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完了......”
天幕下的英國人甚至比沙皇還更關注“沙俄倒臺”這四個字。
此前,面對“法國投降”這個消息,英國人還是心存幻想的,只要沙俄不倒,那么德國在東線就不敢放手而為。
那怕天幕中已經講了,俄國在法國投降一周年就遭到了德國五百萬大軍的進攻,并且在半年內損失三百萬軍隊,德軍離莫斯科只有二十五里距離。
但他們依然幻想著,俄羅斯的冰雪能夠將德國大軍給擋住,卻那里想得到,緊接著來一個沙俄倒臺的消息。
---
“我的錢,我的錢啊!”
英國議會中一個議員放聲大哭,作為一個金融家,英國同樣在俄羅斯有大筆借款,既然法國人有千億法郎收不回來,那么英國又怎么可能獨善其身呢?
--
“都什么時候了,還想著錢的事兒呢?”
“我們應該想一想,歐洲大陸都被德國人給踏平了,我們英國是怎么熬過來的.....”
“真希望天幕可以告訴我們答案,這樣我們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剛剛回到議會的丘吉爾很看不起這種暴發戶式的議員,但沒辦法,在下議院,貴族出身的丘吉爾卻是少數派。
--
“是啊,是啊。我都奇怪了,我們是怎么堅持下去的?”
“從各方面來看,似乎我們就只剩下海軍這一唯一的倚仗了,而且面對飛機的轟炸,也無法保證大不列顛島的安全了?”
勞合喬治首相看到丘吉爾進來,難得的跟這位他并不喜歡的前海軍大臣打了招呼。
--
“恐怕答案要在未來去尋找了,現在我也不知道,但我覺得不列顛空戰雖然我們損失嚴重,但一定也將德國嚇得半死?”
丘吉爾最終將英國能夠堅持到1944年歸功于還沒成立的空軍,畢竟這是天幕中重點強調的。
--
“關鍵問題還不止如此,如果整個歐洲大陸都被德國占領了,那么我們大英帝國就只能完全依靠海外殖民地了,那里可不能再出問題了?”
就當殖民地大臣強調著海外殖民地的重要性之時,天幕提問繼續進行.......
--
【第二次世界大戰知識競猜第九題:印度獨立是大英帝國解體的標志性事件,而印度獨立與一位印度領導人有著密切的關系,請猜測他是什么樣一位領導人?】
--
隨著天幕問題一出,整個倫敦議會大廳一片嘩然,就連剛剛發言的殖民地大臣都恨不得扇自己的嘴巴.......
“印度獨立?印度獨立!完了,大英帝國是徹底沒戲了.....”
“就算二戰我們反攻法國成功,那么這個世界的主導權也與英國沒有什么關系了?”
丘吉爾一下子從剛剛進來時的義氣風發,變得如同被冰雹過來的茄子般癱坐在了地板上。
--
--
“就不知道印度出現了什么樣的人物,居然有這么大的威力將整個印度都團結起來.......就沖能辦到這一點,這樣的人物如果放在歐洲那必須得是拿破倫、凱撒一般的人物?”
張伯倫在一旁沮喪地說道。此時,他內心中已經產生了趁著戰爭雙方還正處于力量對比沒發生失衡之時,通過和平手段來結束戰爭的想法。
【A華盛頓式的軍事家】
【B拿破倫式的政治軍事天才】
【C加里波第式的民族英雄】
【D一位被印度各民族尊重的圣人】
--
“一定是第三個答案,加里波第式的民族英雄。”
意大利國王伊曼紐爾三世興奮地說道,雖然他沒有競猜權,但卻不妨礙他在加里波第宮中自娛自樂。
作為意大利國王,對于加里波第一直有兩種糾結的想法,一種是害怕,一種是欽佩。而隨著加里波第去世后,就只剩下了第二種。
--
“是啊,印度那個國家我知道,純粹一個落后的國家,不可能產生華盛頓、拿破倫這樣的人物,也就只有加里波第這樣的軍事冒險家才有一席之地?”
“更何況,我估計,也是因為世界大戰嚴重挫傷了我們大英帝國的經濟軍事力量,才導致我們在印度統治失控,這一點在當年北美獨立戰爭之時就已經出現過一次了?”
張伯倫認真地分析道——
“所以我認為,當前的戰爭對我們已經相當不利了,我們應該趁著那種最壞的局面還沒出現......”
張伯倫還沒等將和平建議說出來,已經有議員迫不及待地將一份提案遞給了他,請他在上面簽名。
不出張伯倫的意外,正是他想說出來的和平想法,這令張伯倫很是沮喪——
“難道自己連投降都要慢別人一半步嗎?”
--
“好,印度獨立!大英帝國也要完蛋了。不過,朕真要對英國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居然還能堅持到1944年反攻回來?”
威廉二世對著周圍的大臣、元帥將軍們發表著對英國生命力的贊嘆。
“陛下,此時,我們萬萬不可跟英國人講和,我們至少要將法國、沙俄打殘之后......”陸軍大臣似乎發現皇帝有一些動搖,連忙勸阻著他道。
“你說的是對的,這是我們德意志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這一次放過英法俄,那以后可能就是我們的惡夢了。”
“所以仗一定還是要打的,現在重點是要仔細制定一個戰后如果最大限度維護我們在歐洲統治的政治制度,光靠軍事占領顯然是不行的。”
威廉二世雖然犯過許多錯誤,但那是因為他的野心蒙蔽了他的才能,作為一個敢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皇帝,才能放在任何時代都是出類拔粹的。
“陛下英明!”就在大臣們吹噓著皇帝之時,天幕已經提醒著威廉二世盡快選擇答案了。
--
“對于印度,我真是一點也不知道。瓦爾德馮,這一次你幫我選吧。我保證聽你的!”
落榜生一臉歉意地對著馮森林說道,這一次,他一來是真不知道應該選那一個是好,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真心對馮森林有所歉意,這已經好幾次了,都因為他沒有聽馮森林的,就錯過了正確答案。
“我是來自東方的,印度與我們中原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我選擇第四個答案,印度出現了一位圣人.....”
馮森林在說出圣人這個詞之后,在心中又嘀咕了一句,“一個動不動就絕食的圣人,恐怕歐洲沒人能猜出這樣的獨立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