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航班時間還有半小時,祝周取完票便在候機廳百無聊賴刷視頻,歷朝歷代的天幕也瞬間一分為二,抖音的畫面占據最大。
【秦始皇“焚書坑儒”VS漢武帝獨尊儒術,首屆辯論賽!究竟誰是本場MVP?】
視頻是博主制作的Al圖像二創配音視頻,左右兩邊各自是秦始皇與漢武帝的畫像,兩者之間有一男子拿著喇叭,下面大名正正好寫著“司馬遷”。
司馬遷:“?”
怎的還有他的事?
神仙打架,為何還要帶上他?!
嬴政看著天幕之中自己的畫像,心想這與自己也不像啊,仙人哪里弄來的假畫像?
竟如此神奇,還會說話動作。
【嘿,我是司馬遷,歡迎大家來到第一屆虛堂辯論賽!】
【正方是被世人稱為“焚書坑儒”依法為尊的秦始皇嬴政,嬴先生!】
畫中人竟稱他為先生。
始皇帝忽然輕笑出聲:“先生……三皇五帝時便有此稱,本指父兄長輩。”
他轉著腰間的龍紋玉佩,琥珀眼珠映著天幕里跳動的光,“朕掃六合、立郡縣時,可曾有人敢以先生喚之?”
話音方落,左丞相李斯執笏趨前,廣袖拂過丹墀時帶起細微塵霧,說道:“陛下明鑒,先生之稱雖古已有之,然自陛下定尊號為皇帝,當以陛下為萬世正名。”
“此等山野俚語入天子之耳,恐亂禮制。”言畢以笏板叩地,玉蟬垂旒隨之輕晃,驚得階下執戟郎官屏息斂容。
廷尉姚賈跨出半步,玄色朝服上的獬豸刺繡隨動作起伏:“李斯所言極是。”
“昔年韓非著《五蠹》,便言儒以文亂法,今此天幕畫影雖奇,卻令陛下與漢帝并立而論,恐長儒生議政之風。”
其聲如銅鉦擊磬,驚起檐下宿鳥。
【反方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劉徹,劉先生!】
【究竟應該“焚書坑儒”?還是獨尊儒術?】
劉徹挑眉觀看,興致瞬間上來了。
他絲毫沒有半點生氣的跡象,像是天幕這等神跡先機自是要寶貝的緊,若是沒有天幕的出現,他的太子說不定就如既定的歷史那般...
再說了,天幕拿他與始皇帝比,何嘗不是一種肯定?
他自認功績不差,若是死后下地府也能對得起祖宗。
而漢朝之后的王朝則是秉持著吃瓜看戲原則,默默觀看不發表任何意見。
【話不多說,比賽開始!】
-
【朋友們,首先明確一個觀點,什么叫焚書坑儒?】
【這完全就是反方漢武帝貶損前朝制造的刻板印象!】
【反方辯友說我焚書,我焚的其實是六國史書和宣揚分封的反書,焚的是分裂的禍根啊!】
嬴政點頭,嬴政認同。
本來就是好吧。
【說我坑儒也是屬于模糊概念,揣著明白裝糊涂。】
【我問你,那些說能讓人長生不老的方士,白天冠冕堂皇的上課講學,晚上煉藥騙錢的是儒生嗎?說話!】
大秦黔首們:原來是這樣?
嗯...騙子那活該了。
而萬朝之中不乏推崇儒學者,聽聞也只嗤之以鼻,反正史書都是如此寫,難道他說的就是對的嗎?
只有儒學才能使國家百姓安定!
秦始皇就算沒有坑儒,但他也是偏好法家的,倘若他所推崇的法家是正確的,為何又會在他死后王朝立馬分崩離析?
秦二世是一原因,但難道胡亥就這么屌?
憑一人之力滅一國?其中又是多少因素呢。
【不都是妖言惑眾的詐騙犯和學術騙子嗎?!】
【穿個馬甲就是知識分子了?】
方士們:“......”
話說的太直接,絲毫臉面也不給那些自以為是高人的方士。
而天幕所說的“詐騙犯”和“學術騙子”、“知識分子”,萬朝古人雖然第一次聽這新鮮詞,但也能從字面上明白其意。
“說的好,詐騙犯活該!”
“學術騙子,是不是指那些裝模作樣自詡讀書人,說比咱這些種地的鄉下憋高等?”
“那可不,實際上根本沒有好好讀書,自以為識文斷字很牛似的,天天擱那自詡讀書人看不上俺們。”
“好裝啊。”
【周朝存在八百年,結果春秋戰國就打了五百年,為什么?!】
【不就是因為他們分封了八百諸侯嗎?】
【楚人拜祝融,齊人祀太公,我不快刀斬亂麻,怎么能做到書同文車同軌?不斬草除根怎么遏制分封復辟的政治思潮?說話!】
【我最煩就是那些天天,恢復周禮~法先王~讓我們用仁愛統一六國~】說到最后,天幕之上名為秦始皇的畫像陰陽怪氣了起來,表情都是極其賤搜搜的。
李斯等人惶恐,默默低頭假裝沒看見。
他們可沒看見陛下賤兮兮的樣子哈,不要冤枉好人。
而六國余孽們看到這里額頭青筋直跳,怒火再也壓制不住,紛紛開始怒斥。
“秦王真是豈有此理!”
“暴君暴政!遲早自我滅亡!”
“呵呵呵,這什么天幕講的當真冠冕堂皇!”
“也不知那暴君使了何等手段,竟讓這等妖術為他說話,真是何其可笑!”
“簡直欺人太甚!周禮分明是符合天下的,不然又怎會延續那么多年?”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歇斯底里惱怒,天幕名為“秦始皇”的畫像依舊在言,說的話更是讓人無法辯駁。
【但你知道禮不下庶人嗎?有用嗎?】
【這些儒生借周禮之名行分裂之實,道行逆施!老百姓最應該知道的是,宗族犯法與庶民同罪!立軍功就能分田地!我搞得就是嚴刑峻法!賞罰分明!】
雖是如此之說,但也不可否認,嬴政就是想通過“焚書坑儒”打擊儒生復古思潮,壓制分封制觀念,鞏固郡縣制等法家主導的政治制度,以法律嚴格規范百姓行為,強化中央集權,如“失期當斬”。
(雖史載存爭議,但體現法家重刑特點)
法家思想是秦朝迅速崛起并完成統一的重要基石,但過度嚴苛也為其短命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