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隨著這聲音,一道道身影在夜色中匆匆趕來,不一會兒,村長也趕到了現場。
寧家溝就十幾二十戶人家,房屋也緊挨著,這么大的聲響,早就把一個村子的人驚動了。
村長神色不滿地走進院子,當他看到寧大柱身下那一大灘觸目驚心的鮮血時,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心中暗自一驚。
村民們也紛紛擠了進來,看到如此血腥的場面,眾人都忍不住發出陣陣驚呼,臉上寫滿了震驚與恐懼。
“野丫頭,這是你砍的?你這是大不孝啊,唉,元氏,這是寧大柱,打的?真是造孽喲。”
村長震驚地看向寧野和她手中的血淋淋的刀,目光中既有難以置信,又帶著幾分驚駭。
再看看元梅臉上的青紫,微微紅腫的臉頰,心中就十分的煩悶。
但令他實在難以想象,平日里那個沉默寡言的野丫頭,竟會做出如此大膽而決絕的舉動。
元梅想要承認是自己做的,可被寧野用眼神制止了,她雙手顫抖著,撕扯著自己衣服的衣角,試圖為寧大柱止血。
她的眼神中滿是慌亂與無助,手指因為緊張而不聽使喚,費了好大的勁才扯下一塊布條,緊緊地按壓在寧大柱的傷口上。
寧大柱躺在地上,齜牙咧嘴,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他用那充滿怨恨的眼神死死地瞪著寧野,仿佛要將她生吞活剝。
而寧野毫不畏懼地回瞪著他,目光冰冷而堅定,仿佛在向他宣告:想死?我成全你。
寧野深吸一口氣,在大彪的不斷勸說下,努力平復著內心的翻涌。
她望著地上面色蒼白,卻仍惡狠狠地瞪著自己的寧大柱,又看看一旁滿臉淚痕、滿心哀求的母親。
村長在一旁語重心長地開口:“野丫頭,沖動解決不了問題,有什么事咱們好好說。”
村民們也在一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寧野緊握著砍柴刀的手松了松卻未曾放下,她蹲下身子,直視寧大柱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
“今天這一刀,只是給你個教訓。以后你若再敢動我娘一下,不是只是少受點傷流點血這么簡單了,哪怕付出一切代價,就算是死,我也會拉著你一起下十八層地獄。”
寧大柱眼中閃過一絲懼意,卻仍不甘示弱地冷哼一聲罵道:“你這個畜生,我是你爹,你這樣要遭天譴的。”
“呵,遭天譴的人也會先是你,怎么?不信我在給你補上幾刀?”寧野將砍柴刀立在一旁。
寧大柱嚇得渾身打了個哆嗦,不敢在說話了。
寧野起身轉向村長,說道:“村長,這么多年,我和娘不是挨餓就是挨打。今天這事兒,若不是他快把我娘打死了,我也不會拿刀傷了他,希望您能給我們主持公道,讓他和我娘和離。”
村長微微點頭,隨后快速抬頭看向了寧野,心中滿是震驚。
‘咦,這野丫頭不是該說,讓我出面讓寧大柱保證不會再打元氏了嗎?怎么扯到和離了?’
“和離?野丫頭啊,你娘要是和你爹和離了,你和你娘的日子不好過啊,我說說你爹,讓他保證以后不再欺負你娘倆了,以后你們好好過日子,你看行不?”
寧野沒理會村長的勸說,心疼的扶起元梅,輕聲說:“娘,和離吧,好嗎?”
元梅驚愕的看著女兒,眼中滿是復雜的情緒。
寧野并不知道,在她關閉系統提示音后,某個不為人知的時間節點,系統面板上的驚嚇值就開始悄然滾動出現。
起初那數字不過是102,可眨眼間,竟一路瘋漲至189,且勢頭未減,仍在零零碎碎地往上攀升,仿佛是一場無法停歇的瘋狂跳躍。
夜色深沉,月光如水,灑在這個小小的村落里,不少村民舉著火把幾乎把寧大柱家圍得水泄不通。
人群中,有個村婦忍不住小聲說道:“唉,我早就勸過元妹子早點和離,這下可好,野丫頭失心瘋了,還砍了他爹,都鬧出傷人的事兒了,這可怎么收場喲。”
“是啊,這寧大柱也真不是個東西,動不動就打元氏,母女倆也怪慘的咧,真是作孽喲。”
“這寧大柱不會狠心到報官吧?老寧家就這么一個丫頭,也是怪慘的咧,要是野丫頭下了獄,這元氏可雜活喲。”
聲音雖輕,卻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眾人心中泛起層層漣漪。
元梅聽了這話,身子忍不住微微顫抖,聲音帶著幾分惶恐與無助:“小野,和離了我能去哪呀?若是往后給你生個弟弟,興許我們的日就會好過一點了。”
她的眼神中滿是迷茫,仿佛置身于無盡的黑暗,找不到一絲出路。
在這亂世,沒了男人夫家和娘家作為依靠,孤兒寡母出去就只有等死的份。
再看寧大柱,他的傷口其實不算大,流了些血后,經過簡單的包扎,血倒是止住了。
此刻的他,臉色慘白如紙,毫無血色,在被砍的那一瞬間,酒勁就像被一陣狂風卷走,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像一只受驚的老鼠,癱軟地坐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
聽到元梅的話,立馬點頭說道:“對,只要生了兒子,我就保證絕對不會再打你娘。”
只要元梅在身邊,他就莫名覺得有了一層保護,仿佛這個一直被他欺負的女人,此刻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他也是第一次見識到瘋魔般了的寧野,今天的她是從所未見的狠辣。
那眼神,冷得像寒夜的冰霜,透著一股決絕與殺意,根本不像是一個普通鄉野丫頭能有的。
那是真真切切要取他性命的眼神,他怕疼,更怕死,一想到剛才的場景,他的脊梁骨就忍不住發涼。
“呵,狗永遠改不了不吃屎,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說什么你也必須跟我娘和離。”
“寧大柱,你莫不是忘了,六年前的冬天,我娘挺著大肚子,還要被你磋磨,結果我娘流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