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喬南枝
莊園:青陽縣
聲望:8160
金幣:0
已解鎖物品:小米(1金幣/噸)大米(1金幣/噸)紅薯(1金幣/噸)
“小音,消耗八千聲望,轉換八十個金幣。”
小音:“好噠。”
宿主:喬南枝
莊園:青陽縣
聲望:160
金幣:80
已解鎖物品:小米(1金幣/噸)大米(1金幣/噸)紅薯(1金幣/噸)
八十個金幣就是八十噸糧食。
全部買大米的話,能讓青陽縣所有百姓吃四個月。
這讓她稍微松了口氣。
四個月后會有更多的聲望,倒是不用再為糧食發(fā)愁。
可怎么把這些糧食拿出來,卻是個麻煩事兒。
前兩次的借口都有些討巧的成分在里頭,一次兩次還好,次數(shù)多了難免讓人懷疑。
這一夜,喬南枝都沒合眼。
直到天快要亮了,終于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還是個長久的萬全之策,這才安心的睡覺。
雖然沒睡多長時間,但第二天她破天荒地起了個大早。
洗漱吃飯后叫來了李謙。
“大人。”李謙拱手。
“之前不是讓你整理一些舉家出逃的富戶資產,弄好了沒有?”
“大人稍等,下官馬上去拿冊子。”
很快,喬南枝見到了李謙整理好的冊子。
陳員外家,家主陳久安,兩進院子一座,鋪子十三間,上等田三十一畝,下等田十八畝。
王地主家……
“大人,目前能查到的都整理在冊了,不過很多都找不到房契和地契,這些都是下官問了街坊鄰居之后,多方互相印證整理出來的。”
喬南枝仔細看了一遍,光這本冊子上的這些富貴人家,幾乎就擁有青陽縣所有的上等田。
下等田和山林他們也擁有絕大多數(shù)。
可以說青陽縣的幾個富戶掌握著青陽縣九成以上的資源。
還好這些人現(xiàn)在跑了。
“重新辦理地契,全部收為官府所有。另外這個兩進的院子先收拾出來。”
“調派十個衙役輪班駐守,我親自負責,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能出入這個院子。”
“是,大人。”李謙沒有多問。
喬南枝對這個得力屬下很滿意。
她身上秘密太多,再如何謹小慎微也會有不太合理的地方。
有個認真辦事兒,不多嘴的屬下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先去忙吧,下午的時候把那宅子收拾好。”
“是,下官告退。”
他走后,喬南枝坐在椅子上把丟了好多年的畫技撿起來。
一直忙到中午的時候,才把一張張畫著紅薯,土豆,玉米,辣椒,花椒、生姜、山藥等各種作物的紙,遞給靖萱。
“拿去交給李大人,讓他找人貼在告示欄。”
直到現(xiàn)在,她依舊不知這是哪個朝代,也不知道很多農作物這個時代有沒有,但不重要。
她的目的并不是讓百姓找到這些東西,而是混淆視聽。
不假手于人,她親自負責這件事,到時候從百姓手中收上來些什么東西,還不是她自己說了算。
這樣即便以后再從系統(tǒng)里拿出什么東西也有了借口。
中午的時候,除了參加民工的那些人,其余人中午這頓都是不吃的。
原本這個時間最熱,大家都會趁著這個時間休息一下,恢復好體力。
可今天衙門的人在墻上貼出了好幾張紙,而且不是以往大家看不懂的字,而是各種畫。
看起來像草藥?
這一下就引起了百姓的好奇心。
頂著大太陽過來湊熱鬧。
“這畫的是個啥?”
“怎么沒見過。”
“好像是個疙瘩頭。”
“大人把這畫貼在這里做啥?”
大家議論紛紛,互相討論之后發(fā)現(xiàn),這上面的東西大家?guī)缀醵疾徽J識。
這讓眾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們可是天天跟莊稼、跟山林打交道的,如今大人把東西畫出來了,他們這些老農民居然不認識。
很快,等大家匯聚的差不多,喬南枝帶著靖萱過來。
“見過大人。”喬南枝點頭,高聲道:“諸位鄉(xiāng)親父老,大家想必也看到了,這是本官親自畫的。”
“你們有認識畫上的東西,都可以拿來,本官確認過后,如果真是畫上的東西,會給獎勵。”
有好處!
