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做一個對自己誠實的人
世界上,自欺比欺人要容易得多,只有誠實面對自己,坦然的接受自己,才能不被他人所左右,做好真正的自己。
明朝有一位學者曾經說過,任何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人一出生就一直反復地做這三件事,直到死亡。
當人們感嘆誠信危機、世風日下的時候,是否問過自己的心:我對自己誠實嗎?
事實上,人們總是自欺比欺人要容易得多。
曾經有一個被稱為魔鬼城的地方。在600年時間里,凡是走進小城的外地人,沒有一個不上當受騙的。然而,自從一位智者來到這里,這個說法就被打破了!因為,他作為一個外地人,在小城住了一年,不但頭腦和以前一樣清晰,而且隨身攜帶的東西一件也沒有丟。這位智慧者究竟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絕招秘法呢?
這位智者死后,有許多人到他的家中尋找秘方,結果看見了一塊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著這么一行字:“當你對自己誠實時,天下就沒有人能夠欺騙你。”這句話,正是這位智者留給后人的“秘方”。
孔小姐的故事也許能夠告訴我們什么叫做“不自欺”。三年前的一天,孔小姐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毅然辭掉了一個絢爛的處于人生的金字塔尖的高層職位,并強迫自己回歸平淡的生活,并且有一段時間過著無業游民的生活,很多親朋好友都覺得訝異與不解,因為,辭掉的那份工作是許多上班族夢寐以求的職位,而她,居然就這樣輕易地放棄了。
面對親友不斷的關心和探問,她總是以“健康”的理由來敷衍,其實真正的理由是,她已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和遠景在哪里,在工作上也遇到了瓶頸和阻礙,那段時間孔小姐的工作情緒相當的低落,工作上的一些事顯得忙碌而且遲鈍,后來她也曾捫心自問,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自己是否做對了。
不過,現在的孔小姐覺得自己腳下的每一步路,都踩在堅硬的石板上,而不是踩在泥沼之中,心中開始有了踏實感,外在工作的標準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因為,了解真實的自己,才能創造自己真正的未來。
誠實地面對自己,也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唯有正視自己的內心,才能懂得自己人生真正的追求。有時外在的絢爛、繁華反而顯得空虛,不如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也才能真正快樂的生活。
佛經上說:“我們應該誠實地修行并且不自欺。”佛家認為,不可以自欺,就是不能欺騙自己。欺騙別人很容易,欺騙自己就是罪孽。像佛徒那樣天天讀誦《了凡四訓》、《感應篇》等佛家經典,把其當做一面鏡子,一早一晚都要對照鏡子檢驗自己的內心。
一個人只要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就重新找回了自己真正的夢想。人只有面對自我,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式去生活,才不會虛度人生。真正地了解自己,不被外界的浮華所左右,不被虛無的外表禁錮住心靈的自由,這就是誠實面對自己的方式。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人,是勇敢的人。
欺人,你不可能一輩子欺騙所有的人,而欺自己,則會一輩子陷在自我欺騙的泥沼里無法自拔。人們總是迫于生活,而去走別人所限定規劃的人生,也許那并非本意,還要強做歡笑。何不誠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期望,去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做回真正的自己。人活著要對自己誠實點,才會活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