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
被天幕如此提及,漢高祖劉邦自然是高興不已的。
但是天幕那最后一句卻是讓他疑惑不解。
祖上是匈奴?
按照天幕二人的對話中可以推斷出,其中一人定是漢族之人,可匈奴后代又怎會和他漢如此和平共處?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
匈奴在劉邦登基之前就已經開始侵擾邊境,但當時侵擾的主要是秦朝邊境,而非大漢邊境。
戰國時期,匈奴就時常侵擾趙國等北方邊境。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并修筑長城以抵御匈奴。
秦末天下大亂,中原戰亂頻仍,匈奴趁機南下,逐漸占據了河套地區等一些秦朝的邊境地帶。
秦末漢初,匈奴在冒頓單于的領導下迅速崛起,勢力強盛。
而此時的漢朝因長期戰亂國力疲弱,軍隊戰斗力也因戰爭損耗而有所下降。
匈奴趁漢朝立足未穩,頻繁南下侵擾邊境,掠奪人口、牲畜和財物,給漢朝邊境地區的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也對漢朝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對此,劉邦對匈奴可謂是深惡痛絕,但此時又拿對方沒有辦法。
假設想象一下漢人與匈奴人和平共處,劉邦想的結果只有兩種,那就是漢人把匈奴收編,要么就是匈奴把漢人......
想到這,劉邦猛地搖搖頭。
不可能,那絕對不可能。
還是盼點自家好吧!
...
后元元年。
五柞宮的銀杏葉簌簌飄落,覆滿劉徹枯瘦的手背,他蜷縮在熏籠旁,望著天幕中渾濁的瞳孔泛起漣漪。
案頭《輪臺罪己詔》墨跡未干,那句“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在風中微微顫動。
“陛下,太醫令說...”近侍的聲音被劇烈咳嗽打斷。
劉徹抓過狐裘裹緊佝僂的身軀,想起元狩年間在宣室殿摔碎玉鎮紙的豪情,此刻連握茶盞的手都在發抖。
匈奴的戰鼓仿佛還在耳邊轟鳴,卻再不見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英姿。
——那個鮮衣怒馬的少年將軍,已沉睡在茂陵二十載。
霍光捧著西域捷報跪地,銀須沾著晨露,小心翼翼說道:“貳師將軍雖敗,然匈奴亦...”話未說完,劉徹已揮袖打翻藥碗,“夠了!”
滾燙的藥汁潑在詔書上,暈開“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的字跡。
他突然想起巫蠱之禍中冤死的太子,喉間泛起鐵銹味,“當年若聽汲黯之言,不興戰事...”
暮色漫進殿內,銅漏滴答聲里,劉徹顫抖著撫摸腰間褪色的錯金環首刀。
刀鞘上“誅胡”二字早已磨損,正如他耗盡一生的征伐。
遠處傳來邊塞歸雁的鳴叫,恍惚間又回到元封元年的祭天大典,那時他堅信漢家鐵騎定能踏平漠北,如今卻只能在罪己詔中寫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
“備車,去茂陵。”他掙扎著起身,龍袍滑落露出布滿傷疤的脊背。
車輦碾過落葉時,劉徹望著北方殘陽如血,喃喃道:“去病,朕當年錯了嗎?”
風卷著黃沙撲來,模糊了天幕上的畫面,也模糊了這位帝王縱橫四海的一生。
五柞宮的銅漏聲突然變得遙遠,劉徹渾濁的瞳孔驟然收縮。熏籠中炭灰簌簌墜落,恍惚間化作元朔六年的漫天黃沙。
恍惚當他再睜開眼時,未央宮前殿的朱漆立柱赫然在目,案頭堆積的不是《輪臺罪己詔》,而是衛青從漠南送來的捷報。
“陛下!我愿率八百騎直搗匈奴王庭!”清越的聲音刺破殿內凝重。
少年霍去病束著嶄新的玄鐵甲胄,腰間的虎頭湛金槍還未染上血跡,眼底卻燃著讓劉徹心悸的火焰。
這少年是衛子夫的外甥,不過十七歲,竟比當年在馬邑設伏時的自己還要張揚。
“乳臭未干,也敢夸口?”劉徹故意將竹簡重重擲在案上,余光卻掃過少年緊抿的唇角。
霍去病突然單膝跪地,甲片相撞聲驚起梁間燕雀。
“臣自幼研習《孫子兵法》,常觀匈奴騎兵習性。他們恃勇輕敵,若以輕騎突襲...”
少年的聲音帶著破竹之勢,“請陛下給臣一個機會!”
話落,殿內瞬間陷入死寂。
劉徹摩挲著案頭的青銅虎符,想起太皇太后臨終前休養生息的叮囑,又瞥見少年脖頸間掛著的匈奴骨箭。
那是衛青收復河南地時繳獲的戰利品。
他突然抓起虎符擲出,虎符撞在青磚上發出清越鳴響:“好!準你帶八百騎,若無功而返,提頭來見!”
霍去病接虎符時指尖微微發顫,應道:“臣定不負陛下!”
轉身離去時,湛金槍上的紅纓掃過門檻,恍若一道燃燒的火焰。
劉徹望著少年遠去的背影,忽然想起《淮南子》中“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的句子。
此刻殿外傳來更鼓,驚得劉徹猛然回神。
五柞宮的銀杏葉仍在飄落,熏籠里的炭火早已冷透。
他顫抖著摸向腰間褪色的錯金環首刀,恍惚間,又聽見元朔六年那個少年在未央宮前立下的誓言,與耳邊邊塞歸雁的哀鳴重疊成一片。
“朕真的錯了嗎…”
祝周刷視頻都有翻閱評論區的習慣,這次自然也是照例點開看,而就在諸天萬朝議論紛紛之際,一條顯眼的彈幕評論在眾人眼前飄過~
千古一帝·漢武劉徹:[荒謬!竟說我大漢子民與那群燒殺擄掠的豺狼相連?!!]
[簡直荒謬至極!!!]
此彈幕一出,不光是晚年的劉徹炸了,歷朝歷代所有人都炸鍋了。
而發彈幕評論的正是意氣風發的劉徹,此時他對攻打匈奴的決心勢在必得,壓根聽不得漢人與匈奴牽扯相連。
情緒一激動,他便直接大膽發言彈幕,卻不想引起諸天萬朝軒然大波……
前朝不明所以,但是西漢后的王朝卻是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
“這上面說話的人是誰……?”有人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訥訥地向旁人詢問。
“漢…漢武帝?”
“可咱現在可是大宋王朝啊,怎…怎會看見一個名叫漢武帝的人發言……?”
忽地,歷朝歷代都想到了一個猜測…
那便是,其他過去與未來的王朝當下,都有神跡天幕的出現,且能與之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