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沉默不語,仿佛未聞。
五子盡殞沙場。
縱使他稱霸南越,又有何意義?
“兄長,難道您不思報仇了嗎?”士武痛聲道。
即便丟了南海郡,又在合浦大敗。
他從未放棄希望!
士燮眼中光芒一閃,帶著幾分瘋狂道:“說得好!老夫不能倒,要為兒郎們雪恨!”
他迅速召集城中百姓與富戶,協力守城。
一面加固城防,一面安撫人心。
同時遣使赴蒼梧郡,許以重利,誘吳巨偷襲江東軍后方。
吳巨趁機敲詐一筆,卻按兵不動,只作壁上觀。
瘦死的駱駝尚勝馬,士燮在交州根基深厚,非吳巨可比。
孫紹也察覺到北方的敵意。
“龍編乃交州少有的堅城,不如先滅吳巨,掃除后患。”太史慈提議。
“不可!”孫紹斷然否決,“蒼梧背靠荊州,若貿然進攻,必引劉表大舉來犯。”
吳巨乃劉表任命的蒼梧太守,是其伸向交州的手臂。
曹操不愿交州落入劉表之手,故扶持士燮對抗吳巨與劉表。
吳巨野心勃勃,欲借劉表之力壯大自身。
這也是他未將交州動亂速報劉表的緣由。
荊州軍若至,吳巨必失勢。
只要孫紹不觸碰吳巨,他反會為江東軍擋住荊州威脅。
但南海郡與合浦郡剛定,連像樣守軍都無,難保吳巨不動心。
必須速破龍編!
“我有一策,需叔父相助。”孫紹自信滿滿。
“請主公吩咐!”太史慈拱手應諾。
他對孫紹早已心悅誠服。
孫紹命劉巴偽造文書,聲稱蒼梧大軍將至,告知士燮。
士燮半信半疑。
夜幕降臨,江東軍營火光沖天,鼓號齊鳴,響箭劃空。
士燮愈發不安,派斥候探查。
果見兩軍交鋒,喊殺震天。
“這莫非是江東軍的詐術?”士燮逼問斥候。
“屬下不敢妄斷,但江東營地確有大火,濃煙滾滾。”
“營中還傳來糧草燒焦的氣味。”
斥候細述見聞。
士燮心安,當即開城門,親率大軍出援。
趕到時,戰聲漸息。
他暗呼不妙,欲撤軍。
忽聞一聲響箭破空,四面伏兵殺出!
太史慈縱馬沖鋒,直取士燮。
“老賊,拿命來!”
士燮拔劍一揮,鏗然有聲,指天喝道:“交州勇士,當守疆土,我眾敵寡,此戰必勝!”
混戰驟然爆發。
尋常兩軍對戰,極少夜間交鋒。
古人缺肉食,多患夜盲,入夜難辨物。
孫紹麾下先登營、陷陣營、藤甲兵卻無此困擾。
他果斷下令:“滅火把,全軍沖殺!”
火光熄滅。
交州軍只見黑影撲來。
而他們手持火把,暴露無遺!
一陣連弩齊射,交州軍頓失陣腳。
激戰兩時辰,血流成河。
士燮戰死沙場!
孫紹揮軍殺入龍編,守將士武欲頑抗。
他命人將士燮尸首送回。
士武大驚,進退兩難。
兄長尸身,總不能棄之荒野。
若迎回尸首,對守軍卻是致命一擊!
孫紹趁勢遣人勸降。
“殺士武,開城門,賞金千兩。”
果有人動心行事。
士武臨死,滿眼不可置信。
他無足夠威望震懾一州,與士燮相去甚遠。
江東軍攻陷龍編,封存府庫,獲珍珠、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等珍寶。
發了一筆大財!
孫紹乘勝奪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威震交州!
“叮!”
“恭喜宿主攻占三郡,獎勵鴻都門學一座。”
注:鴻都門學學子修習超三年,學習能力增300%,對主角忠心不二。
孫紹滅士燮后,厲兵秣馬,欲取蒼梧、郁林二郡。
劉巴勸道:“主公不是說劉表會干預交州嗎?貿然進攻,恐自找麻煩。”
孫紹淡然一笑。
“劉表很快便無暇顧及我等。”
劉巴疑惑不解。
不久,北方傳來重訊。
官渡之戰,曹操焚烏巢,大敗袁紹!
天下為之震動!
消息傳至交州,已過一月。
孫紹盡取交州的機會已至!
曹操勝后,不會即刻北進,而是回師許昌,謀取新野。
此時,劉表哪有余力覬覦荒僻之地?
守家尚且不及。
吳巨這顆眼中釘,孫紹必拔!
“交州僻遠,南鄰江海,上恩難達,下義不通。”
“奪交州,乃天下之基!”
孫紹首露雄心。
太史慈心潮澎湃!