剛才純屬好奇的百姓一個個雙眼放光,爭先恐后的擠到那面墻面前。
仔仔細細把畫像上的東西記下來,也有的偶爾認識一兩種,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當然,不認識也不要緊,大家可以仔細看看,以后偶然間看到了,也可以拿到縣衙來兌換獎勵。”
“另外,西街陳員外家的宅子,如今已經是衙門的倉庫,由本官做主,派衙役駐守。”
“往后大家尋到了一些稀奇古怪,不認識的,跟著畫像上模樣相似的,都可以拿到那里。”
“從今天開始,本官每天下午的時候都會在那里,大家找到盡量下午拿過來。”
有人急忙問:“敢問大人,如果真找到了,給啥獎勵?”
被無數(shù)雙眼睛盯著,喬南枝輕笑:“目前給的是大米,以后也會獎勵其他的東西。”
“前三張紙上的任何一種找到了,獎勵五百斤大米,后面這幾張紙上的東西獎勵兩百斤。”
這么多!
大家在心里迅速算了一筆賬,哪怕是最少的兩百斤大米,如果兌換成粗糧的話,夠一家老小一年的嚼用了。
哪怕不換成粗糧,每天用來熬點稀粥,也能撐個大半年。
算清楚之后,大家再也坐不住了。
迅速朝著田間、山林跑去。
還沒到晚上,幾乎青陽縣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就連縣衙的衙役都跑出來,仔細辨認過后記在心中,雖然他們如今吃上了公家糧,可誰也不會嫌棄糧食多不是。
李謙聽了這件事后,急匆匆地找到喬南枝。
斟酌道:“大人,這,是否不妥?”
“怎么不妥?”
“大人給的是否太多了?一般這些東西要么誰也找不到,要么不少人都認識,到時候若大家都拿著過來,那豈不是一人最少要給兩百斤的大米?”
“這樣倉庫里的糧食撐不住多久的。”
“沒事。”喬南枝說道:“不是那么容易找的,要不然本官也不會用這樣的辦法。”
“至于糧食,我已經有思路了。”
“你放心用,缺什么盡管拿去換。要不了多久,本官就能搞到一大批糧食。”
看著如此自信的大人,李謙最終還是點點頭。
回去的路上他一直在想,如果自己是這青陽縣的縣令,要如何才能搞到一大批的糧食?
要知道,如今的青陽縣可是個三不管地帶,當今朝廷自顧不暇。
青陽縣被金達人占領之后,朝廷一點動作都沒有。
現(xiàn)在又被起義軍占領。
大人這個縣令,是起義軍臨時封的,而起義軍自己日子也難過,不可能管青陽縣。
民間同樣也沒有糧食。
哪怕是雨季,百姓們也最多就進山尋點蘑菇野菜充饑。
稅收再苛刻,百姓也不可能有糧交稅。
思來想去,李謙無奈的發(fā)現(xiàn),他這些年讀的書,到了此刻居然沒有一點用處。
不過自家大人說的言之鑿鑿,應該還是有希望的……吧。
劃分兩頭。
喬南枝跟李謙分別之后就來到了那座四合院。
空蕩蕩的,給人一種死寂之感。
“若有百姓送東西來,就讓他們進來。”
“是。”守在門口的衙役很嚴肅。
總共十個衙役,被分成了三批輪值,全天候守著這座宅子。
衙役們不知道這么做有什么好處,但他們知道一點,大人這么重視,一定要打起精神來守好了這座宅子。
喬南枝在宅子里瞎逛了兩個小時后,終于有百姓來了。
“大人,您看看,是不是這個?”
“我這邊也有,大人,先看我的。”
鬧哄哄的,喬南枝高聲道:“按照先來后到,先排隊,往后也是如此。”
清亮的聲音讓大家安靜下來,笨拙的排好隊伍。
喬南枝開始一個個檢查。
“這個不是。”喬南枝看著面前男子遞上來的疙瘩頭。
搖了搖頭,這并不是紅薯。
“不是呀~”男子老失望了。
這個東西他以前挖到過,看著跟畫上一模一樣,咋能不是呢?
