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當古代卷王遇上科舉考綱,算學博士的盛唐考公日記
貞觀二年的長安國子監,晨鐘剛響過三遍,秦子昂的青衫就被汗水浸透了。他盯著面前堆成小山的算學卷子,突然懷念起現代實驗室的空調 —— 果然,在唐朝當卷王比在 21 世紀加班更要命,尤其是當他提出 “科舉增設算學、工學” 科目后,整個山東士族的唾沫星子差點把他淹死。
“秦博士,第三場《九章算術》應用題,有考生用籌算解出了二元一次方程!” 扎著幞頭的年輕助教舉著卷子沖進來,袖口還沾著木工坊的鋸末,“不過崔氏子弟說,這不符合‘祖沖之圓周率’的正統算法,要求作廢!”
秦子昂捏著狼毫的手青筋直跳,筆尖在宣紙上暈開墨點:“放屁!祖沖之的圓周率是偉大成就,但算學不該被古法禁錮。去告訴他們,能用籌算解出雞兔同籠的新算法,比死記硬背更有價值 —— 對了,把我改良的阿拉伯數字字帖發下去,別再用算籌畫蝌蚪了。”
“可…… 崔氏聯名上了《諫改科舉疏》,說您‘以夷變夏,亂了圣人之法’。” 助教壓低聲音,“昨天還有人往工學坊扔死老鼠,說咱們鼓搗的‘蒸汽碾米機’是妖術。”
窗外傳來鐵器相撞的巨響,阿史那月踩著木屐走進來,裙擺上的星紋沾著木屑:“別理那些老學究,我剛從西市回來,胡商們都說,用咱們的曲轅犁耕地,畝產能多打兩斗粟米 —— 這比任何諫疏都有說服力。” 她晃了晃手中的青銅齒輪,正是蒸汽碾米機的核心部件,“不過,我在考生里發現了奇怪的人。”
秦子昂接過齒輪,發現齒紋間卡著半片銀色金屬,邊緣呈螺旋狀 —— 和熵組織的量子核心如出一轍:“又有機械傀儡混進來了?這次偽裝成考生?”
“不止。” 阿史那月掀開衣襟,露出鎖骨下方的條形碼胎記,此刻正微微發燙,“對方能屏蔽攝魂玉的探測,我在他袖中發現了‘記憶金屬’制成的算籌,能自動演算《九章算術》—— 這是未來科技。”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沖向算學考場。雕花木門推開的瞬間,秦子昂看見正中央的考生突然抬頭,瞳孔里閃過詭異的藍光,手中算籌竟在紙上畫出了微積分公式 —— 這明顯超出了初唐算學的范疇。
“停筆!” 秦子昂大喝一聲,打翻桌上的硯臺,墨汁濺在考生卷面上,卻發現墨跡竟自動聚合成北斗星圖,“你不是考生,是熵組織的機械傀儡!”
考生的面皮剝落,露出底下的機械顱骨,喉間發出蜂鳴:“逆時者,你的改革正在破壞歷史熵值平衡。科舉大興工學,會讓盛唐提前進入工業時代,導致能源過載 ——”
阿史那月甩出銀鞭,光刃斬斷機械臂的瞬間,秦子昂看見對方胸口的量子核心,正刻著 “清河崔氏” 的族徽 —— 原來熵組織早已滲透進士族集團。他突然想起李淳風的警告:“熵組織會依附在既得利益者身上,利用他們的恐懼阻止變革。”
“保護試卷!” 他撲向散落的算學卷子,卻發現機械傀儡自爆前,竟在每道題的答案里嵌入了星軌亂碼 —— 這些亂碼若被李世民看見,極可能引發對 “逆時者” 的猜忌。
考場外傳來喧嘩,國子監博士們舉著《論語》沖進來,為首的崔氏族長崔玄暐指著秦子昂鼻子罵:“好你個妖言惑眾的狂徒!竟敢在考場豢養妖物,這是要亡我華夏道統!”
阿史那月剛要反駁,秦子昂突然按住她的手,轉而向博士們作揖:“諸位前輩誤會了。此子患了‘離魂癥’,剛才的機械軀體,不過是本官為算學課特制的教具 ——” 他舉起半塊齒輪,“我朝算學博大精深,若能結合西域機械之術,定能讓《九章算術》煥發新生。”
崔玄暐的目光落在齒輪上,突然看見齒紋間刻著 “祖沖之” 三個字:“胡言!祖圣人豈會與妖術為伍 ——”
“祖沖之當年推算圓周率,不也被視為‘奇技淫巧’?” 秦子昂趁熱打鐵,展開隨身攜帶的宣紙,上面畫著改良后的科舉考綱,“諸位請看,算學分‘天算’‘地算’‘人算’,工學分‘器用’‘舟車’‘城防’,皆以圣人‘格物致知’為宗,何曾背離道統?”