可笑孫仲謀坐擁江東六郡,竟無所作為。
據聞,孫紹流放交州后,江東動蕩不休。
廬江太守李術怒不可遏,公書孫權:
“有德者歸,無德者叛,不應復返。”
孫權激怒李術,致其反叛。
他佯裝平亂,大破李術軍。
江東震怖!
十八歲的江東霸主橫空出世!
李術之死,成就孫權之名。
廬陵太守孫輔,乃孫策堂兄,不滿孫權作為,起兵反叛。
孫權大怒,他已殺雞儆猴,竟還有人背叛。
真當他軟弱可欺?
攻破廬陵后,親信搜出曹操書信,驚呼:
“此人暗通曹操,難怪敢叛我。”
真相如何,無人知曉。
張纮厚顏道:“幸選主公繼位,若換幼主,江東基業已毀。”
令人不齒。
江東內亂不止,錯失發展良機。
孫紹無暇理會瑣事,吳巨才是眼前大敵!
此人狡詐,與劉備交好,一北一南,為劉表鎮荊州。
為壓制他,劉表另任交州刺史賴恭。
賴恭手段有限,非吳巨對手,被逐出交州。
趁孫紹攻交趾之際,吳巨偷襲合浦,切斷交趾與南海聯系。
南海亦落其手。
此仇,孫紹必報。
他整軍五萬,北上郁林郡。
吳巨被迫棄攻南海,回守郁林,兩軍對峙。
他大言不慚遣使送書信:
“我與將軍無冤無仇,不如分地而治。”
“合浦、南海、蒼梧、郁林歸我。”
“交趾、九真、日南歸將軍。”
孫紹險些氣笑。
使者既來,不斬何以對吳巨?
咔嚓一刀。
人頭送回吳巨。
吳巨大怒,揚言與孫紹不死不休。
正中孫紹下懷!
兩軍兵力相當,于布山縣列陣。
巔峰對決!
藤甲兵、陷陣營、先登營,野戰無敵。
正面硬撼!
太史慈一騎當先,率數百騎殺透敵陣。
“此乃何人之將,如此驍勇!”吳巨驚嘆。
鏖戰半時,吳巨軍漸顯疲態,他心生悔意。
“難怪能勝士燮,鳴金收兵,改日再戰!”
吳巨狼狽逃出郁林,退守蒼梧廣信。
“叮!”
“恭喜宿主擊敗吳巨,奪郁林郡。”
“獎勵高產雜交水稻。”
孫紹大喜,糧草之憂迎刃而解。
交州稻米可一年兩熟。
交趾更是驚人,一年三熟。
恐怖至極!
次日,孫紹追擊吳巨,圍困廣信。
吳巨遣使威脅,若不退兵,他將向劉表求援。
屆時玉石俱焚!
孫紹嗤笑,劉表自顧不暇,怕他何來?
占據一州的孫紹,足以與劉表抗衡。
他只提一條件:吳巨出城無條件降服!
吳巨怒罵連連。
談不攏,便戰。
攻城器械備齊后,孫紹下令:
“叔父,全力攻城!”
太史慈連攻廣信七日,守軍苦不堪言,徹底崩潰!
吳巨無奈,遣人赴荊州求援。
劉表未發一兵,僅高聲斥責孫紹以示抗議:
“你莫要靠近!”
“靠近便是與老夫為敵。”
孫紹置若罔聞,命太史慈繼續猛攻。
他與劉表仇深似海!
當年祖父孫堅攻江夏,被黃祖部下射殺。
黃祖乃劉表走狗。
兩家本就勢如水火,孫紹何須顧及劉表面子?
只要確認荊州軍無法南下,便足夠。
太史慈攻半月,終破廣信。
孫紹盡占交州,成一方霸主!
“叮!”
“恭喜宿主平定交州。”
“獎勵鑌鐵十萬斤、金二十萬、工匠一萬。”
“獲稱號:威震交州。”
威震交州:交州民心升至100。
交州地處偏遠,人口約百萬,不及荊州南陽一郡。
且地廣人稀,戰略價值有限。
“威震交州”帶來的收益,遠超一切。
交州多土著,以部落自居,自給自足。
有了此稱號,孫紹可將部落遷出。
交州人口或翻倍,達兩百萬左右。
人口乃第一生產力,無人則無事可為。
若以暴力逼遷,必引各地叛亂。
南蠻西戎北狄東夷,數百年來,皆為大漢心腹大患,戰亂不絕。
孫紹省卻無數心力。
“饒命!饒命!”
“我兄長乃劉備,大漢皇叔!”
