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得起嗎?
必須養得起。
都沒必要經過計算,盧自望就知道養得起。
“不用六千斤,不用一萬斤,只要畝產能達到八百斤以上,就絕對能養得起一支萬人的軍隊。”
他們現在有鹽,如果能把糧食的問題解決了,那就只缺武器了。
手中有鹽有糧,要換一些鐵,完全不成問題。
甚至盧自望大膽的想著,如果大人野心夠大,光憑著畝產數千斤的糧食,好好謀劃一番,這天下之主也不是做不得。
“回神了。”喬南枝見他不知道在想什么,越想越激動,忍不住出聲喚了一句。
小老頭面色漲紅,渾身顫抖,別一會兒激動的暈過去可咋整?
這么好用的師爺,可不容易找到第二個。
“大人,您別騙我。”
“哪能啊,紅薯真的很高產,很容易種植,無論是貧瘠的荒地,還是上等田,都能種,無非就是產量少一些罷了。”
“另外育種也非常簡單,又能長期保存。”
“可以煮了吃,也能煮成粥,扔火堆里燒了也能吃 ,甚至可以生啃。”
“另外就那種綠油油的藤,也可以當菜,比野菜好吃多了,沒什么苦澀味兒,營養也很高。”
“可謂渾身都是寶。”
“神物,神物呀,天佑百姓啊!”盧自望聽完之后,直接就跪在了地上給老天磕頭。
喬南枝:“……”
要不你還是給我磕一個吧。
明明是她的功勞,這小老頭兩嘴一張,變成上天賜福了?
半晌之后,盧自望終于從激動中平靜下來。
“大人,啥時候能成熟?成熟之后是啥樣的,那東西也不開花,也不結果的……”
喬南枝:“到時候你就知道了,總之呢,你只需要相信本官說的都是真的,紅薯就是這么神奇。”
“你現在要做的是先招一千人,張三他們都有在軍隊中廝殺過的經驗,就交給他們去訓練。”
“務必讓這些人做到令行禁止。”
“另外,這一千人都是以后要帶新人的,要好好的考察,德行有重大瑕疵的那些都不要。”
“還有,你如果有人脈關系的話,想辦法打聽一下周邊縣城哪里有鐵礦。”
“起義軍現在一時半會兒的估計管不了太嚴,朝廷那邊更是有心無力,這個時期,是咱們弄到鐵礦最好的時機。”
“大人放心,我會盡快去辦。”一聽她這么說,盧自望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起義軍不可能盤踞在南方當一方諸侯的。
跟朝廷對上是遲早的事兒。
朝廷贏了,不用說,肯定會慢慢的收復權利,鐵礦、鹽這些也必定會歸官府嚴管。
起義軍若是取朝廷而代之,鐵礦和鹽也必定會抓在手中。
到時候他們想再插手就不容易了。
哪怕手中有糧食,也未必能弄到。
“行了,去辦吧,另外,想辦法給我積攢好名聲,招收流民的時候,把我在青陽縣的各種善舉多宣傳宣傳,讓越多的人知道越好。”
周邊縣城的人,通過道聽途說不一定會相信,恐怕不能提供多少聲望,但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肉啊。
只是讓人在招收流民的時候,提上那么幾句,惠而不費的事兒。
“是,我這就安排下去。”
這段時間青陽縣的變化,盧自望都看在眼中,自然知道名聲好,聲望高,給大人帶來的好處。
現如今他成為了大人的左膀右臂,為自家大人積攢聲望,是應該的。
該說不說,盧自望的辦事效率就是高。
僅僅七天,一千個青年就已經來到了青陽縣。
猛地增加這么多人,把李謙給嚇到了。
“大人啊,這么多的人拿什么養?下官聽說您還打算擴充到一萬人?”
“是啊,怎么了?”
怎么了?好一個怎么了?
李謙嚇得聲音都在哆嗦:“大人你知不知道,正常情況下,一個縣令能調動多少人?”
