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喜歡你那股直勁。”
朱瞻坦斜眼看朱高熾。
見他使勁使眼色。
意思很明顯。
別亂說話。
朱瞻坦暗嘆一聲。
“這……”
朱棣瞥了朱高熾一眼。
心里門兒清。
他坐回木椅上。
“你比瞻基小一歲,今年十九了吧?”
朱瞻坦點頭。
“還沒成婚?”
“……”
朱瞻坦沉默了。
朱高熾和朱瞻基也懵了。
咋聊起婚事了?
“沒呢,還早。”
“哈哈,我這歲數,你爹都生出來了。”
“男人早點成家好。”
朱瞻坦不知他啥意思。
只能點頭。
“看上誰家姑娘了?爺爺給你做媒?”
朱高熾和朱瞻基對視。
驚訝地看著朱瞻坦。
眼神像在問。
你對爺爺干了啥?
他們明顯感覺。
朱棣想跟他拉近乎。
對一個孫子這樣。
太反常了。
朱瞻坦也看出來了。
老爺子想套近乎。
“回皇上,沒喜歡的。”
“婚事我爹會操持,不勞您費心。”
連著叫“皇上”。
朱棣皺眉。
“就咱一家人,叫爺爺。”
“別這么見外。”
!!!
太明顯了!朱棣就是要拉關系!
朱高熾和朱瞻基震驚了。
這話都挑明了。
朱瞻坦沉默。
老爺子該不會知道我有錢了吧?
朱高熾忙上前打圓場。
“爹,瞻坦婚事我來安排。”
朱棣瞥他一眼。
“咋?我這爺爺不配?”
“還是你比我有能耐,能找更好的?”
這話一出。
朱高熾嚇得跪下。
“兒臣不敢。”
朱棣淡然看他。
“小子,扶你爹起來。”
朱瞻坦上前扶起朱高熾。
“老大,瞻坦婚事時通知我一聲。”
“好,好的爹。”
簡單聊了聊后。
朱棣說出正題。
“啥?微服私訪?”
“爹,我沒聽錯吧?”
朱高熾不敢信。
朱棣當皇帝這些年。
微服私訪屈指可數。
上次還是幾年前。
在京城轉兩圈就回了。
嚴格算不上私訪。
真私訪得一個月起步。
“嗯,宮里悶得慌。”
“想出去走走。”
其實是日記和朱標的話影響了他。
他想看看。
連年征戰給百姓帶來啥。
朱高熾沒意見。
“爹,您要去我沒問題。”
朱棣點頭。
“就這么定了。”
“瞻基、瞻坦,你倆跟我去。”
兩人對視一眼。
沒異議。
“是。”
“回去準備,明早出發。”
第二天。
朱瞻基敲朱瞻坦的門。
“二弟,都啥時候了,還不起來!”
他無奈喊著。
平時睡懶覺就算了。
今天啥日子啊。
還賴床。
朱瞻坦不情愿地收拾。
跟著朱瞻基去集合。
可朱棣早就在雞鳴寺等著了。
“這倆小子,真敢讓我等?”
他朝姚廣孝吐槽。
好歹是陪他私訪。
不提前到也就算了。
比他還晚算啥。
“興許有事耽擱了。”
朱棣哼一聲。
等了一會兒。
兩人準時到雞鳴寺。
不多不少,正好卡點。
朱棣沒多說。
帶著他們出了應天府。
“爺爺,咱去哪?”
朱瞻基好奇問。
“不走遠,去村里看看。”
“你爹老說百姓苦,我得親眼瞧瞧。”
“到底啥樣。”
他頓了頓,看向朱瞻坦。
“你弟也說我窮兵黷武,害民不淺。”
朱瞻基驚訝地看朱瞻坦。
好家伙,連這詞都敢說。
咋沒被揍?
他湊過去小聲問。
“二弟,你把爺爺咋了?”
“咋干啥都不生氣?”
朱瞻坦聳肩。
“我哪知道。”
不過最近朱棣對他確實怪。
他沉默片刻。
大步走到朱棣身邊。
“爺爺,既然私訪。”
“不如跟我走咋樣?”
朱棣來了興趣。
“為啥?”
“只有出其不意,才算真私訪。”
其實朱棣要私訪的消息。
早傳出去了。
路線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地方官肯定有準備。
“您不是想看百姓日子嗎?”
朱棣看著他。
心里明白了啥。
點頭同意。
于是偏離原路線。
往別的村子走。
兩時辰后。
朱瞻坦帶他們到一村子。
沒帶朱高熾。
騎馬走得快。
朱棣打量這村。
不像是窮鄉僻壤。
反倒挺熱鬧。
朱瞻坦下馬。
村口不遠處。
一小女孩坐在大石頭上。
他朝村里走去。
朱棣、朱瞻基和隨從跟在后頭。
在疑惑的目光中。
朱瞻坦走到小女孩跟前。
小女孩像察覺到啥。
鼻子嗅了嗅他的衣服。
下一秒歡叫起來。
“大哥哥!你來看青青啦!你好久沒來!”
一把抱住他腿。
朱瞻坦把她抱起來。
“哈哈,青青,大哥哥這不來了嗎?”
“你奶奶呢?”
