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了?”
一個清脆的女聲從臥室傳出,張衛國一聽就知道是自己舅媽。
舅媽走出臥室,見來人是張衛國,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喜,但嘴上還是道:
“是衛國啊,怎么從四九城回來了?”
“舅媽,這是二斤棒子面,還有這是從大舅那借的20元。”
沒提緣由,張衛國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事先準備還的二十元和手上的棒子面一同放在桌上。
至于舅媽的不喜,他倒表示理解。
畢竟大舅家也不好過,還拿出20借給自己這個外甥去逃荒。
那是根本就沒想著能還。
身為一家女主人,攤上自己這么個親戚換做誰都不會開心。
但這個舅媽也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按照自己大舅這耙耳朵的性子,和錢有關的事情都會和舅媽商量。
沒有舅媽點頭同意,這二十到不了自己手上。
所以,他心里還是挺感激這個舅媽的。
果然,見到桌上的兩個東西,舅媽臉色好看不少:
“我先去上工,有什么話你們倆爺們聊。”
等到舅媽走出門后,順手把門關上,張衛國問了嘴:“秀秀他們呢?”
秀秀是大舅援朝回來之后生的小孩,如今五歲,上面還有個哥哥10歲,還有個大姐和自己同歲18。
“跑去和她大姐上工了,咳咳咳,說說吧,怎么就回來了。”
大舅張振中咳嗽一聲問道,肺部是當年援朝時期夜行50公里落下的老毛病。
張衛國簡單的講了下記憶中在四合院的生活經歷后,張振中嘆了口氣:
“當初你爸這么幫你小姑,她也沒回來過,能做出這種事倒也正常。”
說著,張振中拍了拍張衛國的肩膀,開導道:
“不過現在回來正是時候,這次我去公社開會,說是上面有消息搞三自一包,每家都能搞點自留地。”
“這樣一來村子里的人也能活下去了,四九城待不下去,回隊里也不差,只要能干,咬咬牙這日子也能過。”
張振中語氣中滿是安慰,張衛國自然聽得出。
這個旱天,田瘦得很,能入口的都長不大,有自留地恐怕也很難過活。
集體的田還能用公家的肥料,自留地想要肥料得自己買,這鬼天,有幾家有這閑錢去買這玩意兒。
但這些和張衛國關系不大,反正自己有大棚空間,不怕沒有糧食,只要搞到種子他就能吃飽飯,到時候還能接濟一下大舅一家。
不過聽大舅這么說,張衛國心底隨之一沉。
這還真是和自己記憶中的那三自一包是同個東西。
最遲再過六年,大舅被清算是必然的事情。
但現在他沒辦法說服大舅不推行這個東西。
畢竟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按照大舅的性子,是不會取消的,而且說了對方也不會信。
如今已經推行,就是開弓回頭箭了。
四合院的劇情中,哪怕是傻柱去做飯的大領導都難以幸免,更別說是大舅這小小的生產隊小隊長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跑。
看來自己在四九城扎根之后,也得順便把大舅一家接到四九城去。
賈張氏在大運動中還能待住,大舅應該也沒問題。
張衛國想進城的心更迫切了些。
“大舅,能給我搞點小麥,玉米種,還有一個番薯和土豆不?”
張衛國也不再彎彎繞繞,直接開門見山。
“你這是想養雞還是想養豬啊,搞這么多種子干嘛,你一個人最多就三分地,種個番薯,小麥就得了。”
張振中罵道,給出自己的意見。
如今旱地,小麥和番薯算是最好種的東西了。
想要耕自留地,那也得先忙完生產隊分配的農活之后才能干。
在他看來,張衛國就一個人,種這么多東西得累死。
“這不是想換著口味吃嘛。”張衛國不著調的笑了笑,試探道:
“大舅,隊里誰家有雞要賣不?”
“別人恨不得把雞換糧,你小子想養雞?我看你是進了趟城就飄了吧?!”
張振中有些微怒,瞪著張衛國破口大罵,心中有些失望。
剛才他還覺得自己這外甥開竅了,比以前有長進。
看來是見過城里的生活,就不知道自己是誰,回到生產隊也想過上好日子了。
“村里的有雞的都拿去換糧了,雞別想了,種子晚上給你,土豆沒有,現在滾去上工!”張振中不耐煩道。
見過血的兵就是不一樣,張衛國有些發毛,只感覺張振中發起火比前世的排長還兇,差點以為自己要被提干。
“不過,大舅這反應,看來之后自己要想進城有點難了啊。”張衛國心中思索,不過內心倒沒有埋怨大舅。
畢竟對方是真心對自己著想。
在這年景一家五口人都能餓死到只剩下兩口人。
自己只有一個人,大舅會有如此反應也算正常,但自己有大棚空間的事這又沒法說。
現在光是提出雞的事,大舅就覺得自己飄了,之后真弄出兩只雞說去四九城搞個采購員,怕是被追著打。
看來之后得再想想看有沒有別的法子。
四個種子已經得了其中三種,剩下就只有土豆了和雞了,看來今晚得去一趟黑市。
有了番薯再加上大棚的時間流速,只要一兩天,一畝地起碼也能得到兩千斤番薯,到時候自己就不用被餓肚子了,甚至可以換到肉吃。
換到母雞再搞幾個雞蛋,繁殖一批,自己也能吃到雞肉了。
“舅你先別氣,今天能給我安排個砍柴的活不?”張衛國問道。
養雞就得有雞舍。
雞也是鳥的一種,喜歡站著睡覺,而且睡覺的地方得保持干凈,不然就容易生病。
加上雞隨地大小便,兜不住屎的屬性,有個架子是最好。
晚上才去黑市,白天要個砍柴的活,正好能夠把架子的木頭順便砍了。
這個年代,家里的鐵器都拿去煉鋼了,只有生產隊里才有鐵器。
雞爪最舒適的寬度有五厘米,除非自己是超人,不然在沒有柴刀的情況下根本就弄不到五厘米粗的棍子。
如今因為缺糧取消大鍋飯了,但偶爾也會弄一次粥,就是稀得能看到自己的倒影的程度。
但柴火依舊是要備著些的。
“去吧去吧。”張振中不耐煩的說道。
“謝謝大舅!”張衛國笑著感謝,走出門朝著領農具的屋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