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你瘋了嗎?你不能告訴別人你是誰。你不能說你的真名?!?/p>
━ 《真名實姓》(1981的科幻小說,
賽博朋克奠基之作)────互聯網像巨大信息垃圾場,充斥各種真假消息。
關于「八一五眩暈事件」(網友們已起名)的討論不少,
但大多是捕風捉影猜測和無關痛癢吐槽。有人歸咎磁暴,有人懷疑軍方秘密試驗,
甚至有人言之鑿鑿說是外星人對地球的第一次精神探測。官方沒有任何正式說明,
僅有科普媒體發文,解釋為罕見集體癔癥或強烈次聲波影響。商太乙篩選信息,
如同大海撈針。他嘗試搜索「情緒光暈」、「思維碎片」、「腦波感應」等關鍵詞,
結果更是石沉大海,除了指向玄幻小說和偽科學網站,沒有任何有價值線索??磥恚?/p>
要么是無人和自己一樣覺醒,要么是大家都懂得低調隱藏。
他開始有意識觀察和試驗自己能力。他發現,情緒光暈強弱、色彩明暗,
確實與人情緒狀態高度相關。憤怒時刺眼紅色,悲傷時沉郁藍色,快樂時明亮黃色,
平靜時柔和淡藍色,疲憊麻木則是灰色。而更復雜情緒,如算計、虛偽、貪婪等,
則表現為渾濁、黯淡的墨綠、暗紫、褐紅。至于思維碎片,則更難捕捉。
它們大多是潛意識層面、不成型念頭,如同一閃而過流星。
只有當對方情緒強烈、又或是敞開心扉時,他才能偶爾捕捉到相對清晰片段。距離越近,
效果越好。他嘗試去「主動」讀取,但很快發現這極其困難且危險。
當他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人身上,試圖「鉆進」對方思維時,自己腦袋就像被無數針同時穿刺,
劇痛難忍,而且對方情緒也會如同潮水般反噬過來,讓他幾乎精神錯亂。試了幾次后,
他再也不敢輕易嘗試主動「入侵」。這種被動接收已讓他苦不堪言。他開始學習冥想,
嘗試放空大腦,減少外界信息干擾。效果有些,但并不顯著。
他就像置身鬧市聾子突然恢復聽力,整個世界都變成無法忍受噪音地獄。
日子在煎熬和探索中一天天過去。商太乙對能力掌控略有提升,至少在人少時,
他可勉強維持表面平靜。這天,他在公司加班修改緊急bug。夜深,辦公室只余他一人。
寂靜環境讓他的感官略微放松。他泡了咖啡,走到窗邊,望著樓下依舊燈火輝煌城市。
就在這時,極其微弱但又異常清晰的‘異樣感’突然出現。不是情緒光暈,也不是思維碎片。
而是…模式?是的,模式。仿佛在背景噪音中,捕捉到極其微弱但有規律節拍。
又像是在混沌色彩中,辨認出難以察覺、反復出現的幾何圖案。這模式極其微弱,極其隱蔽,
若隱若現,如同鬼魅。若非此刻夜深人靜,若非他這段時間感官被動接受大量「訓練」,
他絕對無法察覺。這是什么?商太乙心臟猛地一跳。他集中全部精神,
試圖去追蹤、去放大這種模式感。模式似乎來源于…下方?或者說,來源于這座城市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