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我要學習這本書。"林舟在心中默念。
【檢測到高階爆炸物技術資料,是否學習?】
"是。"
【學習開始...觸發悟性逆天】
霎時間,他感覺腦海中有無數細小的電流竄過,仿佛有人在他的大腦里直接放映幻燈片。
各種化學公式、物理原理、結構圖紙如潮水般涌入他的意識,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辨,每一個步驟都烙印在記憶中。
TNT、RDX、PETN等炸藥的分子結構在他腦海中旋轉,不同的引信裝置拆解又重組,爆炸原理的物理公式自動推導出結果...
從最基礎的黑火藥、炸藥,到復雜的塑性炸藥、定向爆破技術,一應俱全。
【學習完成,獲得技能:爆炸物制造技術 滿級】
【獲得子技能:高能炸藥配方 滿級】
【獲得子技能:爆炸物穩定技術 滿級】
【獲得子技能:定向爆破設計 滿級】
【獲得子技能:云爆彈原理 滿級】
【獲得子技能:集束炸彈設計 滿級】
【獲得子技能:引信制造工藝 滿級】
【系統提示:由于學習高難度軍工技術,冷卻時間延長至兩周】
林舟瞪大了眼睛,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云爆彈?集束炸彈?
這些可是二十年后才大規模應用的高級武器啊!
而現在,所有的制造技術和原理都烙印在了他的腦海中。
他閉上眼睛,腦中立刻浮現出云爆彈的三維結構圖——外殼、分散裝置、燃料混合物、引爆系統...每個零件的尺寸、材料、制造工藝都一清二楚。
云爆彈,又稱燃料空氣炸彈,其威力是普通TNT炸彈的4-5倍,爆炸范圍極廣,摧毀力驚人。
它不同于傳統炸彈,不需要攜帶氧化劑,而是利用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氧化劑,與特殊燃料混合物反應,形成巨大的爆炸沖擊波。
"牛逼了..."林舟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語,趕緊又看了看四周,確認沒人聽見。
他繼續在腦海中回顧著剛獲得的知識。
集束炸彈的原理更為精妙——一個母彈內裝載數十乃至上百個子炸彈,可以覆蓋足球場大小的區域,對裝甲、人員和建筑物都有極強的殺傷力。
即使是TNT和黑火藥這樣的基礎炸藥,林舟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理解。
他現在不只知道"怎么做",還明白"為什么這樣做",以及"如何改進"。
列車駛過一個彎道,車廂略微搖晃。
林舟小心地取出筆記本,開始記錄一些關鍵的改進點。
"爆炸物穩定性是當前最大問題,"林舟思考著,"根據龔參贊說的,國內軍工廠的炸藥生產線經常出事故,很可能是穩定劑配方出了問題。"
他迅速寫下幾個關鍵配方和工藝參數,這些都是能立即解決國內軍工廠問題的要點。
"得從基礎抓起,先解決穩定性和引信可靠性問題,然后再考慮提高威力和特殊用途..."林舟在筆記本上勾畫著,腦中已經形成了清晰的技術路線圖。
窗外,一個小站閃過,月光照在鐵軌上,反射出冷冷的光芒。
林舟望向窗外的黑暗,思緒卻飛向了祖國的軍工廠車間。
……
列車繼續行駛,林舟獨自坐在窗邊,腦中思緒翻涌。
自從獲得爆炸物技術后,他又多了一項超前的知識儲備。
但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炸藥很強,但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火力投送系統..."林舟暗自思量,手指輕輕敲打著膝蓋。
北極熊的BM系列火箭炮,尤其是"喀秋莎",在二戰中的威名他再清楚不過。
這種武器構造相對簡單,卻能提供令人膽寒的火力覆蓋,最適合當前國內的技術條件和工業基礎。
"系統,我之前學習過的火箭炮技術,能詳細展示出來嗎?"林舟在心中詢問。
【可以,宿主。是否需要生成詳細設計圖紙?】
"是的,越詳細越好,包括107毫米、122毫米火箭炮的全部技術細節。"
【開始生成圖紙...完成】
心念一動,林舟的小世界空間內突然鋪展開無數張精美圖紙,密密麻麻排列整齊,幾乎填滿了整個空間。
這些圖紙像投影一樣懸浮在空中,散發著淡淡的藍光。
林舟仔細查看著這些圖紙,驚嘆于系統的強大功能。
每一張圖紙都精確到毫米,從火箭彈的彈頭結構、發動機部件、彈體材料,到整套發射系統的機械原理、電氣設計、裝配流程,甚至連各種可能的改進方案和使用注意事項都標注得一清二楚。
"太完美了,"林舟心中暗自激動,"這已經不只是資料了,簡直是一整套可以直接投入生產的技術包!"