吳巨被太史慈擒獲后,惶恐求饒。
孫紹榨干其價值后,輕揮手。
侍衛領命,將吳巨斬首示眾。
如今用人之際,若此人有才,孫紹不會殺他。
“當務之急,練兵育才。”
孫紹定下方針。
系統賜“鴻都門學”,正好派上用場。
孫紹命劉巴自各郡縣挑選聰穎童子,送入書院。
“主公,辦書院需大儒主持。”劉巴為難。
這正是孫紹頭痛之處,無專業人才啊!
“你可有合適人選?”
“荊州現居大儒有司馬徽、宋忠等人。”劉巴答道。
孫紹思索片刻,遞給劉巴一名單。
“無論何法,將此人請至交州。”
劉巴掃視名單。
蔣琬,零陵人,約二十余歲。
馬良、馬謖兄弟,襄陽人,約十余歲。
安排妥當,孫紹將大本營定于交趾郡治龍編縣。
開始休養生息!
交州欲興,須通商道。
益州、荊州、揚州,皆與交州接壤。
珍珠、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等交州特產,在孫紹手中毫無用處。
需換成發展所需物資,哪怕布匹,也比這些奢品實用。
孫紹遣使赴益州,與劉璋商談。
雙方無直接利害沖突,合作順利達成。
與荊州交往卻頗費周折。
他先遣人贈蔡瑁價值千金之禮。
不料此人貪婪無度,竟索要加倍。
孫紹以此為由,命太史慈率十萬大軍駐扎蒼梧郡謝沐縣。
威逼桂陽、零陵二郡。
劉表震怒,揚言讓孫紹付出代價。
建安六年(201)。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大獲全勝,終于抽出空來,派曹仁率五萬精兵直撲新野。
新野危在旦夕!
劉表正籌謀南下交州,摩拳擦掌。
突聞此訊,險些當場氣絕!
“這孫紹與孫策判若兩人,把握時機的能力太強了。”劉表暗自嘆服。
他遣蔡瑁為使,與孫紹商談和議。
蔡瑁初見孫紹,不由倒抽冷氣。
此子氣宇不凡,風姿卓越,竟不過八九歲!
可因其年幼,蔡瑁難免心生輕視。
他奉上禮品道:“此乃兩千金,公子請笑納。”
語氣似在嘲弄:小娃,見過這等財富嗎?
孫紹嗤笑道:“這點破爛,拿來哄乞丐嗎?”
蔡瑁怒火上涌,咆哮道:“別不識抬舉!”
“來人,把蔡瑁的鼻子耳朵削了,送還劉表!”孫紹冷聲下令。
左右衛士蜂擁而至,將蔡瑁圍住,目光陰冷。
“你們別過來!”蔡瑁抽出佩劍自保,冷汗淋漓。
“公子,是我有眼無珠,求您寬恕!”
他收劍低頭,倒是頗有韌性。
“一萬金。”孫紹隨意拋出數字。
蔡瑁一愣,最終咬牙應下。
若非眼下吞不下荊州,孫紹才懶得與他啰嗦。
蔡瑁返回荊州,向劉表復命。
劉表額上青筋跳動。
“這小子囂張至極!”
權衡再三,他還是允了孫紹的要求,遣人送上一萬金。
孫紹卻未在盟書上落筆。
“劉景升老賊,不配與我聯手!”
“半年內,我不犯荊州,半年后,叫劉景升繼續進貢。”
使者悻悻而歸,向劉表怒訴。
劉表氣得七竅生煙。
他恨不得不顧一切,提兵殺向交州。
曹操官渡大勝后,聲勢如虹。
河北之地,已成他掌中之物。
無人敢覬覦。
然而。
袁氏兄弟仍與曹操分庭抗禮。
曹操采納郭嘉之策,暫退兵鋒,任袁氏自亂。
趁此間隙,他決意教訓劉表,遂命曹仁攻新野。
奇哉怪也。
曹仁兵臨新野,劉備兵力捉襟見肘。
襄陽竟無動于衷!
新野乃襄陽北門,相距僅數十里。
劉表會如此短視,坐視不救?
身為八駿之一,他素為曹操忌憚!
每次北伐,曹操都如履薄冰。
可劉表此番應對,絲毫不像一方霸主。
曹操遣斥候四處打探,方知真相!
原來他任命的蒼梧太守吳巨,竟被人斬殺。
劉表怒不可遏,欲提兵南征交州。
真是天賜良機!
“士燮老謀深算,果未讓我失望。”曹操欣然道。
一直以來,士燮有能力滅吳巨,卻不愿與劉表接壤。
蒼梧郡成了雙方緩沖。
此番他似下定決心,時機絕妙。
“文若,以朝廷之名擬旨,封士燮為龍編侯。”曹操吩咐。
他深諳兵法,主張遠交近攻。
故不惜重金拉攏士燮!
士燮亦知進退,每年遣使進貢,雙方心照不宣。
可荀彧臉色忽變,頗為怪異。
“文若,你有異議?”曹操不悅。
“主公,據探報,士燮已戰死,其族盡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