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裹著硝石燃燒的余燼卷過甲板,沈惜棠指尖拂過紅衣大炮的銘文,觸到"天工三年"字樣的凹陷處時,突然嗅到一絲血腥氣。
蕭珩的鋼鞭纏在炮管上,鞭梢金螭口中的血珠正緩緩滲入鑄紋,將"三"字染成詭異的赤金色。
"沈姑娘可知,永樂的璇璣司首任督造,正是蕭氏先祖?"蕭珩割破的掌心按在炮臺,血水順著凹槽流成北斗狀,"這七門炮本該在宣德年現世,卻被沉入鬼頭礁百年..."
沈惜棠的腕間紅痕突然灼痛,北斗痣滲出金粉與血水交融。
炮身劇烈震顫,銘文竟如活物般游動重組,最終定格成"璇璣元年"四個古篆。
她猛然想起穿越前修復過的永樂火器圖譜,其中缺失的七頁水紋紙,此刻正在炮管騰起的熱浪中顯形。
"圣旨到——"
宦官尖利的嗓音刺破晨霧。沈惜棠跪接黃綾時,瞥見傳旨太監靴底沾著靛藍粉末——正是三日前禮部侍郎府邸特有的孔雀石粉。
圣旨云紋暗紋遇海風顯形,竟是幅縮略的東南海防圖,泉州港的位置被朱砂重重圈點。
"蕭大人,沈姑娘,圣上口諭。"宦官突然壓低聲音,帽檐孔雀翎擦過沈惜棠耳垂,"三日后試炮,若擊沉倭國使船,璇璣司印即刻賜下。"
海浪突然翻涌,七艘黑帆船殘骸中浮起數十口鐵箱。
沈惜棠的暴雨梨花針射斷鎖扣,箱內滾出的不是硫磺金,而是成捆的《天工開物》殘卷——扉頁皆印著工部密押,正是父親書房失竊的典籍。
試炮前夜,沈惜棠在璇璣司臨時衙署點燃犀角燈。冰蠶絲懸垂如幕,映出《天工開物》缺失的水紋頁。
她將琉球紫金磨粉混入燈油,火焰騰起時,墻上突然顯出父親批注:"紅衣炮畏潮,當以人魚膏涂膛"。
"人魚膏..."青杏捧著漆盒的手一顫,"可是海市里傳說的鮫人脂?"
沈惜棠蘸著靛藍在桑皮紙上勾畫,忽然頓筆。墨跡洇開的形狀,恰似泉州港外的珊瑚礁群。
她想起穿越前在閩南漁民家見過的"龍涎香",實為抹香鯨分泌物,古人或稱為人魚膏。
寅時三刻,沈惜棠站在泉州港礁石上。海浪在月光下碎成銀屑,她將改良后的暴雨梨花針浸入鯨油,機括輕響間,針尖突然迸發幽藍磷火。
暗處傳來衣袂破空聲,七道黑影自不同方位撲來,刀柄皆嵌著琉球紫金。
"姑娘當心!"
蕭珩的鋼鞭卷住最先襲來的刀刃,鞭身纏枝紋遇紫金泛起電弧。
沈惜棠趁機射出磷火針,火光映出來人臂上血色北斗——竟與沈硯舟心口刺青同源。刺客突然齊聲長嘯,音波震得礁石崩裂,露出個黑黝黝的洞口。
"原來人魚膏藏在此處。"沈惜棠將磷火針擲入洞穴,幽藍火光中浮現數百陶甕,"蕭大人可聞過永宣年間沉沒的寶船'璇璣號'?"
話音未落,刺客突然自爆。血霧彌漫間,沈惜棠腕間北斗痣金粉凝成細線,指引她抓住洞中某只陶甕。
甕身纏枝紋與蕭珩護腕相撞的剎那,封泥崩裂,溢出股琥珀色的脂膏,遇空氣即凝成七彩琉璃狀。
試炮當日,泉州港旌旗蔽日。沈惜棠親手將人魚膏抹入炮膛,琉球紫金鑄就的炮彈在日光下泛著妖異紫芒。
蕭珩的鋼鞭纏住她手腕,鞭梢浸過脂膏后竟顯出段密文:"彈道偏東三度,當以星斗校準"。
"放!"
炮聲震碎海霧時,沈惜棠看見彈道軌跡與腕間金粉細線重合。
倭國使船桅桿應聲折斷,風帆燃起的卻是靛藍色火焰——正是沈家染坊特制的孔雀火。
濃煙中升起七盞孔明燈,燈面血符拼成北斗陣,遙遙指向京城方向。
"好一招聲東擊西。"蕭珩斬斷纜繩,小舟如箭離弦,"倭人真正的目標,是璇璣司?。?
沈惜棠將人魚膏涂在眼皮上,再睜眼時,海面浮現出熒光航道。
航道盡頭,二十艘改良寶船正在組裝,船首像竟是放大版的璇璣鎖玉珠。
她忽然明白,父親臨終前蘸血畫的怪異符號,實為寶船龍骨結構圖。
追兵迫近時,沈惜棠掀開船艙底板。
浸泡在鯨油中的《天工開物》殘卷正緩緩舒展,缺失的水紋頁遇油顯形,竟是幅會動的海戰圖——畫面中蕭氏先祖手持鋼鞭,鞭梢金螭咬住的正是當今圣上玉璽。
"大人可愿賭一把?"她將璇璣司印按在寶船龍骨凹槽,"用這前朝秘技,換大明海疆百年太平。"
寶船突然自行起航,沈惜棠在顛簸中握緊蕭珩的護腕。纏枝紋層層剝落,露出內里暗藏的工部虎符。
當那七門紅衣大炮在倭國本島上空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時,她的手腕間突然傳來一陣刺痛。
她低頭看去,只見那北斗痣竟然開始滲出血珠,一滴一滴地落在虎符上。
那血珠仿佛有生命一般,迅速在虎符上蔓延開來,最終凝成了一個完整的“瑭”字。
海風裹挾著硝煙和鯨脂的腥香,吹拂著她的發絲和衣角。沈惜棠站在船頭,遙望著那逐漸沉沒的敵艦,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
就在這時,她的腦海中突然閃過母親留在《天工織造》末頁的那句讖語。那讖語她曾經讀過無數遍,卻始終未能參透其中的深意。
然而此刻,當她望著那沉沒的敵艦,看著那血紅色的“瑭”字,她突然明白了母親的意思。
朝陽終于刺破云層,灑下萬道金光。沈惜棠深吸一口氣,轉身走進船艙。她將那染血的璇璣司印投入熔爐,看著它在熊熊烈火中逐漸熔化。
待到司印完全熔化后,她又加入了一些特殊的材料,然后用精湛的技藝將其鑄造成一枚新的北斗銅鑰。
這枚銅鑰的齒痕,與二十年前沉沒的“璇璣號”上的鎖孔完美契合。
海風裹著咸腥氣灌入艙室,沈惜棠借著羊角燈的光暈,仔細擦拭手中青銅鑰匙。
鑰身纏枝紋在昏黃光線下泛著幽光,齒尖細密的凹槽與璇璣號龍骨上的鎖孔嚴絲合縫。
這是她根據《天工造物》殘卷復原的機關鑰,鎖芯暗藏七重簧片,正是前朝將作監獨門技藝。
"大人請看。"她將銅鑰浸入桐油,借著油光指向鑰柄處的暗紋,"這組魚鱗紋實為刻度,當七道鱗片與月相吻合時,方能開啟沉船秘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