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明白了,做長輩的,不能把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那是對你們的折磨。”
“以后這個參加科舉,光耀門楣的重任,還是交給我老頭子來努力吧。與其指望你們,不如指望自己。”
“改明兒起,我就去學堂讀書蒙學,準備科舉!”
胡大海背著手,大義凜然的說完了這番話。
屋內,久久沒有傳出響動。
“咣當。”
直到一聲清脆的聲音傳來,原本老二媳婦,正準備端碗出去洗的,結果聽到胡大海的這番話,她一個沒拿穩,手里的碗就咣當又掉在了桌上,索性是在桌上,碗沒有摔破。
這一聲,也把大家都喚醒了一般,一個個的紛紛朝著胡大海問了起來。
胡正青道:“爹,你是不是在打趣我們啊,你,你都六十了,你還去科舉?”
胡正元道:“爹,雖然歷朝的確有白發老人參加科舉,但是,好像從來沒聽過六十歲的人還去蒙學的......”
胡正德:我嘴巴張的太大,一下子合不攏,我就不說了。
就連一邊的胡書達,也是噗嗤笑了起來:“爺爺,夫子可能都沒有你年紀大。”
女人們都沒有說話,公公的事情,她們女人不能亂插嘴,最多背后和自己男人抱怨幾句。但是這公公今天多少有點不靠譜。
甚至那老二家媳婦,都有點懷疑這公公是不是腦子倒著轉了,剛才對他們好也不是真心的。這可不行,萬一哪天公公的腦子轉回來了,又變的跟以前一樣了,那他們這一家的日子就又要不好過了。
她的眉頭想著想著又皺了起來,不行,看來還是得攛掇攛掇早點分家比較安心。
“咋了?難道咱們大周皇帝說六十歲老人不能參加科舉了?”胡大海不屑的看了一下這些兒孫們。
“你們是不是擔心我去讀書,真的讀出個樣來,你們的臉掛不住!到時候人家都說你們這些家伙,連我一個老頭都不及。”
胡正元立馬就被成功激將了,他當即昂著頭說道:“那自然不是,我只是心疼爹你這么大年紀去科舉,身體會不會吃不消。”
“畢竟每天讀書不說,光是考試,每次考試短則一兩天,長則八九天,就連那些身強力壯的人進去,出來都得瘦個十斤八斤的。”
胡大海不想跟他們多掰扯,直接說道:“我不是跟你們商量,我是通知你們我的決定,以后你們就都不用讀書了,就我去讀書就行,這下你們也不用為誰家能讀書,誰家不能讀書而吵來吵去了。”
胡大海說完,就上茅廁去了。
媽的,這副老年身體,尿程短也就算了,還有尿頻尿急尿不盡。
就這么一會會,他已經上兩次廁所了。
胡大海走后,屋子里的三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爹怕不是今天受了大刺激,導致腦子不對勁了?”胡正青道。
“不太像。”胡正元臉色難看,但還是搖頭道:“你們見過那個腦子不對勁的傻子,說話還能這么順溜的。”
胡正青:“那現在咋辦,爹要讀書,難道我們真的供爹讀書嗎?自古從沒見過當兒子的供老子讀書的。”
胡正德:“嗯。”
三人沉思了許久,胡正元道:“倒也不必著急,爹可能就是讓我們別再吵吵的意思吧,畢竟就算爹想要讀書,爹這么一大把年紀了,看書哪里記得住。”
“再說了,就算爹想要去讀書,可能也沒有學堂愿意要他啊。”
胡正青道:“所以你的意思,我們就讓爹去讀書?”
“讓他去試試唄,等他撞了南墻回來了,自然就不會再提讀書的事情了。”胡正元點頭道。
胡正德:“嗯。”
三兄弟都很是無奈的認了讓胡大海去讀書的事情。
想來這件事情一旦傳出去,十里八鄉,必定有很多人要嘲笑他們。
不過和三兄弟的神態相反的是,胡大海所有的孫子輩,都是喜笑連開,因為現在爺爺要去讀書了,那他們這些孩子,就都可以不讀書了,可以繼續跟村子里的小孩子一起玩了。
經此一事,胡大海看了看自己的系統面板,發現自己系統已經給出了提示。
【恭喜宿主,系統震驚任務進度:103/3000,達成第一階段,獎勵系統積分1分。】
然后在系統面板的右上角,積分總數欄的后面,積分數據從0,變成了1。
同時在后面多了一個積分兌換的按鈕。
胡大海點進去,就看到兩個選項,一個是抽獎,一個是壽命。
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壽命。
【是否選擇消耗1積分,換取一年壽命?】
“是!”