青青搖頭。
“奶奶在田里干活。”
朱棣和朱瞻基看著這小女孩。
心里挺樂呵。
朱瞻基調侃。
“二弟,這不會是……”
朱瞻坦搖頭。
“不是,天晚了,咱在這歇一晚。”
朱棣沒反對。
村民聽說朱瞻坦來了。
熱情地來迎接。
他常拿錢幫村里。
村民感激得很。
準備了歡迎儀式。
吃的簡單,包子和家常菜。
歡迎完后。
朱棣蹲到青青身邊。
看著她啃包子。
笑問:“小丫頭,你叫青青?”
青青像沒看見他。
盯著一個方向。
笑著說:“嗯,你是大哥哥的爺爺?”
朱棣察覺不對。
在她眼前揮手。
發現她看不見。
知道她瞎了。
他心生憐憫。
“是。”
“大哥哥的爺爺,也是青青的爺爺。”
朱棣笑摸她頭。
好奇問朱瞻坦。
“這小丫頭眼睛咋回事?”
朱瞻坦瞥他一眼。
“青青三歲病了一場,沒人管。”
“那會兒眼睛就瞎了。”
朱棣納悶。
小孩病了沒人管?
他有點火。
哪家爹娘這么不負責!
“她家人呢?病了咋不管?”
“就一個六十的老奶奶。”
朱棣皺眉。
就一個老太太?
“爹娘呢?”
朱瞻坦淡然說。
“洪武十一年北伐,她爹上了戰場沒回來。”
“她娘難產死了。”
“青青還不知道爹死了。”
朱棣沉默。
眼神帶點愧疚。
看著不遠處啃包子的青青。
心里不是滋味。
朱瞻基走過來。
神色低落。
“爺爺,您沒發現這村子全是老弱婦孺嗎?”
朱棣一愣。
掃視村民。
才猛然察覺。
沒一個壯年男人。
朱瞻坦解釋。
“村里男人都上了戰場。”
“一個沒回來。”
“只剩老人女人和孩子。”
戰場哪有不死人的。
朱棣不意外。
無奈說:“她們男人雖死了,日子還行吧。”
“房子該是朝廷補貼修的。”
朝廷對戰死家屬有撫恤。
朱瞻坦冷笑。
“普通兵哪有這待遇。”
“村里東西是我掏錢弄的。”
“連您手里的包子,他們一年吃不上一回。”
葷腥這村吃不起。
女人干活不如男人。
糧食收成差。
“朝廷沒補貼?”朱棣皺眉。
“爺爺,您能拿出多少撫恤?”
“又有多少真到她們手里?”
朱棣啞口無言。
難道我真錯了?
看著這些婦人。
愧疚讓他不敢直視。
獨自走到角落冷靜。
青青蹣跚走來。
嗅了嗅他身上的味。
“爺爺?”
朱棣笑著抱起她。
“青青,咋了?”
“爺爺,我想問爹啥時候回來。”
“他好久沒看青青了。”
“大哥哥說爹用另一種方式守國家。”
“青青想他了。”
“大哥哥說在村口等,總有一天爹會回來。”
朱棣愣住。
青青不知道爹死了。
每天早早在村口等。
他看著懷里的她。
心酸得不行。
“爺爺,爹會不會不要我了?”
“可我很乖,幫奶奶干活,雖干不好。”
“但我盡力了。”
“爺爺,能幫我給爹帶句話嗎?”
她每句天真的話。
都像針扎朱棣心。
他情緒控制得強。
可不是沒心沒肺。
“想帶啥話?”
“青青想爹了,要是爺爺見到他。”
“讓他回家看看我和奶奶。”
朱棣擠出笑。
“好,爺爺一定帶到。”
青青笑著掙開他懷抱。
夜幕降臨。
朱棣翻來覆去睡不著。
起身散步。
看到朱瞻坦。
坐到他身邊。
“臭小子,咋不睡?”
朱瞻坦瞥他一眼。
“吃撐了,消食。”
村民太熱情。
硬塞吃的他推不掉。
朱棣望著農田聽蟲鳴。
嘆道。
“你說得對,我是窮兵黷武了。”
“本想北伐給后世除外患。”
“沒想到害得百姓這么苦。”
“外患還在,百姓也沒好日子。”
“我這竊國賊想用功績洗罪。”
“不求當漢武唐宗。”
“只盼后人不罵我是個賊。”
“到了地下,爹和大哥別嫌棄我。”
朱瞻坦輕笑。
“現在改也來得及。”
“至少您有認錯的心態。”
“漢武帝晚年昏庸,可發了罪己詔。”
“救了大漢,還給漢宣帝鋪了路。”
朱棣也笑。
“你小子敢這么擠兌我?”
“不怕我關你進詔獄?”
朱瞻坦聳肩。
“我就干點力所能及的事。”
“勸您算一件。”
“成了造福百姓。”
“不成也就吃幾天牢飯。”
朱棣看著他。
沒啥生疏感。
興許每天看日記。
太了解這小子了。
排斥不起來。
“你還有為民的心。”
“跟你爹一個德行。”
“國泰民安,我生意也好做。”
朱棣笑罵。
“別忘了,皇族不能經商。”
“那我不要這身份唄。”
朱棣看著他若有所思。
這小子穿越能不能帶人?
“行了老爺子,年紀大別熬夜。”
朱瞻坦回屋。
朱棣看著他背影。
“這小子沒大沒小。”
但他不介意。
次日清晨。
他給村里留了點錢。
繼續游歷。
這次他看到將士戰死的代價。
家家沒了頂梁柱。
百姓瘦得皮包骨。
一年糧食不夠吃。
還得交稅。
現在稅已很輕。
北伐時更重。
越走下去。
他北伐的信念越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