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縣原本隸屬于河北,前幾年才并到首都,所以基本是平原。
成片的田野間,樹與樹的間隔都非常大,況且現在正是大旱第二年,樹都枯的差不多了。
稀疏的枯樹插在地里,成片無盡的黃土,除了莊稼地上的一抹綠,再也沒有任何生機。
張衛國拎著柴刀,找了兩三塊地才搞到生產隊需要的30斤柴,外加自己的10斤柴和搭建雞舍用的木頭。
做雞舍的木頭被他收入大棚空間,畢竟在外面弄太過扎眼。
“還好這片地別的沒有,黃土管夠,不然進大棚空間連個灶都沒有。”
張衛國把手放在土地上,調動意念,可地上的土地完全沒動靜:
“看來成片的土辦法收入空間。”張衛國猜測道。
看來只能用柴刀撬了,沒辦法,畢竟大棚空間里買的鋤頭不能拿出來。
張衛國只好用柴刀的刀口撬一點土地,反正是公家的東西,用壞了不心疼。
眼看空間里等收集的黃土差不多,張衛國站起身,將裝著30斤木柴的簍子背在身上,朝著生產隊的方向回走。
把木柴放到食堂堆柴的角落,歸還柴刀后,張衛國先回到自己的房子。
他關上門,跑到灶子旁拿了秸稈,麥糠和陶碗以及筷子,調動意念,整個肉身進入大棚空間。
成片的綠色,伴隨著潺潺水流聲,空氣中的水氣隨著張衛國呼吸,濕潤了整個鼻腔,他只感覺身子都輕上不少:
“這才是自己的夢中情田,外面成片的黃土有點壓抑了。”
總共六根木頭,都長二十米左右,近乎五厘米粗,木頭已經在砍柴的時候簡單開好凹槽。
可惜系統商店沒有鐵絲或者釘子,張衛國只能用秸稈在木頭與木頭之間的交接處用秸稈捆扎一下。
兩個木頭相互交叉,用四根木頭,分別弄成兩三角狀,再用剩下兩個木頭,一前一后把兩個三角架固定。
兩根橫著的木棍總共站下四十只雞沒什么問題。
做完雞舍,張衛國只感覺胃部一抽,一股鈍痛從大胃部傳來。
“不吃東西是不行了,得先搭個灶子才行。”
張衛國用木瓢把打滿一桶水,喝上幾口水填腹緩解了些胃痛。
補充完靈泉,身體有了些力氣,他把木桶提到黃土堆旁,再拿起鐮刀把一把麥糠撒在黃土上。
舀了些水倒入黃土,他雙手捂著黃土,宛如揉面一樣揉捏,很快黃土就被和好。
黃土黏性很強,拿來做灶子再合適不過。
將兩塊泥土圍成一個圓后,繼續往上堆加,中間留一個填柴的口,再弄一個簡單的煙囪,一個簡易的灶子大功告成。
“看起來是有點撿漏,以后去了四九城再搞個蜂窩爐才行。”
張衛國簡單盤算一番,退出空間,從廚房柜子的抽屜里拿出一盒洋火,重新回到空間,泥巴就干了。
洋火是大舅給的,如今只剩下三根,現在一盒洋火在黑市上得三毛一盒。
張衛國把撿來的一小把手指粗的木枝掰斷,塞進爐子。
他從煙火盒里抽出一根火柴。
劃火柴需要一點經驗,劃太用力容易斷,劃輕了又點不著。
最主要的是火柴燃燒的時間很短,所以易燃的引火柴就相當重要,但說是柴,其實就是秸稈。
劃著火柴,丟掉盒子,他空出的手迅速抓了把秸稈,斜著靠近火源。
火勢旺起,順著秸稈朝著手撩去,張衛國把桔梗一橫,捅入爐灶。
隨著噼里啪啦的聲音,木棍隨之點燃。
他順手從灶頂丟進幾根手腕粗的柴火,火焰隨之一弱,隨著樹枝的燃燒,火勢越燒越旺。
張衛國把陶碗放在爐子上,倒入半碗水,添了把棒子面。
棒子面還剩下23斤,就算換兩只雞也就十斤棒子面,自己就吃一頓完全夠用。
他用筷子不斷攪拌,很快,一碗黃色的糊糊大功告成。
“健康,就是難喝。”張衛國吹了吹,喝了口,五官皺成一團。
這是真卡嗓子啊。
張衛國艱難的喝下,喉嚨就感覺像是重度流感時候咽口水一般,每一口都鉆心的痛。
這酸爽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吃完果腹,張衛國休息一小會兒,退出空間繼續去上工。
雖然他決定要走,但還是得裝裝樣子,在大舅那弄個好印象,之后還得重新開介紹信呢。
......
“時間也差不多了,得出發了。”
張衛國看了看遠處天邊的一抹橙紅,悄悄離開生產隊。
中午過后,他又去了趟大舅家,弄到了玉米,小麥以及番薯種子,又問到最近的黑市在哪。
得到的答案是八里地。
聽到這個答案的時候,張衛國只感覺人都麻了。
昨天才剛走完六里地,今天又要走八里。
不過好在他有靈泉補充力氣,把家里50式水壺灌滿靈泉,背上披著塊布的籮筐。
他有大棚空間是沒錯,但還是要裝裝樣子。
拿布和圍巾包裹著腦袋,張衛國走出門外。
雖然黑市松了一些,但畢竟還是不合規,穩健一些準沒壞處。
自打三自一包的號召透露出來之后,上面對縣里黑市也開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天災人禍并行,國營企業的糧食急劇減少,甚至都主動去黑市里弄糧了。
在四九城黑市的時候,他就看到有幾個采購到黑市。
“也不知道通縣會不會有采購來,要是有沒準自己能搭上機會。”
一路上只有自己一個,不知道走了多久,張衛國才見到零星有了些人。
隨著越到黑市,人開始越來越多。
挑著扁擔,推著車的都有,各個都和張衛國一樣包著個臉。
進入黑市,雞鴨的叫聲,人與人之間聊天的聲音開始多了起來。
張衛國直奔目標,順著雞叫聲走去,不過眼睛開始東瞅西看。
這次來黑市,除了買雞和土豆之外,他還想看看那有沒有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