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哈哈,孤上次見高熾時。”
“這小子還是個小不點。”
“沒想到如今連他兒子都見著了。”
“高熾仁厚,跟老四完全兩樣。”
“老四那混小子,我一手帶大的。”
“那會兒父皇在外打仗,他跟個小尾巴似的。”
“老黏在我后頭。”
“你不知道,他七歲還尿褲子。”
“我親手給他搓干凈的。”
“……”
從朱標的語氣里。
明顯聽出親切。
聊到朱高熾和朱棣。
他跟朱瞻坦熟絡不少。
簡單寒暄后。
朱標話鋒一轉。
“不知父皇……啥時候走的?”
猶豫片刻,他問出這沉重問題。
朱瞻坦一愣。
他知道朱標信他。
是因為上次他準準說中了馬皇后去世的日子。
那次他說馬皇后不久人世。
戳中了朱標的痛處。
直接被趕走。
一個月后,馬皇后真走了。
這才讓朱標信了他是未來人。
也解釋了他眼眶泛紅。
至于朱元璋啥時候走。
他不想問,又忍不住問。
內心糾結得緊。
最近馬皇后去世后。
朱元璋性情大變。
動不動就暴怒。
每次發火都血流成河。
朱標擔心他這狀態。
想從朱瞻坦這兒找答案。
朱瞻坦沉默片刻。
“大爺爺,洪武三十一年病逝。”
聽到這話。
朱標懸著的心落了地。
今年洪武十五年。
父親還有十六年。
他沒糾結時間長短。
人總有那天。
“洪武三十一年啊?”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當初該聽你的,就不會錯過母后最后一面。”
想到這,他滿心愧疚。
朱瞻坦輕聲安慰。
“大爺爺,生死天定,別太難過。”
“這不怪您。”
朱標苦笑,擺手。
“罷了,不提這些糟心事。”
“我想知道,你那時候,百姓過得咋樣?”
“元朝掃干凈沒?還有人餓肚子嗎?”
看著他。
朱瞻坦莫名覺得。
朱標身上有他爹的影子。
朱元璋和朱棣好武。
朱標和朱高熾重文。
朱棣像朱元璋。
朱高熾像朱標。
朱元璋功高震主,卻喜怒無常,朱棣也差不多。
朱標仁厚講理。
朱高熾也仁厚講理。
某種意義上。
朱棣是朱元璋的簡化版。
少了那份逆天的能力和氣運。
朱元璋開局一窮二白,全靠搶。
朱棣能力不俗,但比不上。
朱高熾是朱標的低配。
少了點腹黑和狠勁。
明初四大案。
朱標操刀三個。
手上血不比朱元璋少多少。
若他不早逝。
下一個盛世怕是他的。
“大爺爺,我那時候,百姓不至于餓死。”
“但也不算富足。”
朱標一愣。
“是我做得不好嗎?”
他以為未來三十年是自己當政。
不知自己啥時候走。
才有這疑問。
在朱標看來。
百姓過不好。
就是朝廷的錯,是皇帝的錯。
如今大明百姓勉強吃飽。
幾十年后還是這樣。
說明朝廷沒進步。
甚至退步了。
他憂心忡忡地盯著朱瞻坦。
怕聽到自己不是好皇帝的壞消息。
怕自己變了心。
讓百姓受苦。
見他眼神。
朱瞻坦心里一緊。
深吸口氣說。
“大爺爺,我那時候,國號永樂。”
朱標一怔。
“我的國號是永樂?”
“還挺順耳。”
看著他這樣。
朱瞻坦心里酸澀。
“大爺爺,永樂皇帝不是您。”
朱標一驚。
“不是我?是允熥還是允炆?”
長子朱雄英剛病逝。
比馬皇后早五個月。
皇位只剩倆候選。
朱允熥和朱允炆。
“這倆小兔崽子,不管誰當皇帝。”
“都得把百姓放第一!”
他剛想再說。
朱瞻坦嘆氣。
“永樂皇帝是我爺爺。”
這話落地。
朱標僵在原地。
不可置信地盯著他。
“老,老四?這咋可能?!”
他無法想象朱棣會篡位。
在他認知里。
就算兒子死絕了。
也輪不到老四。
還有老二朱樉和老三朱棡呢。
除非一個可能。
朱棣造反了。
“不可能,老四是我帶大的。”
“我懂他,他不會反我。”
這話不假。
若朱標在位。
給朱棣十個膽他也不敢反。
那十個膽早扔草原上了。
朱瞻坦搖頭。
“大爺爺,您從頭到尾沒當過皇帝。”
此話一出。
朱標沉默良久。
夜里只剩蟬鳴和風聲。
許久,他眼神黯淡。
“怎么可能?我不是太子嗎?”
