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轉(zhuǎn)眼間,又是半個多月。
自從上次有驚無險地應(yīng)對了軍吏的盤查之后,林薇薇的小吃攤似乎真的迎來了一段相對安穩(wěn)的時期。
或許是那些軍吏被士兵們的反應(yīng)敲打了回去,又或許是她的小攤確實沒什么大毛病可挑,總之,再沒有官方的人來找她的麻煩。
而她的生意,則在羊骨雜燴湯和蔥油手抓餅這對“王牌組合”的加持下,持續(xù)穩(wěn)定地紅火著。
每天清晨,她的攤位前總是最早聚集起人氣的所在,那濃郁的香氣仿佛成了附近街區(qū)的“報時鐘”,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顧客。
石頭和大壯依舊是雷打不動的常客,并且不遺余力地向他們的同伴推薦。
漸漸地,來光顧的士兵越來越多,甚至有些低階軍官也會遣親兵過來購買。
除了士兵,那些在邊關(guān)貨場干活的腳夫、力工,以及一些早起的小商販,也都成了她的忠實顧客。
“小林老板,一湯一餅,老樣子!”
“丫頭,給我來五個餅,家里娃等著吃呢!”
“這羊湯,一天不喝就渾身不得勁!”
聽著這些日漸熟稔的招呼聲,林薇薇的心中總是暖意融融。
大家好像都不記得她是那個“罪臣之女”,大家只知道她是憑借自己的手藝和努力,贏得了尊重的“小林老板”。
人們看她的眼神,也從最初的排斥、好奇,漸漸變成了友善、熟稔,甚至帶著一絲佩服。
當然,伴隨著生意紅火而來的,是日益增長的收入。
這天晚上,林薇薇照例在收攤后,回到她那間租來的、狹小卻無比安心的小屋。
仔細地插好門閂,點亮那盞小小的油燈,她從懷里掏出今天賺到的所有銅錢,和之前積攢下來的放在一個破舊陶罐里的錢,一起倒在了鋪著稻草的“床”上。
嘩啦啦一陣響動,黑乎乎、大小不一的銅錢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錢山”。
林薇薇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呼吸都有些急促。
她小心翼翼地開始清點。一個個數(shù),一串串地碼放整齊。
十文,二十文……一百文……一貫(一千文)!
當她數(shù)出第一個“貫”的時候,她的心激動得幾乎要跳出來!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除去每天購買食材的成本和付給李寡婦的房租,她竟然凈攢下了一貫多錢!
這在前世,或許只是她餐廳一頓飯的流水,但在此刻,在這舉目無親、一窮二白的古代邊關(guān),這筆錢對她來說,無異于一筆巨款!
它意味著她至少在未來幾個月內(nèi),不用再為基本的吃穿住行發(fā)愁,意味著她有了抵御風(fēng)險的一點點微薄能力,更意味著,她真真切切地靠自己的雙手,改變了命運!
她將那些銅錢反復(fù)數(shù)了好幾遍,才戀戀不舍地將它們重新裝進陶罐,小心翼翼地藏到床角的稻草堆下,又用雜物掩蓋好。
做完這一切,她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臉上洋溢著難以抑制的喜悅和自豪。
“我也算邊關(guān)的小小小富婆了吧”。
生意越好,她就越忙。
每天凌晨五點不到她就得起床,和面、準備餅胚、處理羊雜、熬煮骨湯……
一直忙到早上七點左右出攤。
然后就是連續(xù)六到八小時一刻不停地烙餅、盛湯、收錢、涮碗。
等到收攤回來,簡單吃口飯,又要馬不停蹄地去采買第二天的食材,回來后繼續(xù)清洗、處理、熬湯……幾乎要忙到深夜才能躺下。
她感覺自己就像一個上滿了發(fā)條的陀螺,每天都在連軸轉(zhuǎn),幾乎沒有片刻喘息。
鐵打的人也經(jīng)不住這樣的消耗,更何況她這具身體底子本就不好。
最近幾天,她明顯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了。
早上起床時渾身酸痛,胳膊累得幾乎抬不起來。
在攤位上忙碌時,偶爾會因為太過疲憊而動作稍慢,引來顧客不耐煩的催促。
甚至有一次,她差點因為頭暈而打翻了滾燙的湯鍋!
她知道,自己已經(jīng)達到了單人操作的極限。
“這樣下去不行……”
晚上,林薇薇靠在墻上,揉著酸痛的肩膀,眉頭緊鎖,
“生意雖然好,但我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不僅身體吃不消,而且因為速度跟不上,實際上每天能服務(wù)的客人也是有限的,白白流失了不少生意。”
她需要一個幫手!
這個念頭一旦產(chǎn)生,就變得無比清晰和迫切。
如果能有個人幫她打打下手,哪怕只是負責(zé)洗碗、收錢、或者幫著照看爐火,她就能解放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于烙餅和熬湯,提高效率,服務(wù)更多的客人。
可是,去哪里找人呢?又該找什么樣的人呢?
在這人生地不熟的雁門關(guān),找一個陌生人來幫忙,風(fēng)險太大了。
且不說工錢的問題,萬一對方手腳不干凈,偷錢偷東西怎么辦?
萬一是個奸細,探查她的食譜或者對她不利怎么辦?萬一是個好吃懶做的,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添亂怎么辦?
她想過那些破廟里的流浪者,比如老瘸。
他們知根知底,也受過她的恩惠,或許可靠些?
但他們大多身體有殘疾或沉疴,未必能勝任攤位上的活計。
而且,讓他們來幫忙,會不會反而引來更多的是非和麻煩?
她也想過石頭和大壯,他們倒是可靠,可他們是軍爺,怎么可能來給她一個小攤販打工?
一時間,林薇薇感到有些頭疼。
找個合適的幫手,似乎比研發(fā)新產(chǎn)品還要困難。
除了人手問題,她也開始考慮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流程和擴大經(jīng)營。
現(xiàn)在這個小推車,同時放湯鍋和烙餅的石板,已經(jīng)顯得有些擁擠,操作起來很不方便。
是不是可以請老王頭再幫忙改造一下,或者干脆攢錢換個更大的車?還有這熬湯和烙餅的爐子,是不是也能改進一下,讓火力更穩(wěn)定、更節(jié)省燃料?
林薇薇坐在稻草鋪就的“床”上,望著窗外缺了一小塊的月亮,她回想起自己剛穿越到這里時的情景:
囚車里的冰冷,破廟中的饑寒交迫,第一次毫無分文的生意,第一次被地痞圍堵的恐懼……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她的人生卻像是經(jīng)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她有了安身之所,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有了自己的小事業(yè),甚至還有了幾個能在關(guān)鍵時刻挺身而出的“朋友”。
這一切,都是她靠著自己的雙手,一點點打拼出來的。
但掙錢之余,她也沒有忘記原主拜托給她的目標。
原主父親的冤案如同巨石般壓在心頭,時刻提醒著她,眼前的這點安穩(wěn),不過是暴風(fēng)雨來臨前的短暫平靜。
只要冤案一日未雪,她就始終是“罪臣之女”,始終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安寧。
那個高高在上的、將她一家推入深淵的幕后黑手,如今權(quán)勢滔天。
而她,只是邊關(guān)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攤販。
兩者之間的差距,如同天塹。
本站所有內(nèi)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權(quán)。版權(quán)聲明 - 投稿聲明 - 自審制度 - 免責(zé)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