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木牌都瀏覽了一遍的小夢,放下木牌,朝廚房走去,老頭已經在準備今天中午吃的食物。小夢給老頭打下手,也不用動腦子,老頭叫小甜夢做什么,小甜夢就做什么。
打完下手的小甜夢沒什么事可做,就拿上小板凳,在廚房外坐著,望向遠方發呆,等著飯菜做好。
每次小甜夢發呆都在想什么呢?小甜夢自己也不知道,就只是把自己放空,低頭看螞蟻忙綠,抬頭看白云飄浮,看著時不時出現在眼前的不規則透明或有顏色,卻無法觸摸的不可名狀的‘空氣’。
等師父的手掌放在小甜夢的腦袋上,他才回過神來,抬頭用茫然的眼神看著老頭。“看什么看,飯好了,吃飯。”老頭佯裝怒氣瞪了小甜夢一眼,收回了手掌轉身回廚房的桌子上坐下,拿起碗筷開始吃飯。
“喔,來咯。”小甜夢拿起自己屁股上的小板凳,讓它不離開自己的屁股,在飯桌前坐下,拿起碗筷也開始吃了起來。
吃完午飯和往常一樣師徒兩人一起收拾,然后又各自散步。小甜夢走著走著來到自己的房間門口,推門進去后,定了個半個小時后的鬧鐘,便脫衣躺下睡去。
在鬧鐘的鈴聲中,小甜夢伸了個懶腰把鬧鐘關閉,穿衣起床去洗手間洗把臉,擦干凈水漬后,便朝著書房走去,迎接今天下午需要學習的最后一段內容。
小甜夢來到書房,老頭也在書房,只不過沒在畫畫,是在看書。不知道看的什么書,老頭嘴角有一絲笑意,等小甜夢走上去前去,觀摩了一番,發現是在看什么奇聞趣事,小夢頓時就沒了興趣,不理解老頭為什么會覺得有趣,然后便向自己的書桌走去。小甜夢來到書桌后邊盤腿坐下,開始反復領悟倒數第二段的內容。一個半小時后,小甜夢發現左下角的‘夢’在不停跳動,就停止了觀看,點開‘夢’確認一遍后,便×掉了窗口,把木牌放入盒子里放好。看著桌上出現的杯子,里面的水是淡黃色的,便抬頭望向師父問到:“師父這像尿一樣還冒著熱氣的水是什么?師父窩的......”
小甜夢話還沒說完,便被瞬閃來到身前的老頭,右手用食指和大拇指輕微捏住下巴的兩側,防止下巴合攏的同時,左手拿著杯子給小夢嘴巴里倒了一小口,所有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給小甜夢整了一口后,老頭的右手往上輕抬小夢下巴,順勢用手掌堵上了小夢的嘴巴,讓小夢的頭微微往上仰。還沒反應過來的小夢瞪大了眼睛,喉嚨自然地一滾動,老頭才拿開堵嘴的右手道:“師父窩的什么味道怎么樣?”
小甜夢咳嗽了兩聲,聽見老頭的話,第一反應是想揍老頭,抬頭看見老頭笑嘻嘻的看著自己,還感覺嘴巴里面甜甜的,鬼使神差道:“還挺好喝,”說完臉唰的一下便紅了起來。
老頭笑得更大聲了,邊走向自己的書桌邊道:“那是老夫給你熬的‘桂圓紅棗水’還加了一點點紅糖,還想調戲老夫,混小子你還嫩著勒。”
小甜夢沒理老頭,只是抱著水杯喝了起來。別說,確實好喝,微甜又香,小甜夢心里暗道。
喝完水休息了一會的小夢,坐好打開竹書,看著最后一段晦澀難懂的文字,心理默念口訣道:“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
然后小甜夢眼前開始扭曲,直到出現七個大字才平穩下來:
.
仁義村與貪心縣
從前有兩個相鄰的村子。仁義村的張村長總說:"咱們多開荒種糧,少擺宴鋪張。誰家有余糧就借給缺糧戶,秋收再還不收利息。"村民勤快種地,糧倉總堆得滿滿的。
河對岸的貪心縣來了個李稅官,他逼著百姓:"養五只雞交三只的稅!誰家牛車經過城門都要收錢!"還專門雇了十幾個衙役天天盯著百姓要錢。沒兩年,百姓連耕牛都賣了交稅,田地全荒了。
有天發大水,仁義村家家戶戶扛著沙袋護堤壩,張村長打開糧倉讓大伙吃飽了抗洪。貪心縣的堤壩卻沒人修——百姓餓著肚子哪有力氣?李稅官卷著搜刮的錢財想逃,結果連人帶錢箱被洪水沖走了。
后來皇帝知道了,把張村長請去治理貪心縣。新縣衙大門刻著張村長的話:"讓百姓的糧倉先滿,國庫自然不空。寧可少收十斗米,不逼百姓借一文。"
.