“是我做得不好,被父皇廢了?”
見他失落。
朱瞻坦忙解釋。
“大爺爺,您別瞎想。”
“您做得很好,只是天不留人。”
“洪武二十五年,您巡陜西后染風寒,病逝了。”
聽到這。
朱標原本暗淡的眼神。
竟緩和幾分。
至少不是因為無能才沒當皇帝。
“洪武二十五年?十年后……”
眼里閃過不甘。
沒想到會死在父親前頭。
白發人送黑發人。
“大爺爺,您……”
朱標苦笑。
“沒事,時運如此。”
至少還有十年可活。
他自我安慰。
隨即又問。
“就算我走了,不是還有老二老三嗎?”
“為啥是老四當皇帝?”
按理自己早逝。
也輪不到朱棣啊。
后面還有秦王和晉王。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秦王朱樉因惡行累累,被三婦人毒死。”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晉王朱棡病逝。”
這話一出。
朱標一愣。
震驚地盯著朱瞻坦。
“你是說老二老三都死在父皇前頭?!”
朱瞻坦點頭。
這消息如雷轟頂。
早喪父母,中喪妻孫,晚喪子。
朱標能想象。
朱元璋得承受多大打擊。
朱雄英和馬皇后去世。
已壓得他喘不過氣。
而朱元璋失去更多。
一個沒留。
想到這,他長嘆。
“唉,父皇這是造了啥孽!”
“老天也看不下去他的殺戮了?”
他暗下決心。
要勸朱元璋少殺人。
“難怪老四當皇帝,也不奇怪了。”
前頭三兄弟死光。
只剩朱棣。
可朱瞻坦又搖頭。
“其實我爺爺是大明第三皇帝。”
“第三?”
朱標眉頭緊鎖。
這話他摸不透。
自己和老二老三都走了。
除了老四還有誰?
難道……
“你是說允炆和允熥?”
“對,洪武二十五年,您病逝。”
“太爺爺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聽到這。
朱標倒不意外。
也就是說第二皇帝是朱允炆。
那朱棣為啥造反?
他疑惑地看著朱瞻坦。
朱瞻坦娓娓道來。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朱元璋病逝。”
“朱允炆即位。”
“次年改元建文,稱建文帝。”
“他一上臺就大刀闊斧削藩。”
到這會兒。
沒啥問題。
朱標明白藩王勢力大。
他若在位不用削。
他鎮得住,可兒子不行。
削藩是必然。
“允炆沒錯,他沒世家靠山。”
“藩王壯大是隱患。”
“削兵權就夠了。”
朱標簡單分析。
削藩得慢慢來。
主要是防兵權。
兵權最大的仨。
秦王晉王燕王,死倆剩一。
燕王若反。
就是死路。
朝廷也不是擺設。
朱元璋會給朱允炆留底牌。
削藩難度該降低才對。
可為啥天下歸了老四?
朱瞻坦嘆氣。
“周王朱橚、岷王朱楩、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全被廢爵。”
“關進詔獄。”
“湘王朱柏被誣造反,無力自證,自焚明志。”
朱標聽傻了。
???
這叫削藩?
在他眼里削兵權就行。
都是一家人。
去掉兵權還能當閑王。
不至于反彈太大。
可這哪是削藩?這是要命啊!
他無奈搖頭。
“那老四呢?”
為啥不先動朱棣?
朱瞻坦說:“我爺爺在豬圈吃了幾月豬屎。”
“才躲過一劫。”
朱標五味雜陳。
朱允炆真不適合當皇帝。
削藩要么狠到底,要么徐徐圖之。
優柔寡斷只會壞事。
不過他還是不贊成這么削。
這不把皇室全推對立面了?
多蠢啊!
皇室享慣了特權。
哪甘心做庶民。
朱允炆上來就削成平民。
誰能忍?
“后來靖難爆發,我爺爺跟朱允炆打了三年。”
“建文四年,他攻破應天府。”
“登基稱帝,國號永樂。”
朱標皺眉:“那允炆呢?老四咋處置他的?”
“應天府破時,朱允炆失蹤了。”
朱標聽完。
內心波瀾難平。
又奇怪。
藍玉等人呢?
朱瞻坦講了藍玉案。
開國將領死的死老的老。
藍玉膨脹過頭。
太子一死。
朱元璋怕孫子壓不住。
全收拾了。
朱標沒想到。
自己死會引發這么多變故。
“事已至此,沒法改。”
“你說老四當皇帝,百姓還是沒過好?”
“咋回事?”
朱瞻坦無奈。
“我爺爺對外敵很有一套。”
“但要沒我爹在后頭撐著,國庫早被他打空了。”
“……”
他沒多說。
怕朱標一時消化不了。
準備撤了。
“要走了?”
