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抱歉,此題四十七位答題者全部錯誤】
【反思主播自己,此題出的有些問題,一是不應該用填空這種方式來回答如此復雜的歐洲人名,二是答題者范圍太小】
【下面將出一道選擇題,并將答題范圍擴大到歐洲全體十八周歲以上公民或者臣民,不分性別皆可回答】
隨著天幕一說出新的答題規則,包括圣赫勒拿島在內的歐洲人紛紛歡呼了起來。
就在剛才在圣赫勒拿島,包括拿破侖四個親信還有羅威總督都只能干看著拿破侖添上一個錯誤答案。
當然如果是他們的話,同樣也會以為拿破侖三世是路易的第二個兒子,誰會想到居然會是曾經被人懷疑血統的老三呢?
不過如果是選擇題的話,那么不僅答對可能性增加,而且幾個人合作,大家一人選一個總會選對一個的。
【第二帝國戰爭史競猜選擇題第一題:請問拿破侖三世是通過以下那一種方式成為第二帝國皇帝的?】
【A仿效其伯父拿破侖一世,率領少數人在法國海岸登陸,向巴黎進軍奪取皇位】
“這個題目絕對不可能,別說那個我都忘記長什么樣的路易家的老三了。就是我當年這么做的時候,也是生怕那一個士兵的槍走了火,我也是硬 著頭皮向前沖的......”
對于當初心里也沒多底氣這一點拿破侖并沒有在自己親信與羅威總督、朱迪鈉這兩個外人面前掩示。
雖然在歐洲有腦子的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就將這個答案給刨除在正確選項之外了,但仍然有許多拿破侖一世的擁護者在沒有聽到其他答案之前就選定了這個答案。
對于他們而言,只有這個答案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選擇其他答案都是對皇帝本人的極大不信任與不忠。
【B領導巴黎市民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重建第二帝國】
“這個有可能,畢竟路易十八兄弟的所做所為......”
一些理智的人覺得這個答案更可能,只是在其他選項出來前,仍然在觀望中,萬一再出一個更可能的答案呢?
【C法國革命后,回國參加總統選舉,先競選成為共和國總統,并經全民公決成為皇帝】
“恐怕這個答案都要比前兩個可行性更強?”無論是拿破侖本人,還是英國國王喬治四世、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甚至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都認為這個答案更有實現的可能性。
雖然他們都是君主,但在歐洲皇帝甚至部分國王也不是光憑血統關系就能繼位的。
在神羅被拿破侖強令解散前,德意志就存在著七大選帝侯,甚至連拿破侖一世的帝國也存在這種職位,比如正幫著英王喬治四世參謀答案的塔列朗就曾經被拿破侖一世封為副大選帝侯。
【D以上都不是】
--
“這一回我選第三個答案。至于你們可以自己選擇你們覺得正確的,不必事事跟著我。大家分散開選,萬一能蒙對一個答案呢?”
拿破侖對著朱迪鈉尷尬地一笑,由于朱迪鈉并非歐洲人,所以他跟島上其他黑人、華人以及馬來人一樣都沒法參加競猜。
“皇帝,您這個辦法,我不得不說,實在是太好了。”
就當朱迪鈉要恭唯一下拿破侖,同時表示對不能參加競猜毫不在乎時,天幕又專門點了他的名字......
【鑒于朱迪鈉已經被拿破侖一世皇帝封為男爵,所以特例增加其參與答題資格】
“我聽到了誰?朱迪鈉,就是那個救了皇帝生命,找出被英國人收買、毒害皇帝叛徒的那個中國名醫啊?”
“我還盼望著他早點來歐洲呢,我還想讓他幫我治一下痔瘡呢?”
“是啊,是啊,就不知道現在朱醫生是在圣赫勒拿島上,還是已經在來歐洲大陸的船上了?”
一時間議論朱迪鈉的人比議論這道題的人還要多。
還好,天幕下的聲音是不會傳到天幕之上的,否則拿破侖一世絕對會妒忌的。
畢竟他是一個到了那里都希望自己成為主角的人物,比如結婚典禮他希望自己是新郎,出席葬禮是那個躺在棺材里的主角。
【距選擇結束還有十五秒,請盡快答案,此題錯過的人將喪失今后答題的資格......】
隨著天幕中發出了時間提醒,天幕下的人們再也不敢溜號了,或者選了一個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而絕大多數人則胡亂蒙了一個。
【1848年,歐洲暴發席卷英國、奧地利、法國的革命。法國國王被迫逃亡海外......】
“難道我還要繼續逃亡?”
一聽道這個消息,路易十八和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都快要絕望了。
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從1821年到1848年這短短二十幾年,法國不僅要換三個國王,而且還要換一個王朝。
等1848年革命的時候,不僅路易十八早去世十多年了,就連繼位為查理十世的阿圖瓦伯爵都在1830年被趕下了臺。
而1848年被迫逃亡的國王此時也正坐在路易十八身邊,就是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
--
“看來這一次革命浪潮甚至要超過1789年啊?”
雖然是革命的得利者,但拿破侖一世其實是贈恨革命的,這主要是因為他自己也差點也成了刀下之鬼。
【1848年革命后,成立第二共和國,一直流亡在外的拿破侖三世回國參加了總統選舉,因其拿破侖這個名字,輕易被法國人民選舉為第二共和國總統】
【他是第二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也是唯一的總統】
【1852年,在拿破侖三世的操縱下,經過元老院一致同意,在全國舉行公決,決定恢復帝國,第二帝國建立】
“就這么容易?”隨著天幕公布了第三個選項才是正確答案,哪怕曾經選擇這個答案的人此時也有一些蒙了。
“我為了這個皇位,可謂身經百戰。遠征意大利、遠征埃及、二征意大利,大型戰役就有二三十次......”
聽到侄子如此容易就建立了法二帝國,拿破侖突然間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我很擔心,自己的一世英名就這么給毀了!”
面對著拿破侖一世的喃喃私語,無論是忠于皇帝的隨從還是負責看管皇帝的羅威伯爵都心有嘁嘁然。
“是啊,這個拿破侖三世能夠成功當選總統,此后又成了皇帝,跟他真是沒有半毛錢關系......”
“那怕換一個人,只要他是陛下的兒子或者侄子,甚至私生子,只要他的名字中帶上拿破侖三個字,法國人都會選擇他的。”
朱迪鈉早在高中世界史上就學過這一段,而在歷史的天幕下,他從那些親身經歷過拿破侖身邊的人身上感覺就更為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