他在小世界中走動,仔細查看著每一份圖紙。
這可是大名鼎鼎的"三大游擊神器"之一,107火箭炮,被譽為最完美的游擊戰武器。
林舟仔細端詳著107毫米火箭炮的設計圖紙,越看越是喜愛。
這種火箭炮的精妙之處不在于它的威力有多大,而在于它令人嘆為觀止的實用性和靈活性。
"這簡直就是游擊戰的完美武器,"林舟輕聲自語,手指輕輕撫過圖紙上的細節,"單兵可攜帶,無需復雜架設,隨來隨打..."
圖紙上的107火箭炮設計堪稱天才之作——整套系統僅重25公斤左右,兩個戰士就能輕松搬運。
最關鍵的是,它的使用方式多到令人咋舌:可以用專用發射架發射,也可以直接用簡易支架或干脆平放在地上點火;
可以單發射擊,也可以連續齊射;
甚至可以埋在地下當作地雷使用,只要接上引信線,遠程引爆,瞬間騰起的火箭彈能摧毀方圓數十米內的一切目標。
"這玩意簡直就是游擊隊的終極武器,"林舟忍不住贊嘆,"造價便宜,威力可觀,使用靈活,而且最關鍵的是——它幾乎完全靠機械原理工作,不需要復雜電子系統,在當前時代完全可以大規模生產。"
他仔細查看著彈體結構圖——簡單的鋼管加上彈頭和尾部穩定翼,內部填充爆炸物和推進劑,點火系統也極為簡易,甚至可以用普通打火機引燃。
這種設計的精妙之處在于,它將復雜的火箭技術簡化到了極致,卻保留了足夠的威力和準確性。
"這種設計太聰明了,"林舟心中感嘆,"最簡單的結構,最實用的功能,最廣泛的適應性。"
他的目光轉向另一套圖紙——122毫米多管火箭炮系統。相比107火箭炮的輕便靈活,122火箭炮則代表了純粹的火力覆蓋。
這種系統通常安裝在卡車底盤上,一次可以發射16-40枚火箭彈,覆蓋面積超過數公頃。
每枚122毫米火箭彈重達66公斤,內含近20公斤高爆炸藥,射程最遠可達20公里。
"這才是真正的'鋼鐵暴雨'啊,"林舟想象著幾十枚火箭彈同時升空的壯觀場景,"一輪齊射下來,方圓幾百米內寸草不生。"
122火箭炮系統最大的優勢在于其驚人的火力密度和心理震懾力。
當幾十枚火箭同時呼嘯著飛向目標區域,巨大的轟鳴聲和隨之而來的連串爆炸,足以摧毀敵人的意志。
更重要的是,它的生產也相對簡單,不需要精密的加工設備,非常適合當前國內的工業條件。
"107適合散兵游勇,122則是正規軍的大殺器,"林舟總結道,"兩者相輔相成,完全可以成為我軍的制勝法寶。"
"這次真的撞大運了,"林舟自言自語,想到那個寫著"大運"的卡車,忍不住露出一絲苦笑,"如果不是那場車禍,我現在還在哈軍工啃書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