等畫面停止后,透明小甜夢跟老頭說:“別動。”
然后就開始用自己的手學著之前老頭揮手的樣子揮手,小甜夢看沒變化就繼續揮手,揮了幾次見都沒動靜,就放棄道:“老頭你來吧。”
老頭看著滑稽的小甜夢憋著沒笑出聲,揮了揮手,畫面開始了變化:
.
糧倉與銀箱
第一幕 兩個當家人
三十年前,大河分叉處有兩個村莊。河東老村長張厚德拄著木杖在地頭轉悠,看王鐵匠家三個小子在地里摔跤,笑著喊:"半大小子餓死老子!明兒都跟我上山開荒去!"河西新來的李師爺搖著折扇冷笑:"種地能掙幾個錢?看我怎么讓錢生錢。"
第二幕 不同的算盤
張村長帶著村民在亂石坡壘出梯田,立下規矩:"誰開荒就免三年租子,但每戶每年要幫孤老戶收十畝莊稼。"村民李大牛嘀咕:"這不是吃虧嗎?"可秋收時,他媳婦難產,全村連夜湊出三斗小米請穩婆,孩子取名"念恩"。
李師爺把官倉麥種全賣了換銀錠,逼著村民改種高價胭脂花:"種花比種糧多掙五倍稅錢!"趙老漢跪著求道:"大人,種花不能當飯吃啊!"卻被衙役抽了十鞭子。
第三幕 災年試真金
第七年遇上蝗災,仁義村的糧倉堆著三年余糧。張村長敲著銅鑼喊:"開倉!六十以上老人每天領一升米,孕婦多加半勺香油!"河西的胭脂花田被啃得精光,李師爺鎖緊銀庫叫罵:"沒糧就吃樹皮!本官還要給知府送壽禮呢!"
第四幕 洪水見人心
后來暴雨連下十日,河堤裂開豁口。仁義村青壯扛沙袋排成長龍,孕婦老人燒姜湯。張村長泡在泥水里喊:"先保下游趙家莊!他們的秧苗剛插上!"對岸貪心縣的衙役早跑光了,李師爺抱著銀箱往高處爬,卻被逃難的饑民擠落水中。
第五幕 新苗破土生
洪水退后,皇帝特使來到廢墟間。只見河東田壟已冒出綠芽,河西餓殍遍地。張厚德正帶人給鄰縣送糧種:"借你們三斗,秋后還兩斗就成。"特使打開李師爺的銀箱——泡爛的銀錠縫里,鉆出棵倔強的野稻穗。
十年后,"仁義糧行"的金字招牌掛遍各州,柜臺旁刻著:"少收十粒種,多養百條根"。常有掌柜教徒弟:"你看錢像水,攥緊了就臭,流起來才活。"
.
這次畫面停止后,小夢就嘗試用各種辦法讓自己醒過來,不知道試了多久。等小夢在夢里都忘記自己要做什么的時候,感覺有人在搖自己的肩膀,眼前慢慢發生了變化,看著變大了好多的文字好像在動,感受到左肩上的溫度,小夢抬頭看向老頭道:“師父,我感覺有點暈。”
老頭應了一聲后道:“喝點水休息一下吧,做夢被打斷,剛醒有點暈很正常。”
“哦哦。”本想問老頭什么的小甜夢,一時間也沒想起,于是就聽老頭的,喝了口水趴在桌上休息了一會。小甜夢看見書桌上的木牌,便把之前想問的東西拋在腦后。等領悟完再問老頭得了,反正不急,小甜夢心中暗道。小甜夢把木牌拿到自己眼前,上面刻的是:
.
仁義村與貪心縣
管理者要帶領大家勤勞生產,不能只想著搜刮
用仁義待人才能獲得真心擁護
靠壓榨百姓得來的錢財,最后都會變成災禍
.
看完的小甜夢放下木牌,伸手去摸另一塊木牌,就是差一點點距離夠不著。無奈的小甜夢只好把頭離開書桌坐起來,拿到第二塊木牌后看去:
.
糧倉與銀箱
梯田開荒→"生之者眾"
三年存糧→"用之者舒"
救助孤老→"以財發身"
野稻穗→"義利轉化"
流動活水→健康財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