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些打電話的電話銷售叫 IS, 然后跟客戶去跑面銷的這個銷售叫 OS。
說白了就是 Inside Sales 跟 Outside Sales。
電話銷售(IS)不用看臉,穿睡衣拖鞋都行,只要你好意思,你不穿都無所謂,反正客戶看不見。
但面銷(OS)不行——男銷售必須整得跟《華爾街之狼》似的,油頭锃亮、西裝筆挺,車鑰匙得啪地甩桌上;女銷售得穿緊身裙高跟鞋,香水味要隔著三米能聞見。
畢竟面銷賣的不是產品,是個人氣場。我們打電話的?呵,只要聲帶沒啞,蹲馬桶上都能開單。
然后跟客戶面銷的銷售會比較少一點,就幾個,而打電話的有幾百個。
這幾個面銷的天天能看到客戶所以他們是有正反饋的,就還好。
而打電話的這幫逼,這幫人包括我在內,就你如果沒有好的心態,是真的堅持不下來的。
所以哥們調整得非常快,經歷了一周的毒打以后,就把所有道理都悟透了。
我悟的道理是什么呢?
就是不帶腦子、不帶心思去打電話,一點屌用都沒有,根本沒必要聽對面說什么,那全是負能量,沒屌用。
重要的是你表達了什么,重要的是目的和行為要統一。
所以很多人上來喜歡說:“你好,你是什么什么總嗎?我這里是什么什么中心的,工號什么什么”,這全是廢話。
哥們上來就“喂”。
注意,第二句話很重要,直接說是什么業務、什么公司、什么行業或者什么店的什么總。
這樣問,80%的人都會說:“你哪位?”
這不就順理成章能繼續往下聊了?
不管我是百度的、頭條的還是騰訊的,至少能說到第三句話,對吧?
謝小花他們問我,為什么我作為新人,在第一周還沒結束,四五天就能順利打完通次?
我就告訴他們,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老子每天打一兩個小時電話,還要花一兩個小時找資料。
怎么找資料?
那個年代簡單,就用企查查、企信寶,南京大街小巷的火鍋店、餐飲店、按摩店,只要能做廣告的,我全收集資料。
就這一步,我就比百分之九十的銷售都領先了。
我蹲在公司后門的消防通道里,手機屏幕上顯示著剛下載的“企查查”。
這玩意兒簡直是個寶藏,南京城里但凡注冊過的公司,老板電話、經營范圍一應俱全。
“臥槽,這他媽不比公司給的破爛名單強多了?”
我猛嘬了一口煙,手指在屏幕上劃拉得飛快。
強子湊過來看了一眼,眼睛瞪得溜圓:“這他媽要會員吧?”
“廢話,一個月299。”
我咧嘴一笑,“老子花唄付的。”
“你瘋啦?萬一賺不回來呢?”
強子急得直搓手。
我拍拍他肩膀:“知道為啥你昨天被罵了那么多次‘滾’嗎?
因為你在給賣挖掘機的推信息流廣告。
這他媽跟給和尚賣梳子有啥區別?”
說著我點開剛搜到的一家網紅奶茶店:“看這個,‘茶顏悅色新街口店’,剛開業三個月,大眾點評五星。
這種店最需要什么?本地曝光!
咱們頭條的精準定向投放簡直就是給他家量身定做的!”
強子撓撓頭:“那...那咋說啊?”
我掏出小本本:“聽好了啊——‘喂,是茶顏悅色張總嗎?
我這邊能幫新街口周邊三公里的小年輕都看到你家招牌楊枝甘露,有興趣聊聊不?’”
“我日!”
強子一拍大腿,“這也太直球了!”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提前半小時到公司。
保潔阿姨還在拖地呢,我就已經戴上耳機開始撥號了。
“嘟——嘟——”
“喂?”
電話那頭是個年輕女聲。
我腰板一下子挺直了:“是茶顏悅色新街口店的張店長嗎?”
“我是,您哪位?”
“我是頭條本地生活部的李想。”
我故意把“本地生活”四個字咬得很重,“注意到您家在大眾點評上特別火,但很多顧客反映排隊太久。
我們有個方案能讓附近上班族提前手機下單,您看方便加個微信詳細聊嗎?”
電話那頭停頓了兩秒:“你們...不是騙子吧?
昨天剛有個說能幫我們上美團首頁的...”
“張店長您警惕性高是對的。”
我趕緊接話,“這樣,我用企業微信加您,頭像帶認證的。
您通過后我發工牌照片給您,隨時歡迎來我們珠江路辦公室面談。”
掛斷電話,我狠狠揮了下拳頭,有效通次+1,意向客戶+1!
謝小花叼著包子晃悠過來,瞟了眼我的屏幕:“喲,學會偷塔了?”
我得意地晃晃手機:“企查查,299一個月,血賺。”
“可以啊小子!”
她一巴掌拍我后背上,差點把我肺拍出來,“不過你這話術還是太文明。
看姐的——”
她搶過我的鼠標,點開另一家火鍋店資料,直接撥號:“喂!
渝味老灶的王老板是吧?
你他媽再不投廣告就要被隔壁小龍坎干死了知道不?!”
我差點從椅子上滑下去。
更神奇的是,電話那頭居然沒掛!
謝小花乘勝追擊:“人家小龍坎上個月在我們這兒投了五千,現在美團搜索量漲了300%!
你瞅瞅你家那破店,大眾點評都掉到4.2分了!
...啥?我是誰?
老娘頭條廣告部謝小花!
工號7484!
不服來珠江路賽格數碼廣場5樓干架!”
十分鐘后,她瀟灑地掛斷電話,在我的系統里記了個“明日回訪”。
“看到沒?”
她把我的鼠標一扔,“餐飲老板就吃這套!
越兇他越覺得你專業!”
我正想反駁,突然收到茶顏悅色張店長的微信好友申請。
點開朋友圈一看,最新動態是:“求問南京哪里可以做線上推廣?”
我趕緊把頭條的cpc廣告點擊案例發過去,順手補了句:“張店長,新街口金鷹的白領們下午三點準時犯奶茶癮,我們的廣告能卡著這個點推給您定位半徑三公里內的所有用戶。”
然后又問我cpc啥意思。
我干脆call個語音過去。
“張總,咱們頭條的廣告就跟賣奶茶一樣,分三種套餐!”
我夾著電話,手指把煙頭碾滅在可樂罐里,“第一種是‘招牌展示’,100塊錢能讓5000個刷頭條的年輕人看見您家店,就跟在新街口地鐵站貼大海報一個道理,這叫CPM。”
電話那頭傳來紙筆記錄的沙沙聲,我立馬提高語速:“第二種是‘精準派樣’,只有饞奶茶的小年輕點進廣告才扣錢,點一次才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