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帝國戰(zhàn)爭史競猜選擇題第二題:拿破侖三世成為法蘭西帝國皇帝僅僅一年,歐洲就爆發(fā)了拿破侖戰(zhàn)爭以來的最大一次戰(zhàn)爭,請猜出戰(zhàn)爭雙方分別為誰?】
“果然要打大仗了,那還用說,一定又是反法同盟?”
“不過,這一題應該不會那么簡單吧?可能會讓我們猜都有哪幾個國家組成反法聯(lián)盟?”
就在天幕上還沒公布候選答案,已經有人開始在天幕下計算著都有哪幾個國家參加反法聯(lián)盟了——
“首先,英國一定會參加的,畢竟反法聯(lián)盟少了誰都不能少了英國的英鎊?”
“其次是普魯士與奧地利,畢竟他們離得最近,法蘭西第二帝國一建立,首先受到威脅最大的就是這兩個國家?”
“你們可別忘記了,還有西班牙?”
“對,還有西班牙,這個國家一來也是波旁王朝,二來歷史上跟拿破侖可謂是深仇大恨?”
“那么沙俄也會參加吧?”
“那是一定的,畢竟上一次反法戰(zhàn)爭,就沙俄得利最多。光這個紅利現(xiàn)在還吃著呢?”
天幕下上至各國王公貴族、首相元帥,下至普通老百姓紛紛爭論這一次有幾個國家參加對法國的圍攻。
至于戰(zhàn)爭勝負,反而沒有人關心了,畢竟連戰(zhàn)神拿破侖一世都敗了,何況一個從來沒上過戰(zhàn)場的拿破侖三世呢?
“不過,我覺得法國未必不能一戰(zhàn),雖然......但是......我也覺得懸?”此時哪怕最支持拿破侖三世的人也不認為法國有任何勝算。
--
“你們不能這么看,要知道這件事情是發(fā)生在1848年席卷歐洲的革命浪潮中的,英國、奧地利都陷入了革命之中,所以恐怕不止法國一個國家發(fā)生了巨變,其他國家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
拿破侖一世堅定地認為,自己侄子建立的第二帝國不會連兩年都堅持不下去,就完蛋了。
否則天幕拉出這個系列提問,難道就是為了羞辱自己嗎?
--
“雖然我對歐洲歷史不太清楚,但在我們中國歷史中,經常發(fā)生一代名將第一次上戰(zhàn)場就取得奇跡的事情.....”
“正因為大家都對他輕敵,反而最好的戰(zhàn)績都發(fā)生在初出茅廬之時,等聲名赫赫了,大家都重視他了,反而很難再打出奇跡般的戰(zhàn)果了。”
朱迪鈉雖然明知道這一次戰(zhàn)爭如果沒猜錯的話——
就是英法還有撒丁三國援助土耳其將沙俄打得一個沙皇自殺的克里米亞戰(zhàn)爭了。
但他總不能在天幕之前說出來,就只能以拿破侖當年的戰(zhàn)績來作掩示。
“朱爵士,你說得很對。我取得的戰(zhàn)績就是年輕的時候最好,等后來,我雖然.....”
“雖然權力越來越大了,兵力越來越多了,但敵人也摸透了我的用兵風格,而且也拿出了吃奶的勁兒,所以反而不好打了。”
拿破侖一世對朱迪鈉這一說法深有同感。
“也許路易這個小家伙真是一個軍事天才,1853年,他應該已經45歲了吧。那就不奇怪了,凱撒差不多也是這個年齡打的高盧之戰(zhàn)?”
就在眾人猜測中,四個選項公布在了天幕之上......