“多少?”喬南枝也有些好奇。
她歷史學的一般般,加上這里是個架空的世界,跟她所知的朝代都對不上,差距肯定也是有的。
“最多百來人。”李謙說的異常嚴肅:“一般來說,縣令能調動的人馬就是縣衙的人。”
“根據縣城的大小,是否在邊境,會有所差異。”
“一般來說,小一點的縣城,三五十人足矣。”
“哪怕在邊境,因維護治安需要,衙役會多一些,但一般情況也就百人左右。”
“這就是大人能調動的所有人馬。”
“這么少?”喬南枝皺眉,幾十上百個人能干啥?
維護治安都費勁。
“這還少?”李謙苦口婆心的勸說:“歷朝歷代制度大差不差,大人如今組建一千人的護衛軍,就已經極其不合規矩。”
“當然,現如今朝廷和起義軍都沒空管咱們,稍微出格一點也無傷大雅。”
“可無論如何,這就已經是極限。”
“一萬人的軍隊是絕對不能組建的,哪怕大人有這個能力,也絕對不可以。”
“朝廷尚且不說,一旦被起義軍知道大人手中會有一萬精兵,他們是會繼續打朝廷,還是先打大人,可說不好。”
一萬精兵有多恐怖?
如果用得好,足以推翻任何朝廷的統治。
別看起義軍如今人數不少,十幾萬大軍,可全部都是一群平民。
大多數人都餓著肚子打仗,別說長矛盔甲,連衣裳草鞋都穿不起。
正面對上,那十幾萬大軍,能不能打得過一萬精兵可不好說。
換做他是起義軍的首領,得知自己已經初步拿下的地盤中,突然出現一支萬人精兵,恐怕覺都睡不安穩。
他實在想不通,盧師爺也算是老成穩重,怎么會任由自家大人這般胡鬧。
“那都是以后的事兒。”喬南枝安撫:“現如今兵荒馬亂的,我們得先自保。”
上位者最忌諱功高蓋主,傭兵自重,她當然知道。
可即便知道,組建軍隊也得提上日程。
見李謙急的額頭冒汗,解釋道:“沈大將軍如今跟朝廷杠上,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來管我們。”
“金達人那邊什么時候會攻過來可不好說。”
“我們必須要有保衛青陽縣的力量,越早越好。”
“糧食武器這些我都會解決,你只需要做好我吩咐的事就行,至于以后……”
“別擔心,大不了把組建的兵權上交,再把紅薯這種食物推行下去,看在本官這么識趣的份上。”
“不說官升三級,封侯拜相,功過相比還是可以的吧。”
她是真的不太擔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沈大將軍沒有正式稱帝,沒有建立新的制度之前,她組建軍隊并不算觸犯律法。
退一萬步來說,哪怕真的觸犯律法也得干。
無他,怕死。
沈大將軍跟朝廷具體實力如何,他們也無從得知。
萬一沈大將軍盤踞南方十年八年都拿不下朝廷,金達人能等這么久?
一旦金達人打過來,以青陽縣這兩千的老弱婦孺,除了等死,沒有任何辦法。
逃都逃不掉。
很多百姓家中連把菜刀都沒有,戰力幾乎為零。
以青陽縣如今的情況,金達人那邊只要來個五百左右的精兵,就足以血洗青陽縣。
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組建軍隊的事迫在眉睫,越早越好。
至于沈大將軍不滿?
等他稱帝再說吧。
“大人……”李謙還想再說什么。
被喬南枝打斷:“好了,相信我,沒事的,就算要死,我也死在你前面。”
這話說的,李謙沉默不語。
誰稀罕你死我前面……
他就想領一份差事活命而已,怎么就這么難。
“行了,年紀輕輕,別整天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須知船到橋頭自然直。”
“有這擔憂的功夫,你帶人去種樹。”
“種樹?”
“對,如今紅薯種完了,棉花也種完了,廁所已全部建好,民工們就全部都閑了下來。”
“給你們一個新的任務,種樹。”
新到的一千人,喬南枝打算交給盧自望和張三負責,訓練之后帶去挖煤。
青陽縣原本自有的居民,喬南枝思索再三之后,還是決定先種樹。
事情有很多,開荒、修路等等,可那些都能放一放。
種樹則是錯過了雨節,就只能等下一年。
整個青陽縣周邊的山上全部都光禿禿的,風一吹,黃沙漫天。
唯一能看見樹木的,是以前的一些富戶私有的山林。
數量也不算太多,一旦開放山林,不用幾天就會變成一片光禿禿。
“種樹?”李謙呢喃,滿臉迷茫。
在他的腦海中,就沒有種樹這個概念,人都吃不飽,有種樹的時間,種糧食不好嗎?