“這個是一味藥材,叫何首烏,不是畫上的東西,不過也有用,這樣,就給一斤大米。”
男子沒想到沒找對,還能領一斤大米,連連道謝。
“下一個。”
大家保持安靜,來的人是不少,大多數(shù)的人拿來的都是一些不認識,沒什么用的雜草。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很多東西長得極為相似,現(xiàn)代的時候,拿著科普的視頻或者圖片都能認錯,更不要說她粗略畫出來的簡略圖畫。
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喬南枝看了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東西。
直到再沒有百姓進來,這才伸了個懶腰。
好在她也不真指望百姓找到紅薯這些東西,倒也沒有太失望。
把這堆有用沒用的東西全部收在倉庫里,這才回了縣衙。
之后,喬南枝連續(xù)幾天都去那處宅子。
百姓們絡繹不絕。
別說,還真找到些有用的。
何首烏、魔芋、花椒、野生姜,野生枸杞。
哪怕不在圖畫中的東西,只要覺得有用,喬南枝都留了下來,給了一定的獎勵。
看著那些拿到大米的人,大家的熱情高漲,人更多了。
倉庫里堆積的各種廢物也更多。
在堆積如山的,各種不認識的雜草中,喬南枝買了一噸紅薯摻雜進去。
這頓紅薯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當種子。
不是她不愿意再多等幾天,而是如今已經四月,再不育苗快來不及了。
“李謙,明天開始,再招點民工。”
“還招”李謙吃了一驚。
為難:“大人,青陽縣有兩千多口人,除去老人孩童,也只剩下八百左右青壯,這還算上了女子。”
“這一部分是有自己活計的,比如自己擺攤的。”
“除去這些外,能招募的民工最多也就六百。”
“如今鹽礦洞那邊,加上建廁所的,已經三百有余。”
“那就再招,不是還能招兩三百嗎,我有急事,鹽礦洞那邊不能停。”
“倒是張三,等廁所修好之后,我重新安排個活,讓他幫忙種地。”
李謙:“種地?”
“沒錯,那些富戶手里的田產如今都已經收為官府所有,地地契都在咱們手里,與其荒著,不如雇傭大家來種地。”
李謙愣了一下:“那這些民工豈不就相當于以前地主家的長工?”
“還是有區(qū)別的。”喬南枝解釋:“首先這些地收歸官府所有只是過渡,并非一直霸占。”
“現(xiàn)如今青陽縣百廢待興,我也沒有精力處置這些地的歸屬,”
“第二,來一天算一天,只要干活就給吃的,也不簽什么契約,全憑百姓自愿。”
“如今青陽縣幾乎沒什么營生,這些人如果吃不上飯,就是不穩(wěn)定因素。”
“強行鎮(zhèn)壓也沒用,除非賑災。”
“現(xiàn)在只不過是換個方式賑災,你也可以理解為,以工代賑。”
“既把活干了,百姓們也吃上了飯,還能保住尊嚴。”
“我們只需要派幾個監(jiān)工,別讓人偷懶就行。”
“相比起鎮(zhèn)壓動亂。省時省力省心。”
聞言,李謙眼睛越來越亮,最終嘆服:“大人高明。”
“去忙吧,把人招募好,明天我親自去地里監(jiān)督。”
“是。”
李謙剛要走,想起什么,連忙問:“大人,那種子怎么辦?”
“要不要用大米和百姓換一些,除非家里已經餓死人的,要不然多少都會留一些種子為第二年做準備。”
“每家少換一點的話,應該是可以的。”
“不用,這幾天從百姓手中收到一個好東西,我們種那個。”
“好東西?”
“對,能讓所有人都吃飽,讓你再也不用為糧食發(fā)愁的好東西。”
李謙迅速就猜到是那些張紙上的東西,不過東西太多,具體是哪一種他也不知道。
但能讓他再也不為糧食發(fā)愁,他表示不信。
考慮到大人的面子,最終也只能把這份不信埋在心里。
反正青陽縣如今情況已經糟的不能再糟了,他既沒能力拯救,那不妨都聽大人的。
李謙走后,喬南枝叫來了張三。
“大人,你讓俺建的廁所已經全部都建好了,大人要去看看不?”
“不用,這兩天已經看過了。”先建好的幾個,她這兩天抽空看了。
雖然是茅草棚,但到底也是有廁所了。
這幾天道路上的奧利給明顯減少,喬南枝還是很滿意的。
“廁所建好了,那就再給你一個任務。”
又有活,張三很高興。
他胳膊腿都還在,最怕的就是因為沒什么本事,又不認識字,自家大人用不上。
只能淪落到跟一群重傷的老兄弟混吃等死。
他巴不得一直有活。
“你帶人去燒草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