【A以英法為主的聯(lián)軍共同對付沙俄】
【B以英法俄為主的聯(lián)軍共同對付普魯士與奧地利】
【C以法奧俄為主的聯(lián)軍共同鎮(zhèn)奪匈牙利革命】
【D以法國為一方,普魯士、意大利為另一方位,雙方在西班牙內戰(zhàn)中展開大戰(zhàn)】
“這個,這個......”當天幕中的四個選項跟人們前面的想法完全不相干時,一下子正在競猜的人們反而蒙了。
“如果這樣的話,那么C和D一定不是答案了。畢竟這場戰(zhàn)爭已經說了是拿破侖戰(zhàn)爭之后最大的一場戰(zhàn)爭,不可能在西班牙與匈利牙這兩個國家內發(fā)生?”在維也納,剛剛趕到皇宮的梅特涅對皇帝弗朗茨一世說道。
當然此時,才剛剛十一歲的拿破侖二世因為承受不了自己早亡的預言,已經被弗朗茨 皇帝給安排休息去了。
“如果這樣的話,就只剩下第一個與第二個?如果發(fā)生第二種情況,那么我們奧地利恐怕就危險,只是我實在想不明白,我們能跟普魯士聯(lián)手對付英法俄圍攻?”
“是的,所以答案很明顯了,就是英法聯(lián)軍共同對付沙俄?”梅特涅很堅定地說道。
“對于英國人來講,他們只信奉利益,正所謂沒有永恒 的敵人,只有永恒 的利益。這些年自從打敗了拿破侖以后,沙俄就成了歐洲的憲兵,可謂是橫沖直撞。”
“我有一個感覺,1852年拿破侖三世能夠重建法蘭西第二帝國,這里面一定有英國人出了力了,他們的目的很明顯........”
“大陸平衡!”還沒等梅特涅繼續(xù)說下去,弗朗茨二世已經說出了這個名詞。
--
“完全正確,一定是沙俄已經同時觸犯了英法的共同利益,然后英國支持拿破侖三世上臺,因為法國的波旁王朝不可能發(fā)動得了對俄戰(zhàn)爭?”
就在梅特涅講著他的分析之時,同一時代另一個出色的外交家塔列朗正給喬治四世、威靈頓公爵,還有首相利特浦伯爵分析著自己同樣的猜測。
“如果這樣,就不知道戰(zhàn)場在哪 里了?”
--
當英國人已經開始考慮未來的對俄作戰(zhàn)戰(zhàn)場的時候,圣赫勒拿島上的拿破侖一世以其戰(zhàn)略天才的嗅覺立刻就從古爾戈將軍剛剛從屋里拿出來的地圖上指一個地點。
“黑海?克里米亞......”當拿破侖說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連朱迪鈉都驚訝了起來。
他知道克里米亞戰(zhàn)爭,但萬萬沒想到,已經離開歐洲七年的拿破侖一世立刻先想到了這里。
“那是當然,沙俄一心想吞并土耳其,并占領君士坦丁堡。這是整個歐洲都無法容忍的事情,如果是我在位,碰上這種事情,那么英國人也會來找我合作的。這對于英國人來講,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而且只有這個地點,才可能是英法聯(lián)軍能夠與沙俄單獨作戰(zhàn)的地方,如果在匈牙利就得牽扯到奧地利了。至于西班牙,我不認為他再有讓法國、普魯士、意大利參加的可能.....”
“光是地理隔絕,三個國家就不可能跑到西班牙來打仗,除非三十年后的軍隊可以從天上飛過去。”
對于拿破侖的判斷,朱迪鈉已經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一百多年后的西班牙內戰(zhàn),不正是空軍開始大行其道的時代嗎?
“如果能將拿破侖拐回中國就好了,這樣......”朱迪鈉一想到拿破侖率領著大明復國軍與道光的八旗軍大戰(zhàn)的場景,就覺得未來復國似乎不是那么困難了。
“看來,我在離開圣赫勒拿島之前,還得跟皇帝好好商量一下,讓他屈尊到東方一趟.....”
就在這種幻想間,天幕中的答案正如絕大多數人所想那樣,正是英法對沙俄。
也正因為如此,本來因為打敗拿破侖一世而成為歐洲霸主的亞歷山大一世就真的變成了壓力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