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沙俄趁新疆爆發阿古柏叛亂和浩罕入侵之機,以“維持邊境秩序”為名派兵侵占中國伊犁地區。清政府雖提出抗議,但當時忙于平定內亂,無力立即收復。
康熙:“可惡的沙俄,賊心不死??!”
1878年,左宗棠自備軍費3000萬兩白銀,并抬棺出征。
曾紀澤通過談判部分挽回權益,被視為晚清少有的“弱國外交勝利”,但本質仍是不平等條約。
左宗棠事部署如抬棺出征等,對俄施加了壓力,使談判成重要后盾。
【網友】:“左宗棠這是想表達不死不歸的覺悟??!”
【網友】:“多虧了左宗棠收復了新疆?!?/p>
1884年,清新疆設省,加強了對西北的管轄,部分抵消了俄國擴張的影響。
終于沙俄只能重新簽訂《中俄伊犁條約》
洪秀全:“清妖演戲罷了!真要不怕死,怎么不學朕妹夫蕭朝貴親自沖鋒戰死長沙?抬口空棺材嚇唬誰呢?有種把棺材裝滿火藥沖進紫禁城,本天王封他做‘閻羅大都督’!”
1894年,朝鮮半島上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東學黨起義。這場起義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朝鮮政府軍在起義軍的猛烈攻擊下,連連敗退,局勢變得愈發嚴峻。
面對如此困境,朝鮮政府無奈之下,只得向其宗主國清朝求援。而此時的日本,卻趁機而動,以保護僑民為借口,悍然派兵進入朝鮮,其真實目的顯然是蓄意挑起戰爭。
朝鮮,這個處于中日俄三國夾縫中的國家,其戰略位置至關重要。它不僅是清朝的藩屬國,更是連接亞洲大陸與日本列島的重要通道。日本對朝鮮的覬覦由來已久,此次東學黨起義,正好給了他們一個絕佳的借口。
清政府內部對于是否對日宣戰,意見分歧嚴重。一方面,有部分官員主張強硬應對,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尊嚴;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官員擔心戰爭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然而,在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后,清政府最終還是決定對日宣戰,一場震驚世界的甲午中日戰爭就此拉開帷幕。
此時的日本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日本了。1853年7月8日,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海軍準將佩里率領四艘涂黑漆的軍艦組成的特遣艦隊,開進江戶灣相州浦賀海面(今東京灣神奈川縣南部),以訴諸武力相威脅,要求日本“開國”。
1854年2月11日,佩里又率七艘軍艦開進江戶灣,后又增加二艘,要求日本開國。3月8日,雙方在神奈川開始談判。在武力威逼之下,幕府于3月31日與美國簽訂《日美和好條約》。
這就是“黑船事件”,雖然“黑船事件”強行打開了日本的國門,但也讓日本有了發展的機會。
伴隨著幕府威信也受到損害,幕府將軍德川家慶不久病死,此后倒幕運動迅速興起,幕藩體制隨之瓦解,日本天皇慢慢重新回到權力中心。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頒布了“王政復古”詔書,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的開始。明治天皇組織倒幕勢力擊敗了德川幕府,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為發展資本主義掃除了障礙,自此以后,由明治天皇主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視角回到甲午中日戰爭。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在黃海之戰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失敗。
甲午中日戰爭也以清政府的失敗而落下帷幕。
【網友】:“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也標志著清政府洋務運動的失敗吧。”
此時的慈溪太后還在用軍資為自己過60大壽。
雍正滿臉怒容,額頭上青筋暴起,他怒不可遏地吼道:“大壽?你居然還敢挪用軍費去辦大壽!你可真是好大的膽子?。∧汶y道不知道這會給國家帶來多大的危害嗎?你這是要毀掉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 ?/p>
慈溪被雍正的怒斥嚇得臉色蒼白,她結結巴巴地辯解道:“怎么會呢……我……我也是為了讓大家高興一下……”
一旁的李世民也看不下去了,他搖搖頭,嘆息道:“唉,天朝上國啊,曾經的輝煌如今何在?連那小小的倭人都打不過了,你還有心思著急過什么大壽?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先低頭認輸不丟人!趕緊搞改革練新軍,學日本搞洋務,等緩過勁再算賬?!庇羞^以過來人身份的李世民勸到。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
1.清朝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包括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約合3億日元),分8次付清。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4.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產品免征內地稅。
其他條款:
承認朝鮮“獨立”(實際由日本控制)。
日軍暫時占領威海衛,直至賠款付清。
后續的俄國、德國、法國聯合施壓,迫使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清朝為此追加賠款3000萬兩白銀。
看到清朝賠了2億三千萬兩白銀,唐太宗搖頭嘆氣:“隋朝就是被打仗拖垮的,清朝不修內政光挨打,還讓老百姓背債?這是逼人造反?。 ?/p>
臺灣士紳和民眾成立“臺灣民主國”,抵抗日軍占領,但最終失敗,臺灣進入日本殖民時期。
《馬關條約》的簽訂,
讓華夏喪失領土主權,巨額賠款加重財政負擔,半殖民地化加深。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但也但也激發了國內維新變的發展。
但也徹底在列強身邊暴露清朝虛弱,列強加緊侵略中國。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后對中國危害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化。
條約中允許外國在華設廠的條款,使帝國主義對華經濟侵略從商品輸出轉向資本輸出,深刻影響中國近代經濟結構。
【網友】:“華夏現在的和平來之不易啊。”
秦始皇:“敢割地就是找死!拳頭硬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