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弗倫號”指揮臺上,同樣在經歷艱難的抉擇。此刻該艦左舷仍在冒煙,傷亡損失不小;可剛剛收到驅逐艦捷報,說已擊沉敵方兩艘驅逐艦,這無疑鼓舞了法艦上下的士氣。
“艦長,德軍似乎在轉向撤退?”觀測官驚喜地叫道。
卡斯特爾凝視海面,若隱若現能看到“布呂歇爾號”正釋放數發炮彈后試圖扭頭遠遁,“歐根親王號”也相繼減弱了射擊強度。
“是追擊,還是適可而止?” 他知道此刻己方兩艘巡洋艦都已受損,“絮弗倫號”尤為嚴重,再硬拼下去恐怕先倒下的是自己。而自由法國海軍的每一艘主力艦都是國之重寶,若冒然追擊失敗,損失難以承受。
在短暫權衡后,他通過無線電與輕巡“迪蓋特魯安號”、兩艘驅逐艦溝通:“德軍在撤退,我們可以追擊一段,但不要戀戰。以火力壓迫為主,讓他們滾出這片海域。”
接著,他用疲憊卻堅定的聲調向全艦廣播:“諸位,德軍已失去兩艘驅逐艦,我們在此役中已扭轉了局勢。繼續堅守崗位,主炮射擊保持精準,以防萬一。我們的目標是讓德艦徹底遠離此處!”
既然德軍決定撤退,就不會停留過久,“布呂歇爾號”搶先以大角度掉頭,側舷主炮做幾輪有限射擊試圖干擾法艦;“歐根親王號”則跟在后面,用交替射擊來掩護友艦。一時間,炮聲與爆炸在遠方海面再度密集起來,但從整體態勢看,德艦已現退意。
法軍巡洋艦也不甘示弱,“迪蓋特魯安號”仗著相對完好無損,不斷追擊至更近距離,把155毫米炮火覆蓋過去,偶有幾發近失彈激起的水花令“歐根親王號”艦橋大驚失色。
“絮弗倫號”則邊損害管制、邊以前后主炮斷續開火。幾發炮彈落在“布呂歇爾號”航線前方,讓后者不得不再次機動。
可是,畢竟德國重巡洋艦動力保持完好,得以在高航速下逐漸拉遠距離。
當夜色逐漸消散,灰蒙蒙的海天即將泛起清晨時,德軍兩艘重巡已化作小小的輪廓,消失在東南方向的海平線。對法艦而言,繼續深追并不明智——燃料與彈藥的限制,加之本艦傷勢不輕,足以勸阻他們罔顧一切。抉擇
當德軍編隊的驅逐艦傳回最后一則混亂的求救訊號后,通訊便被海浪與爆炸噪音徹底掩蓋。海因里希少將怔立在“歐根親王號”艦橋,面色鐵青。
“怎么可能……那兩艘法國驅逐艦竟這么快就擊沉了我們的驅逐艦?”
突如其來的噩耗加深了他的焦躁:原本依賴驅逐艦包抄法艦的戰術已宣告失敗;若失去對側翼的控制,德軍重巡就得擔心法國驅逐艦的魚雷威脅。
更糟糕的是,他們與法巡洋艦的對射仍在膠著,而“布呂歇爾號”數分鐘前還冒險逼近“絮弗倫號”,如今便暴露在相對危險的射程里。一旦法方驅逐艦或輕巡也趕來,就可能形成對“布呂歇爾號”的合圍。
海因里希頭腦中閃過權衡:此戰若繼續下去,德艦并無必勝把握,且連損兩艘驅逐艦已是重大損失。若此刻撤退,或能保全“歐根親王號”與“布呂歇爾號”返回基地。突然通信兵發現在30公里外檢測到兩個高速接近目標!“那是英國的巡洋艦,”
海因里希抓住樓梯扶手,他朝艦橋人員喊出決斷:“命令‘布呂歇爾號’立刻脫離接觸,全隊轉向東南方向撤離。掩護炮擊一輪后,我們盡快離開此區域!”向俾斯麥號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