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余、朱二人沉浸在濃烈的離別情緒中。
隔壁早已怒火沖天。
“好,好,真是好極了!”
“這就是余閑的教學,這就是老四給的交代???”
“老子要是不給這兩貨點顏色瞧瞧,咱就不興朱!”
說完,朱元璋掄起拳頭就是干。
只見刷地一聲,朱標火速滑跪,像藤曼似的擋住朱元璋的去路。
朱元璋愕然在地,胸中怒火更盛。
老大,你糊涂?。?/p>
“父皇,您先別著急......”
“老四他,就還是個孩子心性,就愛說點大話充場面?!?/p>
“孩子?”
“站起來比他老子還高,這他么孩子?!”
朱元璋指著朱標鼻子罵,一手抽出鑲嵌著翠玉的腰帶。
朱標一看腰帶臉都黑了,抽到人身上還得了?
雖然父皇登基多年,可手上蠻勁和功夫一點沒少。
老四經此一劫,恐怕半年下不來床。
“爹,四弟是您的親兒子,您還不知道他嗎?”
“一喝了酒,嘴上就沒把門的,只顧眼下痛快,咱要是跟他置氣,不就變得比孩子還幼稚!”
“越獄是不可能越獄的,醉話當不得真......”
“滾!”
朱元璋用力一踢,朱標就跟油桶似的滾到角落。
“酒后失態?老子看他是酒后吐真言!”
“老四跟你不一樣,不懂權衡,就算明知前方絕路,他也能瘋到底。”
“你可以出手庇護他,但你能保證他安穩出獄后不綢繆?”
“慣子如殺子,你好好拎清楚!”
在朝堂中,三思而后行是每個皇子的必修課,朱元璋本指望一場關押會讓朱棣學會這堂課。
可他萬萬沒想到,老四能虎到這份上。
就算朱標有守護之心,證據擺在眼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幸虧,余閑明事理,頂住了壓力。
這給了朱標一線機會。
“您若非要打,兒臣也不攔著,但有一點不得不說?!?/p>
“余先生沒有縱容四弟,心甘情愿認罪赴死,人想活命者比比皆是,他可是天底下獨一份?!?/p>
“縱使大難臨頭,余閑極力勸阻老四,這些咱們都看在眼里。
證明此人操行沒有問題?!?/p>
“有這樣一位人物領著老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可比一頓毒打來得有效?!?/p>
“父皇,人教人一千遍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會,難道您不想看到老四真心信服么?”
朱標一番有理有據的輸出,雖然沒完全平息怒火,但也初見成效。
朱元璋從臉都綠了,到呼出濁氣。
“你就寵他吧!”
“但愿老四對得起你這份好心?!?/p>
“至于余閑,他最好知道天高地厚!”
朱標長舒一口氣,當即就說:“兒臣會盯著的!”
“但兒臣相信,余先生品行高潔,定能讓老四脫胎換骨。”
朱元璋悻悻地收起腰帶,沒有再開口。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這邊才議定,隔壁忽然傳出酒杯碰撞的聲音,朱元璋趕忙回過神來。
“學生明白了!”
“明白就好,回歸正題吧,留你的問題想好了嗎?”
在余閑提點下,朱棣躍躍欲試:“那是自然!”
“您說過,一個好問題勝過一千個答案,我不敢怠慢。”
“其實我對念書一向抵觸,可這回不敢糊弄,化解冰雪天災的策略,已經了然于胸。”
朱棣拍著胸脯的氣勢,被朱元璋盡收眼底。
“這還是我那覺得讀書無趣的老四么?”
“他學得進去?”
“不會吧......”
朱元璋半信半疑,好奇心被吊起來。
因為心里還有氣,朱元璋的高興沒維持多久。
老四屁股撅起來,他就知道意欲何為。
這孩子的性格適合領兵打仗,不適合擺弄朝政。
“這就飄了,狗肚子里裝不了二兩香油?!?/p>
“父皇,您再給點耐心,四弟的確一心向好?!?/p>
“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是為父的看扁了他。”
見朱標堅定維護老四,朱元璋也松了口。
“從小到大,你見他讀過幾本書?”
“咱給所有皇子都請了先生,可老四呢,寧愿日日練武,也不肯在書桌前坐上半刻。”
朱元璋搖頭嘆氣,朱標糾正說:“父皇,那是老四年少不懂事 。”
“他現在跟了余先生,肯定有長進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
“行,咱刮,看他如何改過自新。”
朱元璋暫時放下毒舌,愿意再觀察觀察;
這世上除了妹子,他也就愿意聽聽老大的意見。
...
“態度還算積極,那你說說吧?!?/p>
余閑揮了揮手,讓朱棣不必顧慮。
“那我可就說了奧?!?/p>
朱棣清了清嗓子:“這只是我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既然余先生認為,每逢冰雪期,大地民不聊生,各地糧食、經濟大受影響,草原各部必生異心!”
“與其坐在這里被動防御,不妨先走一步,把那群可惡的韃子,還有其他韃子,干得干干凈凈?!?/p>
“學生保證,只要我還喘著氣,就為北伐事業貢獻一分力。”
“至死方休!”
朱棣毫不掩飾野心,這種發自內心的愿望,隱瞞也沒有意義。
隔壁所有動靜被朱家父子聽得清清楚楚。
“父皇,兒臣說什么來著?”朱標難掩笑意,對老四的發言很是滿意。
“不是兒臣亂說,連劉伯溫也稱贊余閑,他定不會引導四弟干壞事。”
“再聽聽看!”
朱元璋輕描淡寫的說,心中卻多了波瀾。
“還算有憂國憂民之心,但僅憑一點進步還不夠?!?/p>
“殺光韃子,這話聽起來過癮,可怎么實施呢?”
“兵家講究,糧草先行,他光顧著北伐北伐,大明受得了?國庫受得了?”
此時的大明,仍然沿用前朝征兵制。
一兵一卒,一刀一槍,完全依靠朝廷買單。
關于這個點,朱標想了想,逐漸認同。
父皇的憂慮不無道理,那余先生會如何化解呢?
就在朱棣說完后,牢房沉寂好一會。
第一次回答問題就鴉雀無聲,這正常嗎?
朱棣上的學堂不多,但也敏銳地察覺到不對。
“先生,要是我說得不對,就指出來吧?!?/p>
“那我就說了...”
“嗯,我接受批評。”
余閑徐徐起身,緩緩一笑。
“朋友,你發現真相了?!?/p>
“真的???”
朱棣當即興奮起來,又不敢太得意忘形,他心里半信半疑。
別說朱棣了,就連他爹和他家大哥也一個表情。
三個人三張嘴,湊一塊跟。似的。
“不是,這家伙怎么出爾反爾???”
朱元璋一拍桌子,嚇得侍從猛打激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