“嗯,時候不早了。”
朱標送上祝福。
“幫我帶句話給老四行嗎?”
“行。”
朱標笑道:“老四,別為過去自責,事已成定局。”
“不能回頭,大哥只盼你造福百姓。”
“這就夠了。”
他從朱瞻坦那聽說。
朱棣常為靖難失眠。
自責不已。
拼命打仗。
想用功績彌補過錯。
到地下好跟父兄交代。
朱瞻坦點頭。
“盡力吧。”
跟老爺子說這個。
估計得挨揍。
說完,他身影消失。
朱標望著他離去的方向。
心緒難平。
朱棣悠然靠在靈析木椅上。
正要看日記寫了啥。
【朱瞻坦與懿文太子朱標對話記錄】
看到這倆名字。
他渾身一激靈。
大哥!
盯著“懿文太子朱標”六個字。
一股懷舊情緒涌上心頭。
眼眶不知不覺濕了。
二十多年了。
真是大哥嗎!?
他手抖著摸日記。
目光激動地往下掃。
這小子跑洪武年間去了!
想想十天前。
他還去見了岳飛。
倒也不稀奇。
日記開頭便是。
【朱標:你真是從未來來的?】
【朱瞻坦:侄孫朱瞻坦,拜見大爺爺。】
真是大哥!
朱棣心跳加速。
沒想到有生之年。
還能“見”到大哥。
雖不是真見面。
看對話也知足了。
懷著激動。
又有點忐忑。
因為……他篡位了。
大哥若知道。
會不會……
想到這,他滿心懊悔。
悔當初沒跟朱允炆談和。
攻到應天府時。
朱允炆想議和。
他卻直接破城。
害得朱允炆下落不明。
自己成了賊。
竊國之賊。
原本想探究竟的心。
此刻慌得不行。
他盯著日記。
沉默許久。
終究沒勇氣翻開。
朱標在他心里。
是長兄如父。
他這輩子只怕兩個人。
爹和大哥。
再無其他。
他呆望著日記。
長嘆一聲。
“阿福,去雞鳴寺。”
“是。”
雞鳴寺內。
姚廣孝擺弄棋子。
忽聞熟悉聲音。
“老和尚。”
他放下棋子回頭。
笑道:“看來皇上又有煩心事了。”
朱棣緩步走來。
阿福忙讓人把靈析木椅搬過去。
幾步路后。
他在姚廣孝身旁坐下。
“唉。”
見他滿臉惆悵。
姚廣孝知道該干活了。
這些年。
朱棣常往這跑。
不知是宮里冷清住不慣。
還是常想起啥。
“皇上為何嘆氣?”
朱棣瞅著日記。
訴苦道:“我想大哥了。”
姚廣孝眼神一閃。
看出他心里的疙瘩。
“皇上還在為靖難煩心?”
朱棣掃視四周。
示意眾人退下。
微微點頭。
“我是大哥帶大的。”
“結果我搶了親侄子的位子。”
“愧對大哥,愧對爹。”
“這些年,我常夢到爹和大哥。”
“罵我是竊國賊。”
“老二老三還有朱允炆也在旁邊。”
“我怕到地下爹不認我。”
“怕大哥不認我,怕娘不認我。”
“怕老朱家譜上沒我名字。”
他眼神哀傷。
一股腦吐出心事。
這些年他沒睡過好覺。
每次入夢。
都見爹揮刀砍他頭。
罪名是竊國造反。
每次驚醒。
后半夜再也睡不著。
“我還夢見史書寫。”
“永樂帝是真賊,偷了侄子的皇位。”
他嘆氣。
滿臉皺紋訴說悔意。
“所以我想快點找到建文,補償他。”
“我用一生征戰、北伐、修典彌補過錯。”
“難道這些功績都洗不掉我的罪?”
姚廣孝笑瞇瞇看著他。
朱棣愁容滿面地坐在椅上。
“皇上何必想這么多?”
“事已發生,就讓它過去。”
“時勢所趨罷了。”
以前他還能聽進安慰。
現在他最怕這日記。
里頭是他最敬重的大哥。
以朱瞻坦的性子。
怕他在朱標面前說他壞話。
雖不影響啥。
他還是心慌。
一炷香后。
在姚廣孝勸了半時辰。
他鼓起勇氣。
忐忑地翻開日記。
目光掃向內容。
【朱標:你真是從未來來的?】
【朱瞻坦:侄孫朱瞻坦,拜見大爺爺。】
【朱標:別這么客氣,起來。】
【……】
朱棣皺眉。
看樣子朱瞻坦不是頭回見朱標。
從第一句看。
這小子初次去怕是碰了壁。
想想也對。
突然有人說從未來來。
他也不會信。
【朱標:你是哪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