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真選了D啊?”
當拿破侖一世看到天幕中的答案居然真是D的時候,他就如同一個怨婦般報怨起那個侄子了。
“這個蠢貨,普魯士選擇先拿丹麥這個軟杮子開刀,還拉上了奧地利,就是因為他的底氣不足。”
“只要在這時候稍微強硬一些,那么普魯士人就會放棄這種想法,然后繼續潛伏起來,等待下一次時機......”
“這樣就至少可以延持德國統一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這一回普魯士在丹麥這里得手了,下一步就是萊茵河,然后再將奧地利給趕出德意志聯邦,等到了那個時候,法國再想干涉普魯士統一德國......”
拿破侖重重地將酒杯蹲在了桌子上,繼續罵著這個侄子。
雖然拿破侖一世以軍事見長,外交不是他最擅長的東西,但僅僅從軍事上,他就看得比任何人都要長遠。
“到時候,普魯士得到了德國大部分領土,又與意大利聯手,這樣一來,法國就在上千里的國境線上都是敵人了......”
拿破侖仔細地在法國與未來德國、意大利邊境線上劃了又劃,又仔細算了一下......
“以普魯士的動員能力,就算法國全部常備軍事力量放在萊茵河一線,也仍然不夠,更何況到時候還要分出至少五個師的兵力看住意大利一線。恐怕......”
拿破侖突然放棄了他正在使用的代表著法軍的紅色鋼筆,而將筆轉了一圈變成了普魯士的藍色鉛筆。
“如果我是普魯士指揮官,到時候我就利用遠比法國更快的軍事動員能力,將大軍快速集結到萊茵河一線.....”
“等法國軍隊一到邊境,我就趁其還沒有擺開戰線,直接一個中央突破,再從兩側包抄,法軍就只能向后撤.....”
“然后我追到這里,在這里將法軍團團包圍。這時候,如果法國指揮官不想戰死的話,就只能投降了。”
朱迪鈉看到拿破侖一世在色當要塞那里重重地劃了一個圈兒,不由得不佩服拿破侖的預見力。
“如果當時是拿破侖三世正好在色當要塞,那會發生什么?”
朱迪鈉看似無心地用這個未來歷史必將發生的事情問著拿破侖一世。
“......真是這樣的話,如果我那個侄子戰死在色當,那么法國人民會推舉他的兒子為皇帝,然后同仇敵愾共同將普魯士打出國土.....”
“但如果他投降了,那么法國人民將會立刻、徹底地拋棄波拿巴家族,就如同拋棄波旁家族一樣.....”
“法國人民不需要一個喪權辱國的皇帝!”拿破侖語氣非常堅定地說道,似乎完全忘記了,他在聯軍面前也曾經兩次退了位。
“我跟他不一樣,我是有真實的戰績的,但是我的侄子,人們選他完全是因為我.....”
“如果人民發現,他根本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個拿破侖皇帝之時,就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那時拿破侖三世的一切就如同皇帝的新裝一般,再也掩蓋不住了......”
似乎也發現了自己也投降過,拿破侖一世連忙解釋自己與侄子的差異。
“我想事情還不至少壞到如此程度,就算我們敗了,但難道普魯士就有力量一直追到巴黎,要知道就算您指揮的大軍也沒有如此行動迅速啊?”一旁的拉斯加斯伯爵補充道。
“不一樣了,時代不一樣了。你沒看到克里米亞戰爭嗎?那時候已經開始用鐵路運輸了。如果我打仗的時候,歐洲修建了從巴黎到柏林、到維也納,甚至莫斯科的鐵路,我恐怕都已經征服了整個歐洲了?”
說到了鐵路,拿破侖一世又拿起了筆在地圖上劃了幾條線,正好將歐洲幾個主要國家給連在了一起。
--
“我們應該在何時阻止普魯士人的行動呢?”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詢問著身邊的梅特涅還有卡爾大公。
“與丹麥的戰爭雖然我不知道理由是什么,但是一定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否則普魯士不敢去做這種試探......”
“然后下一步,普魯士會奪取萊茵河的一部分領土,但他的目的是跟法國討價還價,通過將一部分領土暫時置于法國保護之下,從而使法國在未來的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
“呵呵呵,這個拿破侖三世就喜歡占便宜,所以普魯士一定會給他一個大便宜占。”卡爾大公在一旁確認了梅特涅對未來的猜想。
“反而是我們奧地利無法將這樣地盤給法國,因為普魯士打敗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法國。而且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普奧戰爭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將德意志聯邦總統的位置讓出來。所以普魯士可以拿聯邦的領土去換取法國人的中立甚至站在他的一邊,但奧地利卻無法這樣辦......”
梅特涅不愧是歐洲那個時代最出色的外交家,他已經一眼就看到了拿破侖一世未看到的普魯士未來的分化瓦解戰略手段。
“如果這樣,那我們就只好陪著普魯士打一仗,然后順勢退出德意志聯邦,從此......”弗朗茨一世很想說從此就與新的德意志帝國再無關系了。
“放心吧,陛下,我前面已經講過了,普魯士不會將我們往死里逼,否則這個后果他承擔不起?”
“反而是未來,新的德意志帝國必須需要我們,因為他這么做的結果就是必將徹底傷害法國人民的感情,從此與法國不死不休.....”
“而法國人面對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帝國孤木難支,就不得不向英、俄靠攏。這種情況下,沒有我們奧地利,未來的德國將處于四面為敵的情況......”
梅特涅又仔細看了下地圖,繼續說道。
“從此之后,德國雖然統一了,但卻背上了沉重的戰略包袱,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是啊,沒有人希望一個統一的德國出現在歐洲,而更重要的是這個統一的德國,東邊是俄國,西邊是法國,海上又有英國,要想打開戰略不利局面,就只能聯合奧地利與意大利了。”弗朗茨一世突然對未來又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