首,每一首都傾注了他對春天的獨特感悟。
此時,李滿樂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狀態有些不對。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逐漸浮躁的心情平息下來,心中明白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于是,他停下手中的筆,將這三首詩作先放到一邊。隨后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又喝了點已經涼了的開水。休息片刻之后,他再次拿起寫有四書五經答案的稿紙,又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后,便開始將答案字跡工整地謄抄在考卷上。
此時,距離今日考試結束只剩下一個時辰了。李滿樂又將目光投向那三首詩作,他逐一默讀著,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杜甫的《春夜喜雨》、孟浩然的《春曉》等流傳極廣的描寫春天的詩作。他深知這些詩作太過著名,萬一歷史上已經有人寫了相同的,再被判定為抄襲的話,那自己的文名可就毀于一旦了,這輩子都將與科舉無緣。無奈嘆息,李滿樂心里也很清楚,自己本就不太擅長作詩,在這幾首詩作中反復糾結也無濟于事。
最終,他在三首詩作中精心挑選了一首自己認為最為滿意的,然后認真地謄抄在了考卷上。此時,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時辰,正好可以用來讓墨跡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