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深夜,月黑風高。
不其城郊外,一片死寂。
劉程伏在草叢中,身后是二百五十名系統士兵,紋絲不動,如同融入黑暗的雕像。
劍士在前,長矛手居中,弓兵墊后,標準的突擊陣型。
他通過系統地圖確認,前方百米處就是羯人的糧倉,更遠處則是牧場。
幾個作為向導的晉人難民縮在后面,瑟瑟發抖,看向劉程的眼神充滿敬畏。
劉程抬手,做了個“前進”的手勢。
沒有聲音,只有衣袂摩擦的微響。
系統士兵們如同鬼魅般向前移動,步伐輕盈而一致。
糧倉外圍有幾名羯族哨兵,正靠著墻打瞌睡。
幾支弩箭悄無聲息地射出,精準地命中他們的咽喉。
哨兵連哼都沒哼一聲,便軟倒在地。
劉程一揮手。
十名劍士如貍貓般竄出,迅速清理掉門口的守衛。
系統士兵的動作高效得近乎冷酷,每一刀都精準致命,絕不浪費半分力氣。
糧倉大門被輕易撞開。
里面堆滿了麻袋,空氣中彌漫著谷物的香氣。
【系統提示:發現資源——谷物,預計數量:三萬斤】
劉程心中稍定。
“搬運。”他低聲命令。
系統士兵立刻行動起來,將一袋袋糧食扛出糧倉,動作迅速而有序。
就在此時,遠處的牧場傳來犬吠聲。
“不好,被發現了。”一名向導驚慌道。
劉程眼神一冷:“弓兵,壓制犬吠。”
“長矛手上前,準備迎敵。”
“劍士,隨我突襲牧場。”
命令下達,系統士兵立刻分頭行動。
數十支箭矢射向犬吠來源處,慘叫聲和嗚咽聲代替了狂吠。
長矛手迅速在糧倉外圍布下防線,長矛如林,指向黑暗。
劉程帶著劍士,如同一陣風沖向牧場。
牧場的守衛顯然被驚動了,十幾名羯族士兵拿著武器沖了出來。
他們剛沖出柵欄,就被迎面而來的劍士淹沒。
猩紅的戰袍在黑暗中閃爍,刀光霍霍。
羯族士兵根本來不及組織有效的抵抗,就被砍瓜切菜般放倒。
劉程親自出手,手中匕首翻飛,格殺了兩名試圖反抗的守衛。
牧場內,牛羊驚恐地亂竄。
【系統提示:發現資源——牛羊,預計數量:牛三百頭,羊一千只】
“控制牲畜,準備撤離。”劉程下令。
系統士兵們展現出驚人的效率,一部分人負責驅趕牛羊,另一部分人則繼續搬運糧食。
遠方的不其城方向,隱約傳來了號角聲和人喊馬嘶。
敵人主力正在集結。
“加快速度!”劉程催促道。
糧食被迅速裝上臨時制作的拖板,牛羊也被驅趕著向南移動。
撤退的命令下達。
系統士兵們如同來時一樣,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黑暗中,只留下滿地尸體和空蕩蕩的糧倉。
劉程回頭望了一眼燈火漸明的不其城方向,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石虎,這只是個開始。
【系統提示:任務完成——突襲糧倉與牧場。獲得資源:谷物31520斤,牛312頭,羊1055只。任務評價:優秀。】
隊伍帶著豐厚的戰利品,迅速向新漢縣撤去。
黑暗中,只有牛羊不安的叫聲和系統士兵整齊劃一的腳步聲。
劉程感受著系統空間里新增的資源數字,心中緊繃的弦稍稍放松。
糧食危機暫時緩解了。
但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晨霧籠罩著新漢縣,劉程站在新落成的瞭望塔頂端,俯瞰這片逐漸成形的領地。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當初空無一物的荒地,如今已初具規模——籬笆墻環繞四周,木制房舍按照特殊的八卦陣布局排列,中央是他的議事廳和公共食堂。
【系統提示:建筑群防御加成+15%,探測野獸入侵預警+30%】
這種布局并非劉程心血來潮,而是經過精確計算的結果。在這個時代,防御不僅要針對人類敵人,更要抵御野獸的侵擾。
劉程看著遠處忙碌的系統農民,這些沒有自主思想的勞動力是他最大的財富,也是最大的隱憂。
數十名農民正在伐木場邊緣工作,他們機械地揮舞著斧頭,一棵棵橡木被砍倒、去枝、鋸段,然后被運往木材加工廠。
“效率太低了。”劉程皺起眉頭。
他輕觸右手手腕處的系統界面,一組數據立刻浮現在眼前。
【資源統計:木材12579單位,食物35200單位,黃金780單位】
【建筑進度:城鎮中心升級至城堡時代——80%】
數字看似可觀,實際遠遠不夠。按計劃,他需要在下個月完成城鎮中心的升級,但資源積累的速度明顯落后于預期。
劉程走下瞭望塔,徑直來到城鎮中心。
這座奇特的建筑外形樸實,內部空間卻遠超其外表所能容納的范圍——50立方公里的虛擬倉庫,幾乎可以存儲一座小城市的物資。