胡大海肯定道。
【兌換成功!】
【宿主:胡大海。】
【年齡:60。】
【剩余壽命:一年零30天。】
【積分總數:0】
胡大海瞬間就仿佛感覺一只掐著自己脖子的大手,正緩緩的松開了一些。
有了一年的壽命,胡大海也終于能稍稍喘口氣了,一年,足夠他做很多事情,做很多系統任務了。
光是震驚任務全部完成,他可是可以獲得足足16分積分,那也就是16年的壽命。
這樣想著,他不知不覺的發現,自己的尿程都稍微遠了一些。
嗯,多了大概一厘米遠吧。
早飯結束,胡正德就帶著他的兒子狗剩,準備上山。
胡正德在山上布了不少陷阱,運氣好的話,應該是可以抓點小野味回來。
不過這年頭,上山搞野味的人也不在少數,僧多粥少的,所以能搞到個野兔或者野雞野鴨的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胡書達叫著喊著,也想要去,但是被胡大海呵止了:“書達,你跟我去一趟鎮上,去一下你學堂,跟夫子說一下以后你就不去讀書了。”
“哦,好。”胡書達聽到是去學堂退學的,眼睛都亮了,立馬答應,連打獵都不要去了。
一老一小兩個人,花了兩文錢,坐上了去縣里的牛車。
大周朝,行政級別分為村,縣,府,省。
一般一個縣有十幾個乃至幾十個村,古代因為每個村都有大片的地,村子之間比較分散。
本身他們所在的寧陽縣,就是屬于比較窮的縣,所以讀書人少,更不要說他們下面的這些村子了。
在他們河東村以及周圍的幾個村子,并沒有什么秀才,胡正元這個童生都是附近幾個村子的頭一份,這也是為什么原身會如此器重胡正元的原因,記憶里,當時胡正元考上童生的時候,胡大海出門的腰桿都是筆直的。
沒有讀書人,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合適的學堂。
所以他們這些有心想讓孩子讀書的,都只能把孩子送到十幾里乃至幾十里遠的縣城的學堂去念書。
從河東村去縣里,大概是二十里路,走路約莫要一個時辰,坐牛車估計要多兩刻鐘,胡大海實在不想邁著自己六十歲的兩條老腿去走那么遠的路,所以選擇了坐牛車。
寧陽縣城,有四家學堂,其中兩家比較貴,都是屬于縣城里的權貴富裕人家孩子讀書的地方,不但有比較好的秀才教書,而且還會請一些舉人老爺過來給他們上幾節課,這兩個學堂更是出過好幾個秀才。
而另外的兩家則是比較便宜,都是秀才開辦的,一家名為李氏學堂,里面的夫子老一些,另一家名為仁山學堂,里面的夫子年輕一些。
這兩家隱隱也有一些競爭之意,畢竟縣里讀書的孩子就那么多,大部分有錢人家也不會選擇他們,所以他們需要去競爭那些條件稍差的學生們。
只是這仁山學堂是近些年辦的,而且成立后沒多久就考出了一個秀才。而李氏學堂雖然成立已久,卻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出過一個秀才。
胡正元當時是在李氏學堂念書的,因為那個時候,窮人的選擇就只有李氏學堂。
但是后來等到胡書達考的時候,胡大海在胡正元的極力忽悠下,把胡書達送進了束脩更高的仁山學堂。當時胡大海也是想著,這邊已經出過了一個秀才,說不定下一個就是胡書達。
因為是旬假期間,所以他們來到學堂的時候,學堂里安安靜靜。
“周夫子!”
胡大海推門進去,見沒有人,就喊了一句。
很快一個長相白凈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看你年齡約莫是四十余歲的樣子。這個人胡大海見過,正是仁山學堂的夫子,名叫周正明。
他一眼看到了胡大海和跟在胡大海身邊的胡書達,立馬問道:“今天是放旬假,書達你們怎么還來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