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的時候熱火朝天,需要發言之后卻都啞口無言了。
狄相似乎習以為常,于是開始點名:
“戶部尚書周宇周大人?”
一位身材修長的老人站出:
“國庫殷實,人口空前繁茂,兵源充足,可戰!”
“工部史泰史大人?”
“新武器缺個試驗場,可戰!”
“兵部白隧?”
“許久沒有戰事,將士們心里早就癢了。”
“吏部趙天清趙大人?”
“許多官員頗為悠閑,是時候忙起來了?!?/p>
“刑部唐槐唐大人?”
“臣還沒審過怪物,臣想試試?!?/p>
“禮部徐真徐大人?”
“咨爾國王,遠在重洋,一定是傾心向化的?!?/p>
“此外事鴻臚寺涉事甚多,孔令孔大人?”
一位身材雍容的老頭出列,擦了擦額頭汗,猶猶豫豫回道:
“額,鴻臚寺人手不足,恐力不能及?!?/p>
李澤不傻,看出這副作態有表演嫌疑,但不知其中緣由。
狄相有些意外,但妘相卻早有所料,接過話頭:
“何處人手不足?”
“方前幾項議案中,對于開國一事已達成結論,許多對外的貿易船隊,商隊,多有鴻臚寺的官員為主去推恩加禮,因此,臣不敢瞞,鴻臚寺的人手已經被抽空了?!?/p>
小皇帝覺得自己有想法了,趕緊表現自己:
“李澤!李澤不是能看懂其他國家的鳥話嗎?讓他去你那!”
李澤剛聽到自己名字,還在懵逼中,已經有大臣早猜到這個結果一樣瞬間站出來反對:
“陛下不可!李澤乃是平民,未有教化,未科考,怎可讓他入仕?”
“你是?”
那個大臣嘴角抽了抽:
“太府寺公孫康健,掌錢谷金帛諸貨幣。”
“你管的挺寬,吏部尚書都沒說話你在這說什么?趙天清!”
“臣在。”
“朕要讓李澤當官,你同不同意?”
此話一出,李澤聽得一激靈,趙天清也被這種逆天發言驚得惶恐:
“陛下上呈天意,乃是天子,完全可以獨斷,且教化,科考皆為選材,李澤既有材,自然可以勝任。”
看見自己獲得支持,小皇帝高興地差點站到椅子上:
“什么公公孫子的!你可還有話要說!”
公孫康健怎么猜不到這都是長公主謀劃好的?
再爭論下去對結果無法產生任何改變,無奈只能回道:
“臣無話可說,只是還有一事.....”
“什么事先把這事兒說完再說,皇姐最討厭一件事兒還沒理清楚就又說一堆破事,你早不說,現在才說?先退回去!”
妘相意外的看了眼這個小皇帝,除了完全沒有禮儀,竟然聰明了不少。
“簡單說吧,朕決定派大軍遠征,誰贊成,誰反對?”
所有條件都可以滿足,就算想反對,也反對不了。
小皇帝故作老成的點了點頭,但是久久不知道再怎么說好。
眾人看著皇帝,等待著下文。
小皇帝腦子沒了想法,于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把腦袋伸進長公主的垂簾,一通詢問之后又坐正:
“那個啥,李澤,聽說剛才跟你一起進殿的老家伙差點摔死,他已年邁乞骸骨了,你就替代他任鴻臚寺少卿吧?!?/p>
少卿?太兒戲了,這直接從四品了?
長公主勢力大的超乎李澤想象,朝堂節奏全部掌握在她手里。
李澤不敢拒絕,只能頓首:
“臣叩謝天恩。”
妘相眼中含笑,聲音適時響起:
“李澤,上任之后不可懈怠,艾麗安公主會多多于你來往,繪制境外地圖,敵人情報,大把的事情等著你處理,可不要三軍都整備好了,你還沒完成?!?/p>
“微臣謹記?!?/p>
“好了,退下吧。”
“且慢!”
公孫康健再次站了出來:
“臣要彈劾李澤!”
靠,當場任職當場被彈劾?
我這破紀錄了吧?
李澤被彈劾沒有絲毫不開心,反而高興得很,
長公主手下當官聽說很苦,李澤一點都不想九九六,真心希望他能把自己擼下去。
這時接話的是狄相:
“不知公孫大人要彈劾何事?”
“昨夜流觴詩會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在場有不少官員之子可都參與其中。”
“自然是知道的?!?/p>
“那這罪魁禍首李澤,為何不罰!”
一時間,大殿寂靜無聲,似乎都在等待那位長公主的決斷。
“來活了,來活了?!?/p>
一個站著快要睡著的老言官被人搖醒:
“什么事?什么活?”
老言官被搖醒,嚇了一跳,嗓音提的老高,吸引了所有目光。
公孫康健將笏板別在腰間,又從懷中掏出一張奏折:
“周老,昨夜流觴詩會,大漢神都學子齊聚參加,后來引發動亂,您不會不知道吧?”
言官周槐之撤去了大衣之下的支撐架,顫顫巍巍的邁著老寒腿來到了中央御道回復:
“流觴詩會啊,這個老臣知道,昨夜孫子周之清作為罪魁禍首,回府之后已經請罪,老臣已經重重處罰,若是朝廷和公孫大人對此不滿意,老夫可將周之清移交刑部,按律懲處?!?/p>
“什么?”
公孫康健傻了眼:
“禍首什么時候變成周之清了?明明是李澤挑釁在先,才引發的動亂,我那孫子從那五層高臺摔下,腿都斷了!”
“非也非也?!?/p>
周槐之非常沉得住氣,解釋道:
“是老臣那孫子愛慕妘府大小姐在先,見到李澤與妘小姐共進詩會,心生妒忌,故意將李澤拉出,想讓他出丑,這才釀成了災難?!?/p>
“公孫大人實在氣不過,就打老夫兩拳,給你出出氣?!?/p>
“你!”
公孫康健人都快氣死了,打你兩拳?老夫怕是碰你一下你就要訛上我!
李澤人也傻了。
這是李澤第一次參與朝會,與自己想象中有很大不同,更震驚的是連言官都可以成為長公主的勢力。
言官任職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必國而忘家,忠而忘身”;二是必須正派剛直,介直敢言;三是學識突出。
可以說言官篩選之苛刻,完全不輸于據史抒實的史官。
如此上任的官員竟然也能為長公主所用,由此可見長公主的深得人心。
公孫康健還在力諫:
“陛下!公主!丞相!事情遠非表面這么簡單!
李澤詩會所談內容妖言惑眾!他思路古怪,角度刁鉆,滿口污穢,若讓這等刁民入朝為官,那這世間豈不又多出無數的狡詐書生?”
小皇帝好奇:
“老頭!他怎么妖言惑眾了?你難道還在現場?”
“老臣不在現場,可臣的老仆陪臣的孫子在那會場,李澤的一言一行都有記錄,老夫更是嘔心瀝血,連夜做了謄抄,如今都在這奏折之上!”
“妘爺爺,幫忙拿給朕看看!”
“是!”
“不!老臣要親自呈給陛下!”
妘相剛要制止這等逾越之舉,便被小皇帝打斷:
“行吧行吧,拿上來給朕看看?!?/p>
“是?!?/p>
公孫康健如獲赦令,將奏折高舉捧在手中,嚴格按照規矩,彎著腰,邁上了很少有人會踏上的臺階。
小皇帝也好奇這奏折的內容,剛要抬手接過,驟然之間,異變陡生!
公孫康健將奏折橫飛,奏折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旋轉,化為飛鏢,極速射向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