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世界的大小,完全在于心的大小。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他的世界也就很狹小;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他可以包容整個宇宙。
小沙彌問禪師:“師父,您整天說‘境由心生,一切唯心造,心為人之靈’。那么,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禪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你先閉上眼睛,在心里造一座大山。”
小沙彌真的閉上了眼睛,在自己的心里描繪起一座大山來,過了一會兒,他睜開眼睛說:“師父,我的大山造好了。”
禪師又說:“你再造一棵小草吧。”
小沙彌再次閉上雙眼,開始在心里造小草,又過了一會兒,他告訴師父小草造好了。
禪師說:“現在,你心里想著到了寺院門口。”
小沙彌閉上眼,立刻就說:“師父,我已經到了。”
禪師道:“那再讓你的心到天邊去一次吧。”
小沙彌同樣閉上眼立刻就回答:“師父,我已經到了。”
禪師問他:“你回想一下,你到寺院門口用的時間長,還是到天邊用的時間長?”
小沙彌毫不猶豫地說:“一樣長。”
禪師又問小沙彌:“大山很大,小草很小,大山上還長著無數棵小草。那么,你造大山時,是不是用全部的心思?而造小草時,是不是只用一部分的心思?”
小沙彌搖搖頭,說道:“不管是造一座大山,還是單單造一棵小草,都得用全部的心。”
聽了這番話禪師微笑著對他說:“在我們心中,到天邊與到門口用的時間一樣長,可見我們的心無快無慢。造一座大山,是用一個心;造一棵小草,也得用一個心,可見心亦大亦小,能大能小。”
我們的心可以容得下一棵小草,也可以容得下一座大山,不論是小草還是大山,占據的都是我們全部的心靈。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心擴大到無窮無盡的時間和空間,那么我們的內心世界也就會寬廣無邊,所謂“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一個囚犯被關在監獄里面,關他的那間牢房空間非常狹小,連腿腳都伸展不開,住在里面很是難受。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恨與不平,覺得自己非常委屈也非常難過,認為住在這么小的囚牢里面,簡直是人間煉獄。他每天就這么罵天恨地,不停地抱怨著。
一天,從窗外突然飛進一只蒼蠅,嗡嗡叫個不停,到處亂飛亂撞。囚犯心想:我已經夠煩的了,這個討厭的家伙又來煩我,真是氣死人了,我非捉到你不可!他小心翼翼地捕捉,無奈蒼蠅比他更機靈,每當快要捉到它時,它就敏捷地飛走了。他手腳并用,東撲一下,西撲一下,蒼蠅來回躲閃,捉了很久,還是無法捉到它,最后他累得氣喘吁吁,便無比感慨地說,看來我的囚房不小啊!居然連一只蒼蠅都捉不到,可見這里還是蠻大的嘛!此時他悟出一個道理,即:“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心外世界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一個胸襟寬闊的人,即便住在一個小小的囚房里,亦能轉境,把小囚房變成大千世界;而一個氣量狹小、不滿現實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樓里,也會感到事事不稱心如意。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不要總是計較環境的好與壞,而應加強內心的修養與氣量。
無門禪師曾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不管世間的變化如何,只要我們的內心不為外界所動,則一切榮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們。居室雖小,內心的世界卻無限寬廣。
這個世界的大小有時候取決于我們心靈世界的大小。把心靈的窗戶打開,讓世界走進來,我們也就擁有了整個世界。試著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容納別人的觀點和想法、行為和態度,你就會行事大方;試著做一個志向高遠的人,有遠大的理想和不凡的抱負,你就會為人大氣。人活著,不怕做不到,就怕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