博士們的爭吵聲漸低,阿史那月趁機用攝魂玉掃過崔玄暐瞳孔,發現他記憶里閃過熵組織的交易畫面 —— 對方承諾扶持崔氏壟斷科舉,條件是絞殺算學、工學科目。
“夠了。” 她突然開口,聲音里帶著突厥語的威嚴,“秦王殿下有令,科舉改革之事,三日后在太極殿廷議。崔大人若再阻撓,怕是要和剛才的‘離魂考生’一樣,去大理寺說清楚了。”
崔玄暐臉色鐵青,甩袖而去。秦子昂擦了擦額角的汗,看著阿史那月腕間的手環:“剛才用攝魂玉探他記憶了?發現什么?”
“熵組織答應給士族提供‘科舉必勝算籌’,其實是能篡改記憶的量子芯片。” 她指尖劃過齒輪上的螺旋紋,“他們想讓士族以為,反對改革就能保住地位,實則在利用人性的恐懼制造混亂。”
兩人在空蕩的考場坐下,秦子昂翻開一本被墨跡污染的算學卷子,發現亂碼下方竟顯露出北極天樞的坐標 —— 原來機械傀儡的自爆,無意中幫他們補全了紫微斗數的星圖。
“歪打正著了屬于是。” 他笑著掏出李淳風給的玉簡,將齒輪、玉簡、羊皮紙的星圖重疊,長安城的立體模型在掌心浮現,北極星的位置直指龍首原下的玄武洞,“看來,北極天樞就藏在李世民為玄武門之變修建的懺悔密室里。”
阿史那月突然按住他的手,條形碼胎記與他的手環發出共鳴:“子昂,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不斷修正時間線,其實也是在創造新的平行宇宙?就像剛才的科舉改革,一旦成功,盛唐可能提前三百年進入工業革命 ——”
“但大綱里說,主時間線會‘收束’至最接近原歷史的軌跡,除非改變足夠重大。” 秦子昂凝視著掌心的星圖,“如果我們能讓李世民相信,改革不是打敗,而是讓盛唐更強大的武器,或許能避開安史之亂的劫難。”
窗外傳來孩童的笑聲,幾個工學坊的學徒正在測試改良后的獨輪車,車軸轉動時發出輕快的咯吱聲。秦子昂突然想起現代實驗室的 AI 助手,曾說過 “歷史是無數個選擇的河流”,而他現在,正在親手塑造其中一條支流。
“明日隨我去太極殿。” 阿史那月站起身,裙擺上的星紋映著窗外的陽光,“我會以‘西域星象師’的身份,向李世民展示‘星辰農法’與科舉改革的關聯 —— 順便,讓崔氏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天命所歸’。”
當晚,秦子昂在工學坊挑燈繪制蒸汽織布機圖紙,阿史那月坐在案頭研磨徽墨,突然開口:“你說,要是武則天知道我們在初唐就開始搞科舉擴招,會是什么表情?”
“大概會后悔沒提前三百年認識我。” 秦子昂頭也不抬,筆尖在宣紙上畫出齒輪組,“對了,你說李淳風會不會偷偷在《推背圖》里加注釋,把我們的改革寫成‘天命所歸’?”
“他敢。” 阿史那月輕笑,墨塊突然在硯臺里自轉,映出太極殿的場景 —— 李世民正在翻閱秦子昂的《科舉新綱》,案頭擺著從機械傀儡身上拆下的量子核心,“不過現在,咱們的當務之急是 —— 讓那些老學究明白,算學不是妖術,是能讓糧倉堆滿粟米、讓工坊造出堅船的‘圣人之術’。”
更夫的梆子聲傳來,秦子昂看著窗外長安城的燈火,突然覺得,比起在現代給教授寫報告,在唐朝和時間容器一起改變歷史,雖然累成狗,但每一筆都在為盛唐的星軌添磚加瓦。至少,這里的奮斗,能讓千年前的百姓吃飽飯,能讓未來的無字碑少一道裂痕。
“月娘,” 他突然放下筆,“等北極天樞歸位,咱們要不要在長安開個‘未來書院’?算學、工學、天文、地理,全都教 ——”
“先過了明天的廷議再說吧。” 阿史那月扔來塊擦汗的絹帕,上面繡著半朵梅花 —— 正是武周梅花內衛的標志,“記住,在太極殿別用‘卷王’‘考公’這些詞,李世民聽不懂。就說‘科舉擴招,乃星辰順軌,百姓歸心之道’。”
秦子昂接住絹帕,突然發現帕子背面用星紋繡著 “逆時者必勝”。他笑著搖頭,重新握緊狼毫,筆尖落下時,宣紙上的蒸汽織布機圖紙旁,多了行小字:“當古代卷王遇上科舉考綱,老子偏要卷出個盛唐新篇。”
(第四章完,字數:4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