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老板娘奇怪的第二個問題,凌源是這樣回答的。
早些年的凌源和妹妹權月娜過著靠鄰依居的生活。
可近些年,隨著市區的開發和發展,市與鄉鎮村的差距明顯表現,就有相當一部分人去城里打拼,并且落戶于市里,搬離這個偏遠于市的聚集地,僅留下少部分人歸根于此。
同樣伴隨著時間的增長,兄妹兩人也漸漸的開始懂得了自給自足,懂得生活不能光依靠鄰戶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還得靠自己的道理。
苦年累月,在勉強中度過至今,回想起那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如果能夠有一頓飽餐的飯食,那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雖然這個要求很低,但這也同樣的是使他們在每周日的晚上能夠度過的閑暇時光,同時也是他經歷在掙扎苦生中的美好時刻。
每當想起坐自己在對面妹妹的欣然笑容時,他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獨征辛途中所吃的苦都是有意義的。
被保護在大樹底下的花朵,會經歷風雨,但不會被風雨過度摧殘。
妹妹權月娜與哥哥凌源一同經歷著生活罡風的磨礪,可在哥哥的這棵大樹下,妹妹不會被這罡風勁力摧殘。
而對待食物,他每每都會將其細細吃完,所以他能想到的就只有不浪費,以及合理飲消。
“它們有它們的宿命,對于它們被作為食物這檔子事我無法改變,同樣我也無法做出任何感慨,但我認為我們能做的只有充分利用它們,認真烹飪處理食材,做到不浪費、物盡其用就可以了。”
所有的生物都有著它的價值,以及本該就遵守的食物鏈、網的規則,不要妄圖忽略這本就存于大自然的規則,更不要妄圖改變或掌控規則。
老板娘在聽到凌源的話后,不做聲態,似乎并不在意凌源會怎么回答,只是低下了頭,似乎在思考第三個問題該問什么。
但她心底對此暗暗確定,認可了這個答案。
過了片刻后,老板娘說出來第三個問題:“你似乎并不是十八歲,為什么你要來打工?賺零花錢?”
又到了這一刻,凌源已經不知道被多少人因為這一點給拒之門外。
手拳捏緊,嘴皮微微抿起,壓低聲音說道:“我已經十八了,我會好好干的!”語氣很是篤定。
這句話凌源已經不知道說過多少遍,本是謊言的話語,卻仿佛事實般流露出來。
對面的老板娘依然端坐在辦公椅上,只是眉頭微皺,雙手搭在一起,撐住下巴,說道:
“我這里沒有年齡門檻,這很好辦,只要對外聲稱你是我遠房家親戚來這里幫忙干活,當然工錢照常給你開……”
女老板露出笑意且暗中藏有些許冷意,“所以,你成年了?”
見有機會,凌源只好稍微透露出些底細,告知自己并未成年,并且稍微的添油加醋,聲稱自己為了供給家庭生活,想為父母分擔一下生活壓力,以及順應老板娘的意思為自己賺些零花錢。
至于為何不全盤托出自己如今和妹妹相依為命的境況,這就是凌源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對外人不能完全信任,即便對你流露出些許的好意,那也不能讓凌源放下內心深處的那一防備。
沉重交流間,老板娘認可了眼前的這個還未成年的員工,打算以異于他人的行為招收下凌源。
最后老板娘安排他做為一名服務生,對外聲稱這是自己的侄子來這里幫忙的,同樣的老板娘對待凌源的態度也很親切,如同對外聲稱的一般,是自己的侄子。
此后,凌源就實實在在的擁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也從此刻起他們兄妹二人的生活質量才開始漸漸的改善。
至于學習,凌源也會在每個星期天授到源于妹妹權月娜的知識教導,也都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的每個晚上復習思考。
由于工作地點是個餐館,很少在假期和節日里放假,加之妹妹所在的是個寄宿學校,所以凌源的星期天僅有兩個晚上的時間來接受權月娜在學校五天里所學的知識。
量大,可凌源每每都學的過來,雖然這花費了他一晚上的時間,但凌源依然堅持。
妹妹權月娜也想過這點,所以她的筆記大多都直戳知識要點,解析、理解以及易錯點都有表明在旁邊,當然那些碎亂的小知識點也有在整理。
這些行為為凌源的授學提供了大便利,同時這也是凌源能夠學習得來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而對于他那時常復發的病情,從原本的每月一次到至今的兩周一次,可以看得出來,病情是明顯的加重了。
關于病情的問題凌源曾試圖以著涼發燒為由搪塞過去,可這頻發的病情終究還是瞞不過去。
就這樣,兄妹二人在那一個晚上起,命運就緊緊的聯系在一起,同真正的親兄妹一樣,相依相伴至今,逐漸成長。
這年中旬,中考來臨,各個初中學子拿著槍炮奔赴戰場,進行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驗”。
嚴肅氣氛席卷考場,緊張感在考生心里蕩漾,揮之不去。
這只是一面,而相反的另一面卻是喧囂叫鬧的人群,擺著六親不認的坐姿,污言穢語的笑談在考場外。
但考試的鄭重感壓到了它們內心里的自以為是,進場考試后考場就又重歸于寧靜。
臨考前,某場外,一女生佇立在欄桿旁,手拿古詩詞本典,一頁一頁的翻著,仔細看著其中的字體書寫。
有臨近學生認出了她,三年的初中生活都沒敢搭話,此刻不知是從何而來的勇氣讓他說出了第一句話:“權…權月娜,你也在這個考場?”
