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豬牙也可以買東西
杰克在旁邊聽著覺得很有意思,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經看過的一本游記,于是問老懷特:“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些國家用貝殼當錢用,這是真的嗎?”
“當然,其實世界上除了可以用我們常知的紙幣、硬幣等貨幣購買東西外,還有很多我們感到不可思議的貨幣形式。”老懷特微笑著回答道。
馬布里也有了興趣:“在他們那里買東西真的不用錢?這是為什么?”
老懷特說:“按照經濟學理論的解釋,任何一種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準和具有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貨幣。
貨幣其實也是一種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它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后,就成了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在那些國家,貝殼也就代表了價值和社會財富,充當貨幣來使用了。”
財商魔法書:不可思議的貨幣
在太平洋美拉尼西亞群島上瓦努阿圖,居民有著長期把豬牙和狗牙當錢使的傳統。在這里,狗牙相當于硬幣,一個狗牙可以換50個菠蘿、或者100個椰子;而豬牙則相當于“整鈔”,根據牙的品質不同,一顆豬牙可以換幾個甚至十幾個狗牙。
幾百年來瓦努阿圖人就用“豬牙大鈔”購買他們生活所需的一切,由于氣候適宜,物產豐富,豬牙貨幣信用良好,很少發生通貨膨脹的非常事件,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開銷,只需20個左右豬牙就應付有余。正是因為豬牙貨幣,這個國家的國旗、國徽上都有一個奇特的圖案:一頭粗,一頭尖,細長彎曲成一圈,有些像號角的豬牙。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貨幣是慢慢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
在最初物物交換的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于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然后,經過長年的自然淘汰,在絕大多數社會里,作為貨幣使用的物品逐漸被金屬取代。這些金屬貨幣的制作需要人工,無法從自然界大量地獲得,同時還易于儲存。于是,數量稀少的金、銀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古代希臘、羅馬和波斯的人們就把切割成大小不同的金銀薄片當成貨幣。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發現,金屬貨幣的較重,體積也大,很不方便攜帶,而且在使用過程中還會出現磨損的問題,使得金屬貨幣的價值也受到了影響。于是人們制造了金屬貨幣的象征符號——紙幣。
可見,貨幣作為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貨幣出現后,整個商品世界就把貨幣這種特殊商品分了出來。貨幣是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誰占有了貨幣,就等于占有了價值和財富;誰占有的貨幣越多,即表明所擁有的商品越多。
有了貨幣,人們可以進行交易,購買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且可以擁有更多的貨幣,成為一個富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