當他踏入城鎮中心的大門,一種熟悉的扭曲感襲來。
空間在這里被某種未知力量折疊,墻壁內側遠比外部看上去的要寬廣得多。倉庫區域一眼望不到頭,木材、石料、糧食整齊地堆放在各自的區域。
更奇特的是,無論食物存放多久,都不會腐敗變質,仿佛時間在這里被凍結。
劉程走到控制臺前,查看資源轉化數據。
【轉化提醒:建造一塊農田需消耗木材20單位】
這是系統顯示的數據,但劉程通過反復試驗,發現真實消耗遠高于此數字——每建成一塊農田,實際消耗35單位木材和15單位谷物。
“系統農民的隱性消耗。”劉程輕聲自語。
這些看似無需吃喝的系統農民,實際在工作過程中會消耗部分資源,只是系統不顯示罷了。
他調出兵種生產表格,仔細比對數據。
劍士:消耗60單位食物和20單位黃金,存活率100%
長矛手:消耗30單位食物,存活率11%
數據冷酷地揭示了殘酷真相——長矛手雖然生產成本低,但近九成的死亡率意味著他必須生產十倍的數量才能維持有效戰力。
而劍士雖然成本高,但零死亡率使其成為真正的精銳部隊。
“主公。”呂泰走進城鎮中心,恭敬行禮。
“偵查小隊回來了嗎?”劉程沒有回頭,繼續研究系統數據。
“已返回,帶回了重要情報。”呂泰遞上一張羊皮紙,“北方羯族活動頻繁,可能是石虎的先遣隊。”
劉程接過羊皮紙,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敵人的動向。
更讓他擔憂的是,敵人似乎掌握了他們的伐木路線。如果伐木作業被中斷,他的資源積累將面臨嚴峻挑戰。
“還有一件事,”呂泰猶豫片刻,“谷地內發現胡語涂鴉,可能有雜胡滲透者。”
劉程的眉頭皺得更緊。外部威脅逐漸逼近,而內部建設卻遠未完成。
“許冥那邊情況如何?”劉程問道。
“晉人的訓練進展緩慢,”呂泰搖頭,“而且號牌系統引發了一些不滿,有人私下交易號牌。”
這是劉程推行的管理制度——每個難民都有一塊木牌,憑牌領取食物和生活必需品。這種方式有效控制了資源分配,但也催生了黑市交易。
“加強巡邏,違者重罰。”劉程決斷道,“我們的資源禁不起浪費。”
離開城鎮中心,劉程來到訓練場。
系統士兵們整齊列隊,一百名劍士、一百名長矛手、五十名弓兵,站得筆直,眼神空洞,等待命令。
這是他的主力軍,也是他孤獨的證明。
沒有交流,沒有情感,只有絕對的服從。
劉程走向遠處的瞭望塔網絡。
這些戰略要塞不僅提供視野,更是他的信息神經網絡。六座瞭望塔呈六邊形分布,覆蓋了領地的大部分區域。
但劉程很快發現了一個致命弱點——東北方向45度角存在一個視覺盲區,如果敵人從這個方向偷襲,他們將無法及時發現。
傍晚時分,劉程召集呂泰和田朔進行戰略會議。
會議廳的火把照亮了掛在墻上的地圖,三人圍坐在木桌前,神情凝重。
“資源儲備不足,系統顯示與實際不符,”劉程指著數據表格,“升級進度只有80%,但按理論需求,我們的資源儲備已達到125%。”
“可能是系統存在誤差?”
劉程搖著頭自己思考著:“不是誤差,是規則本身的變化。現實中的時間流速與系統不同,系統中的四個月相當于現實中的半年。”
這是他們之前發現的怪異現象——屠宰一頭驢,理論上能得到300單位肉,但實際入庫卻只有150單位。生物轉化效率明顯低于系統預期。
“我們需要替代方案。”劉程指向地圖北部,“偵察騎兵消耗太多精糧,生存率只有20%,必須找到替代品。”
“野馬馴化如何?”田朔提議,“加上簡易馬鎧,可以代替偵察騎兵。”
劉程點頭贊同:“長矛手也需要優化,用竹制標槍配合圓盾,提高生存能力。”
會議結束后,劉程獨自來到公共食堂。
寬敞的木制大廳被分為幾個區域,靠近入口處是普通難民的就餐區,中部是工匠和管理人員的區域,最深處則是軍官和核心成員的專屬空間。
這種空間區隔既是權力的象征,也是管理的需要。
食堂里人聲鼎沸,難民們排隊領取晚餐——一碗稀粥,一塊黑面餅,偶爾有些咸菜。
劉程默默觀察著這一切。
這些人對食物的渴望,對生活的希冀,對未來的恐懼,都清晰地寫在臉上。
他們不是系統農民,不會無條件服從,但他們擁有真正的情感和思想,是真正的人類同胞,是值得保護的對象。
一位老者認出了劉程,顫巍巍地行禮:“多謝大王賜飯!”
周圍的難民紛紛跟著行禮,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劉程心情復雜地點點頭,并未多言。
他知道,這種感激背后是對生存的本能渴望,而他能否長期滿足這種渴望,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