打零工賺點錢不好嗎?
“如今到處光禿禿的,百姓連野菜蘑菇都挖不到了,柴火更是個大問題。”
雖然她現在已經在組建人手挖煤,可煤這種東西,開采困難,運輸困難。
她做不到免費發給百姓,就只能盡量將價格壓低,讓大家買。
這對百姓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如果能恢復山林生態,百姓就近砍柴,這就方便不少,也能省下一大筆錢。
換一個縣令肯定做不到,畢竟讓百姓去種樹,就是在浪費人力物力。
可喬南枝不怕。
她不缺糧食,完全能支撐得起種樹的開銷。
“這段時間我觀察了一下,還保有相對完整的山林,是以前那些富人的。”
“他們已經跑路,山林已經歸縣衙所有,這些山林間,最多的是雪松,另外還有竹子。”
其實山林間也有一些其他的灌木,只是數量少,喬南枝也不認識。
所以經過這段時間的走訪觀察之后,她還是決定種雪松和竹子。
“這兩種種植較為簡單,可以用扦插的方式,所謂扦插,就是在原本的母株上……”
李謙對于種樹不怎么支持,勞民傷財,沒回報。
還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完成的,最起碼得堅持好幾年才能看到一點成效。
在他看來,完全吃力不討好。
可看著自家大人說的頭頭是道,還有什么扦插的方式,跟那個紅薯差不多。
最終,他還是妥協了。
種吧,自家大人這么看重,那應當是有好處或者必須要做的。
兩個人足足聊了一個時辰。
李謙揉了揉脹痛的頭,一下子接收太多的東西,有點累。
“大人說的下官都記下了,只是這個扦插,下官也是一知半解,聽起來跟種紅薯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尤其是竹子,感覺會更難,到時候還請大人現場做一下示范。”
“當然。你組織好人手,去王地主家的那座山腳下等著,明天早上我直接過去,帶著你們一起選擇合適扦插的枝條。”
喬南枝只會紙上談兵。
可這個時候不能露怯,更不能說不會。
“下官這就去辦。”
看著退下的李謙,喬南枝滿意的很。
她最喜歡李謙的就是這一點,哪怕有些事情不理解,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卻不會跟她爭執到底。
這是她目前最需要的人。
太有主意,喜歡固執己見,一條道走到黑的那種人,她反而不太待見。
把腦海中看過的視頻回憶了一遍,扦插的細節一點一點的記錄在紙上。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深夜。
抓緊時間睡了兩個時辰。
喬南枝就被靖萱叫起來,簡單洗漱用過早飯,來到了山腳下。
除了在制鹽的那些人,青陽縣的青壯幾乎全在這了。
女子的人數較少,大概有三五十個,跟男子分開站,涇渭分明。
“見過縣尊大人。”
“不必多禮,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種樹,你們或許不解,或許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但本官要告訴你們的是,種樹,很重要……”
今天的開場白稍微長了些,不是喬南枝喜歡廢話,作為一個學生時代天天聽著校長、副校長輪番上去講的人。
她其實不喜歡聽太多沒意義的話。
可今天不同以往。
種糧食,種棉花,一個關乎吃,一個關乎穿。
這些人都知道很重要,一般不會偷懶,也不會胡亂糊弄。
種樹就不一樣了,大家不知道重要程度,很可能隨便弄弄。
因此她才要特別交代。
“總之,你們吃著白米飯,就要把本官交代的事情做好,無論你們能不能理解種樹的重要程度,都需要做好。”
“現在,本官教你們如何選取需要扦插的枝條……”
得益于昨晚把記憶中學到的那一點知識做了整理歸納,喬南枝現在做起示范來倒也有模有樣。
完全看不出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