女生轉頭,聞聲看去,是個男生,而且好像還是同班同學。
“嗯,好巧啊,你也在這個考場。”
“哈哈,真是太好了!你…你多少號啊?我十七號。”
“嗯……我一號。”
“啊……我們離得有點遠啊,如果再近點就好了。”
臨近開考,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挨著一個學習好的或者比自己學習好的人,想著或許在那么的某一瞬間可以無意的瞟到答案,但往往你身邊的人是你認識的人的概率很低,而這樣你就很難判斷和了解到其成績的好壞。
可人生就是這樣,總會有那不順心意的一刻違逆著你的主觀意識,讓你感嘆事實變化難測。
出場后,一身淡雅校服裝束的權月娜,回首訣別考場,告別母校,告別培育三年的老師,去奔赴新一階段的人生道——高中。
在漫長的等待后成績終于出來了,權月娜最終以全校第一、全市中考第二的成績拿下市里最好高中的名額。
次月,考題卷流出,凌源也嘗試了一下卷子的難易,自行的為自己進行了一場中考,監考官是“嚴厲”的妹妹。
成績成功的以驚妹的“648”的分數六到了妹妹權月娜,震妹整整一整天。
“這么高!哥,你是不是提前看題了?”權月娜真的很難以置信。
答題過程權月娜全程監控,很確定題是凌源自己做的。
至于分數,雖做不到中考時那種評分,但答案確實是很正確,而且妹妹權月娜也并不想給哥哥挑毛病,就算挑也只有文科可以挑了。
“哥,要不你去上學吧,你學習天賦比我好多了,如果要是你在學校,說不定還能考得比現在更高的成績呢。”
凌源起身就往權月娜腦門來了一下。
“嘶,疼!”權月娜終究還是沒躲過,捂著頭說:
“好了,我不說就是了……”
讓哥哥上學這件事在權月娜心里一直都不曾消失,因為在她看來,這極度對哥哥不公平,所以她很想為哥哥付出點什么。
嘴上雖說不提凌源上學這件事,可一有機會她還是會開口的。
萬一呢,萬一有哪次自己的勸說成功了呢,雖然這個萬一可能連萬萬分之一都沒有。
時光蹉跎漫長,但卻又逝如流水,恍恍惚就已是兩年。
這兩年,自從凌源在“河尚”餐館工作后,他們的生活就在漸漸的改善,如今也算是跟得上時代的腳步。
在“河尚”餐館凌源也結識了幾個不錯的工友,有溫柔、善解人意的姐姐蕭雅,和藹、有肚量的大叔李有華李大叔,有點話嘮但熱心腸的阿姨李娟花李姨……
不知是不是因為有老板娘侄子這個包袱的原因,這里的員工對自己都挺照顧的,都會在合適的地方略幫助一二,照量一下這個懂事堅強的小男孩。
長久時間相處下來,不自覺的讓凌源對這個地方產生了感情,就好似第二個家一樣,因為在這里他感受到了未曾擁有過的溫暖,這也讓凌源放心的把自己的妹妹帶到這里介紹給工友以及老板娘這個“姑姑”。
每次周日從這里回家的時候,兄妹二人的面容上的笑容都未曾落下過。
家的溫暖,他們很小的時候就便未曾體會過,可這里的人們的熱情和關照,讓他們早就失溫的兄妹二人,重度人間溫暖,讓他們明白了原來人世間從未缺少它。
幾度春回大地,幾轉溫暖柔心。
磕磕絆絆生活原來也可以如此的美好,人世間苦勞的艱辛都很值得。
生活的一切事情都有了新的期許和盼頭,一切的一切都在向著好的境況發展,生活也似乎在這樣平常的度過。
溫適、安詳。
似乎生活也并不難啊……
可,真的是嗎?
幾度想忽略惡勢,希望一切都順勢此間盈勢發展的凌源,終究還是沒辦法改變這一境況。
因為凌源他的病!卻在背馳著一切好的方向變化……