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遠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小李,記住我的話,別看現在謝小花他們靠野路子也能出單,但光靠膽子大、臉皮厚是走不遠的。未來一定是精細化運營、數據化營銷的天下。老戴看重的,就是你身上這股琢磨勁兒。這他媽的,才是未來!”
我點了點頭,回到自己工位時,屁股還沒坐熱,強子就湊了過來,臉上又是激動又是擔憂:“臥槽,李想,剛才開會什么情況?聽說戴剃刀發飆了?還要搞什么‘蜂窩’?我們真要去掃街啊?”
我打開電腦,登錄公司內網,再次點開那條關于Q4戰略重點的公告,指給他看:“不是掃街那么簡單。你看這兒,‘構建一線銷售鐵軍’、‘SMB直營體系下沉’。公司戰略變了,重心要向我們這些直營團隊傾斜,資源也會跟上。以后,我們才是親兒子。”
電腦屏幕的光映在我臉上,藍幽幽的,像跳動的火焰。
我點開企查查的收藏夾,里面是我這兩個月標記下來、準備重點跟進的幾百家潛在客戶信息,覆蓋了教育、餐飲、裝修、婚慶好幾個行業。
“所以…我們要發了?”
強子眼睛瞪得更大了,泡面都忘了吃。
“發不發不知道,”
我深吸一口氣,關掉頁面,打開了那個空白的PPT模板,開始構思明天要分享的內容,“但肯定的是,硬仗要來了。屬于我們的時代,或者說,屬于敢打敢拼的人的時代,開始了。”
窗外,最后一抹夕陽沉入紫金山后,南京城的燈火次第亮起,像一片無邊無際、等待被點燃的星海。
從明天起,一切都將不同。
這場發生在2017年秋天的變革,將決定字節跳動的未來,也將徹底改變我的命運。
2017年,現在的字節跳動,和2024年、2025年那個市值千億的互聯網巨頭,完全是兩個世界。
沒有免費下午茶,沒有零食鋪子,沒有每周奶茶福利,更沒有精致的咖啡機。
什么都沒有。
想喝咖啡?自己買。
想吃零食?樓下便利店。
想喝奶茶?除非業績爆了,主管心情好,可能自掏腰包給你點一杯——還是最便宜的,十塊錢封頂的那種。
但就是這種最便宜的奶茶,大家喝得特別開心。
柯遠有時候看我們沖業績沖得狠了,會突然在群里發一句:“今天誰開單了?我請奶茶!”
然后整個組就沸騰了。
“我要珍珠奶茶!”
“我要椰果的!”
“我加冰!加冰!”
大家捧著廉價的塑料杯,吸管戳破薄薄的封口膜,喝得津津有味,好像那不是一杯奶茶,而是某種勝利的獎賞。
那時候的感情,就跟那杯奶茶一樣,廉價但純粹。
沒有算計,沒有內卷,沒有“福利是公司應該給的”這種理所當然的心態。
大家就是單純地想贏,想賺錢,想證明自己。
我每天早上會給自己加一杯冰美式,便利店買的,八塊錢。
不是為了裝逼,是真的困。
昨晚熬夜做客戶資料,今早又得第一個到公司打電話,不靠咖啡因頂著,根本撐不住。
有時候下午實在熬不住了,就偷偷溜出去買第二杯。
謝小花看到就會笑我:“喲,李總,又喝洋墨水呢?”
我懶得理她,繼續對著電腦篩選客戶。
那時候的字節,很苦,但也很熱血。
沒有福利,但我們有拼勁。
沒有下午茶,但我們有目標。
2017年的字節,什么都沒有——
但有一群瘋子,真的相信自己在改變世界。
然后現在的我,已經能輕松完成每天的通時通次要求了。
所謂的“通時通次”,就是公司規定的每日通話時長和通話次數。對很多新人來說,這是個折磨——被掛電話、被罵、被嫌棄,甚至有些客戶一聽到“廣告”兩個字就直接掛斷。但對我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我根本不像其他人那樣盲目地打。
我提前用企查查、天眼查篩選客戶,找到那些真正有需求、有預算、有決策權的老板。然后,我再根據他們的行業、規模、近期動態,定制話術。
比如,一家剛拿到融資的餐飲連鎖,他們肯定需要引流;一家新開的美容院,老板一定在愁客源;甚至那些在招聘“新媒體運營”的公司,大概率對信息流廣告有需求。
精準打擊,一擊必中。
所以,現在我的電話接通率很高,很多老板甚至愿意跟我聊上幾分鐘。畢竟,誰不愿意聽一個能真正幫自己解決問題的人說話呢?
但今天下班的時候,我發現強子的情緒不太對。
他坐在工位上,盯著電腦屏幕發呆,手指無意識地敲著鍵盤,眼神卻飄向遠處。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
張磊和林小雨正并肩走出公司大門。
兩人沒有牽手,也沒有任何親密的舉動,但光是走在一起,就足夠讓強子心里翻江倒海了。
我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吃燒烤去?”
強子勉強扯出一個笑容:“算了,今天沒胃口。”
我沒再勸他。感情這種事,外人說再多也沒用。
回到家,我打開電腦,繼續整理明天要分享的客戶篩選方法。
但越整理,我越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套在后世被無數銷售團隊驗證過的“精準篩選+數據分析”打法,在2017年,竟然沒幾個人真正在用!
我旁邊的那個小姑娘,每天就是機械地撥號、被掛、再撥號,像一臺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她寧可一天打200個無效電話,也不愿意花半小時去研究客戶背景。
這跟打Dota不看錄像、不分析戰術有什么區別?
純粹靠蠻力,靠運氣,靠“量變引起質變”?
可問題是——量變真的能引起質變嗎?
如果方向錯了,打一萬個電話,可能還不如精準打一百個。
但現實是,大多數人寧愿麻木地重復,也不愿意動腦子去優化方法。
他們不是不會,而是懶得學,或者根本不相信“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我咬了一口冰鎮西瓜,甜汁在嘴里爆開。客廳里,電視正放著無聊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的笑聲透過門縫傳進來。
我搖搖頭,繼續敲鍵盤。
兩世為人,最大的好處就是——我知道什么是真正有效的。
我不需要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我知道哪些路能走通,哪些是死胡同。
學習的感覺,真好。
明天,我會讓所有人都看到——
什么叫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